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侯,不好了。”
昭明才回到秦国不久,很快就遇到了新的麻烦。
“怎么了?”昌平君问来人。
“泾水的工程出问题了。”那人告诉他,“郑先生已经在帮忙抢修了,您快去看看吧。”
几天前,泾水河畔,从周围地区征调来的民夫,正忙着修筑工程。他们有的挖土,有的搬石头,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好像可以一直这样,进行到工程结束。
然而,就在这时,不知从何处突然传来一声巨响,紧接着,一阵强烈的震动袭来,工地上的土石纷纷滚落,许多民夫躲闪不急,被砂土埋在了下面。刚才还井井有条的现场,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所有人都丢下了手中的工具,尖叫着四处逃窜。
“怎么会这样,这里怎么忽然垮塌了……”郑国很快就来到了现场,他开始查看事故的原因。此时振动暂时停了下来,一些刚才被掩埋的人并没有死去,在塌方的地底发出惨烈的悲鸣。
“郑先生,我们救救他们吧。”民夫向郑国请求到。
“这里刚刚才塌过,你们下去也是送死。”郑国回答。
虽然嘴上毫不留情面,但人的心都是肉长的,听见那些微弱的求救声,郑国也狠不下心来。
“儿子啊,我的儿子。”民夫中有父子从征者,其子被掩埋于塌方之下,此时任谁阻拦也没有用,他朝着塌方的地方冲了过去。
在此人的带动下,有更多的人尝试进入塌陷区,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振动又开始了。
“啊!”
“公子小心。”
昌平君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带着昭明他们赶往事故现场。此时他们刚走到附近,也感受到了大地的震动,子婴还是第一次体会到这种场景,他被吓了一跳,昭明赶快安抚他。
“小的时候,我父亲和我说过,河里住着神仙,我们得尊敬河流,不能去违背他。”昌平君说,“难道这就是河流的愤怒吗?”
这是楚国的传说河伯吗?昭明心想。他这才意识到,很多被现代人视为文学想象的东西,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一种社会性的集体知识。
“不会的君侯,您别这样想。”昭明回答,“即使真有神明存在,那如此利民的大事业,想必神仙也应当是支持的。”
当他们到达现场的时候,工地已经恢复了平静。但是破坏已经造成了,原本坚固的工程设施如今面目全非,断裂的木头和砖石散落了一地。尘土掩埋之下,还间或传来了呼救声。
“怎么不先救人呢?”昌平君听到声音后,问郑国。
“已经救过一次了,人一上去就塌方。”郑国回答。
“那……”昌平君还准备说些什么。
“郑先生,您是工程的专家,请问您认为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昭明问道。
“先加固工事吧。”郑国说,“至于人能不能活着出来,只能看命了。”
“那请您快动手吧。”昭明说。
在郑国的带领之下,民夫们开始了外工事的加固和修复,由于刚才经历了那样的事故,大家的心理上都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导致工作的效率变的非常低下,还有人边干边哭。
古代发生这种事故,是真的好惨啊,昭明忍不住想。
经过一定的加固之后,终于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救援工作,说是救援有些不恰当,因为他们实际上做的事情是挖掘尸体。
“我查清事故的原因了。”郑国不愧是个优质的技术人员,,他很快就发现了事故的原因,并且来找到了昌平君。
“这么快就弄清了?”昌平君问道,“那这是为什么呢?”
“最近连续下了几场雨,此处的土壤存水能力较差,沟渠平时也没有负担过大的水流。水流量忽然加大,地下水位突然上升,地形负担过重,就造成了部分渠道的坍塌。”郑国说。
“下雨就会塌吗?”昌平君说,“那也太危险了。”
“有什么解决方案吗?”昭明问道。
“有,但我需要对河渠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工程的设备也得升级,还得对民夫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郑国回答。
“好,有办法就好。”昌平君说,“我这就去和秦王商量。”
“君侯。”郑国显然没他那么乐观。
“怎么了,郑先生?”昌平君问道。
“郑先生可能是担心秦王会怀疑他。”昭明说,“现有的工程看起来完成的很不错,在这时候向秦王要钱要人,秦王会怀疑郑先生是有意疲秦的。”
“不会吧,秦王会这么想吗?”昌平君问道。
“肯定会的。”昭明回答。
“即使他不怀疑,我也不认为秦王会加大投入的力度。”郑国摇了摇头,“秦王居住在咸阳的宫殿之中,一年四季都有人想尽办法伺候着,从来不用担心食物和水源,能够同意修建这样的工程,已经算是开恩了,我还能有什么别的指望呢。”
“还是去问问吧,至少汇报一下。”昌平君坚持到,“既然我都知道有这个情况了,总不能假装不知道。”
在他们交流的时候,死难民夫的尸体正在一具一具的被抬上来。
不久之前,他们可能还在和一共工作的人说笑,也可能还在想着家中的父母妻儿,即使是孑然一身的人,至少还能想想收工之后该去哪里吃饭,但此时,他们什么都没有了。
“呕。”子婴也是久居深宫的秦国公子,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死人,空气中飘散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气味,掺杂着潮气,一起压迫着他的神经,他忍不住吐了出来。
“公子,您没事吧。”昭明上前去扶他。
“我没事。”子婴回答,“我只是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有郑先生在,这已经算是处理的很好了。”昌平君回答。
“你不知道工程会折损民力吗?”昭明问道。
“我知道,但我从没想过。”子婴回答,“在你听来应该很矛盾吧。”
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吧,昭明心想,写在纸上的伤亡十人,和真的一下看见十个死人,这个冲击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昭明刚来这个时代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体会,他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守城的时候,死在城楼上的那些小兵。
“我的夫人写信来说,封底内今年年成不错,粮食还有剩余。”昌平君叹了口气,“这些民夫若是还有家人,就把多余的收成拿去安抚家人去吧。”
“君侯,工程的拨款里是有这一项的,您不用自掏腰包。”郑国说。
“没事,反正我也不缺这一点。”昌平君回答,“我这就和夫人写信去了。”
“小侍卫,你说,这些死了的人,他们都去哪了呢?”子婴还没有缓过来,他问昭明。
“他们哪也去不了了。”昭明回答,“掘地三尺,地下流动的是水,不存在另一个世界。”
“真的不存在吗?”子婴说,“那也太残忍了。”
“是的。”昭明回答,“但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以后我们可以尽力阻止这类事件的发生,减少类似的伤亡。”
“你说的对。”子婴说,“玉君,我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