从太极宫淑景殿到大明宫蓬莱殿将近五里路,若是徒步行走至少需要两炷香的功夫,因此四位新人乘坐马车赶来。
宫道上驶来六辆马车,第一辆里面坐着的是礼部尚书东方睿,第二辆则是内侍省副知事吉小庆。
礼部尚书虽然是大臣,但牵涉到皇帝纳选的事情,东方睿都必须出席,这样才会把礼仪升级成为公事。
而后面的四个女人则由吉小庆做了精心的安排。
被册封为才人的王阙坐在第一辆马车之中,目的是用来吸引众位嫔妃的目光。
同为才人的杨玉环坐在第二辆马车之中,不早不晚的登场,这样就不会显得做贼心虚。
第三的长孙无忧、第四的裴悦君都被封为宝林,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分散皇后等人对杨玉环的注意力,所以谁先谁后区别不大。
“吁!”
随着车夫的吆喝声,六辆马车依次在蓬莱殿的台阶前停下。
东方睿率先掀开车帘停下马车,掏出手帕擦拭了下额头上因为酷热冒出来的汗珠。
吉小庆也跟着跳了下来,微笑道:“请东方尚书入内向皇后通禀,咱家随后带着四位御妻入内参拜。”
东方睿轻抚胡须:“好,本官就先进去了!”
吉小庆做了个请的姿势:“尚书请!”
东方睿迈动步伐,拾级而上,很快进入蓬莱殿,径直来到居中端坐的薛皇后面前弯腰施礼。
“臣礼部尚书东方睿引领圣人新采选的四位良家子前来参拜皇后娘娘,以及贤妃等诸位娘娘!”
在皇宫之中,并不是所有皇帝的女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娘娘”,至少得是九嫔以上的级别才配得上这个称呼,而婕妤以下通常被称作“御妻”。
薛皇后正襟端坐,一脸端庄:“有劳东方尚书引四位良家子入殿。”
“遵懿旨!”
东方睿答应一声,转身出殿,走下台阶来到马车前吆喝一声:“奉皇后娘娘懿旨,恭请四位御妻入殿参拜。”
吉小庆伸手掀开第一辆马车的车帘,做了个请下车的姿势:“王才人请下车!”
马上有两名宫女上前,搀扶着身材高挑的王阙跳下了车辕。
吉小庆又接着掀开第二辆马车的车帘,一脸郑重的道:“甄才人请下车!”
“谢公公!”
杨玉环做了个深呼吸,抚了下胸口,强作平静的跳下了车辕。
随后,长孙无忧与裴悦君也都相继跳下马车,与前面的王阙、甄环站成一排,由东方睿、吉小庆引领着走上台阶,迈过门槛,进入了人头攒动的蓬莱殿。
“嗯……为首的这位良家子真高啊!”
望着走在最前面,身材挺拔,脚步优雅的王阙,薛柔大方的颔首赞许。
“咱们姐妹之中,身材最高的就是崔贤妃,而这位妹妹似乎还要更高一些哦!”
坐在右侧的杜芳菲忍不住开口道:“皇后你看,这位良家子是不是有点像昔日的王祎姐姐?你看这脸蛋,还有这走路的姿势,是不是有点像?”
薛柔顿时眼睛一亮:“你还别说,这娘子还真有点神似王祎妹子。”
就在薛柔与杜芳菲对走在最前面的王阙品头论足之时,坐在左侧的崔星彩却突然一下子站了起来,一副见鬼的表情。
薛柔和杜芳菲被崔星彩突然的表现吓了一跳,俱都目光诧异的望着有些发愣的崔星彩。
旁边的公孙大娘开口打趣道:“星彩妹妹这是站起来与新人比一下身高么?”
李瑛在宫中闲来无事的时候自己创造了“米尺”,材料是木制的,目前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只是用来测量嫔妃与儿女的身高。
根据李瑛的测量,所有嫔妃之中身材最高的是崔星彩,按照唐尺测量是五尺八寸,按照自己创造的米尺是1米75。
排在第二的是已经故去的王祎,身高为1米74。
第三则是沈珍珠,身高1米72。
第四则是阿史那乌苏,身高整整1米7。
其他的嫔妃身高都没有超过1米7,依次是公孙大娘1米69、薛柔1米68、杜芳菲1米67、徐桃1米67、章仇明月1米65、柳绿1米64、江采萍1米6。
朝廷挑选良家子,身高也是硬性指标,身高低于五尺三寸,基本上就与皇宫无缘了,作为南方女子的江采萍恰恰刚刚达到这一标准。
崔星彩并没有搭理公孙大娘的玩笑,而是一脸震惊的朝王阙摆了摆手:“这位良家子你靠旁边站一下,让皇后看看你身后的这位娘子。”
“唯!”
王阙不知崔星彩何意,但还是面带笑容的向旁边挪了一步,内心十分不爽。
虽然这个名叫甄环的女人长得国色天香,可自己也不差啊,你最起码先让我跟皇后说几句话,直接把我撵到一边去算怎么回事?
由于王阙的身高比杨玉环高了半头,所以把她挡了个严严实实,这让坐在正面的薛皇后根本看不到杨玉环的模样。
崔星彩坐在一侧,恰好可以看到第二个良家子的相貌,当发现这个不知道姓名的女人与昔日的寿王妃几乎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时候,顿时被震惊了,以至于有些失态。
薛柔本想提醒崔星彩失态了,你直接把前面的这位良家子撵到一旁的做法十分不妥,只是话未出口,便被站在第二位的良家子震惊了。
“寿王妃?”
薛柔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做了三年的妯娌,薛柔对杨玉环的印象之深可谓刻骨铭心,属于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那种!
自从十五岁进宫被册封为太子妃,薛柔在宫里见过的女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但还没有一个能在容貌上胜过杨玉环,即便是最美的沈珍珠、江采萍也要略逊一筹。
但此刻,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女人身高、相貌、肤色几乎都与昔日的杨玉环相同,只有脸上的妆容、穿着打扮有些区别。
杜芳菲作为太子妾室,与杨玉环见面的次数较少,反应稍微比薛柔慢了一些:“哎呀……这不是寿王妃吗?”
看着皇后与崔妃、杜嫔的表现,东方睿也是一脸诧异,这才意识到这个名叫甄环的女人不同凡响。
吉小庆急忙上前一步,施礼道:“启奏皇后娘娘,此女名唤甄环,河北省定州无极县甄家庄人士,今年十八岁,其父甄士良在安喜县丞任上致仕。”
薛柔闻言有些恍惚:“原来如此,本宫还以为是寿王妃杨氏呢!”
吉小庆弯着腰,一脸郑重的道:“在甘露殿采选的时候,圣人也发现此女与寿王妃酷似,遂让奴婢核实了甄才人的资料,确定并无疏漏。”
杨玉环按捺着心跳,操着一口带着山西味的河北话道:“回皇后娘娘的话,小女生于开元十三年二月,今年十八岁。
籍贯河北定州无极县甄家庄,家父甄士良,曾经在鼓城、鹿城、安喜等地做官,并于五年之前在安喜县丞任上致仕。”
杨玉环在五台山的时候每天都会跟身边的几个山西、河北籍的道姑学习这些地方的方言以及腔调,持续练习了三年下来,已经将京腔全部抹去。
而且杨玉环小时候在洛阳长大,直到嫁给李琩后才跟随来到长安定居,以前在长安的时候京腔也不太重。
听了杨玉环的自我介绍以及腔调之后,薛柔这才露出惊奇的表情。
“原来如此,本宫还以为寿王妃回来了,真是想不到世上竟然有如此相似之人,实在是太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