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悦娘苦笑起来,“能读,但听说读得不好,周家的先生好几次都要撵了他回来,唉——”
说到这里,连连叹气的齐悦娘又回过神来,“我也不求他能有一番作为,只想着平安长大,将来娶妻生子的,身为长姐,也就了了心事。”
“如若只求平安长大,那还不简单?”
齐悦娘一听,登时欣喜,“妹子,快些说来,嫂子愁了许久。”
“在齐家,你不能明目张胆接济,想法子给他换个地儿。不在你家新太太眼皮子底下,就算你暗中出手扶养,也不怕养不大啊。”
“换地方?”
齐悦娘犯了难,这怎地换?
宋观舟噗嗤一乐,“甚是简单,本来寒冬腊月里,年岁大的人本来就受不住,三日疼来两日哼,何愁没个招儿?”
齐悦娘越听越糊涂,“观舟,你说的……,嫂子愚钝,竟是想不明白。”
宋观舟端起茶盏,吃了一口,茶已微凉,口感偏苦。
她有些嫌恶,放了回去,方才说来,“嫂子如若只求这幼弟平安长大,差人打听着些,逢府上主子们身子不适,今日风寒的明日牙疼,找个能说会道的行脚僧,上门胡乱说一通,大意就是你这幼弟犯冲,十八岁之前还是莫要放在府上将养。”
齐悦娘一听,更生疑惑。
“如若这般,幼弟离了府邸,来日里脱离家族,只怕——只怕,更难活下去。”
“嫂子聪慧,而今回娘家也能说几句话。回去同你们家老爷子说一声,寻个外地的书院,送去读书。逢年过节,回来一趟,平日里,你这做长姐的,照拂一番,也可绕过齐家。”
“这……,父亲断然是不允的。”
宋观舟笑道,“同不同意的,且由嫂子寻个能耐的人去说,你讲,他不会听,那新太太呢?”
说是新太太,也嫁过来好些年了。
齐悦娘微愣,“她是苛责人的,偏偏又要挣个面子,我与你大哥这亲事里头,我外祖家也差人来驳斥,可她愣是说得我外祖家都失了理,落败而归。”
大约是身子弱些,可哪里是活不长久的?
何况,镇国公府的嫡出的大公子,模样如皎月,面庞如玉,行事温和,待人有礼,虽说身子不足以应付走科举之路,可这等人家的大郎君,安能过不好?
倒打一耙,说齐悦娘外祖家欲要拿捏齐悦娘,不愿她入高门过好日子。
她这后娘想方设法,给前头嫡出的姑娘寻个好去处,还惹来一身骚!
倒也不哭不闹,却说得众人知晓。
齐悦娘的父亲心疼娇妻,胜过女儿的终身大事,思来想去,与齐悦娘说道,“裴家大公子,是个君子。”
一句话,定了齐悦娘的终身。
时隔十多年,提及这些事儿来,齐悦娘还是低叹不易,宋观舟笑道,“你心疼幼弟与你如出一辙的命运,却不知从前你有外祖家帮衬,而今你这幼弟得你怜悯。”
宽慰几句,才平和了齐悦娘心中不平过往。
抬头笑道,“观舟,新太太断是不想惹这等的名声,逐了幼子出门,可不是小事儿。”
“哪里是逐,分明是送他去进学,犹如从前你带着钦哥儿,拜了名师,学些人间的道理。”
这般啊,好似也不是不能。
名声还极好,齐悦娘也能搭把手。
这会子,齐悦娘方才回味过来,“观舟这般说来,我倒是想起来,齐家有个族亲叔叔,在外地书院里做教授——”
关键那叔叔治家严谨,也是个心性醇厚之人。
若能送了幼弟过去,还能给新太太点好的名声,何乐而不为?
宋观舟给了大致的方向,齐悦娘听来,心中也有一番盘算,登时点点头,“我与我四叔家提一嘴,瞧着能帮衬的话,送了幼弟出去,读书上头,能否成器,都不是事儿,平安长大,才是要紧的。”
妯娌二人,说了大概。
齐悦娘大致有了个方向,也松了口气,“总想着我小小年纪,就没了母亲,祖母护我长到十来岁,也就去了——”
如今她也算过出头来,虽说没了丈夫,但公府上下,也算尊敬她。
有了底气,也才想着帮衬幼弟一把。
忽地,齐悦娘又想到个事儿,“前几日,母亲不大好。”
这里的母亲,不用多说,就是公府名存实亡的老夫人,宋观舟听来,毫无波澜,“腊月天,着了风寒?”
“听着小佛堂的嬷嬷禀了父亲,应是有些严重。”
宋观舟挑眉,“差人请大夫就是,只要不放出来祸害人间,多活几日,我也不在意。”
这等直白的话,齐悦娘听来,也觉得宋观舟太过大胆。
“在嫂子跟前,你这般说来,倒也无碍,可在旁人面前,你小心着些。”
说完,轻拍宋观舟玉白纤细的手背,都是女子,怎地着宋家那般会生养,瞧瞧这玉指根根葱立,虽说着了点墨,犹如玉白点睛,真正儿的好看。
宋观舟听来,浅浅一笑。
“这府里,我也就同嫂子能说几句贴心的话,表姐往佟县去了,我这韶华苑陡然空下来,虽说时不时能去芳慧嫂子跟前坐会儿,但终归还是少了个人。”
倒也是。
妯娌闲谈,瞧着时辰差不多了,忽地听得外头忍冬来禀,“大少夫人,二太太那边的柳婆子来禀,说二太太近些时日不大好。”
哟!
一听这话,齐悦娘赶紧喊道,“进来说话。”
招了柳婆子,问得几句,听到后头,就连宋观舟都觉得惊愕,“只是着了凉,怎地就起不来了?”
柳婆子双手握在小腹,连连叹气,“四少夫人,莫说您觉得蹊跷,我们少夫人也是慌张起来,请了不少大夫,说是腰下劳损,扎了针灸,却更为恼火,走路都艰难……”
哈!
扎到死穴了?
宋观舟自不能直白说来,只看向齐悦娘,“若不,我与嫂子过去看看……”
要请大夫的,再想着请谁。
话音刚落,忍冬迟疑片刻,软声说道,“大少夫人,四少夫人,听得柳婆子说来,好似明郡王妃回公府来了。”
裴秋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