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黎的马蹄声还没走多远,就见另一队人马浩浩荡荡而来,为首的正是贞明公主与丹阳郡主薛琼枝。
薛琼枝穿一身藕荷色骑装,鬓边斜簪一支赤金点翠步摇,目光扫过猎场,落在秦辞身上时,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随即又被傲气掩盖。
她翻身下马,给贞明公主扶稳了裙摆,余光瞥见姜煜身侧的沈清辞,眉梢微挑,转头笑道:“秦王爷和王妃也在?这位姑娘面生得很,是哪家的闺秀?”
沈清辞刚要自己开口,姜煜已先一步应声:“是镇国公府的沈姑娘。”
他刻意加重了“镇国公”三字,目光不自觉地往沈清辞那边偏了偏。
没办法,丹阳郡主的性子全京都都知道。
同样全京都还知道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丹阳郡主跟苏蓁不和。
姜煜自然不会觉得薛琼枝过来说话能憋着好屁。
薛琼枝“哦”了一声,语气带着几分轻慢:“原来是镇国公府的表小姐,倒是少见。”
她早就听闻镇国公府寄养了个忠良之后,只是没想到竟能跟着姜煜来秋猎。
姜煜这般沉稳的人,竟会对一个寄人篱下的姑娘另眼相看。
真是和秦辞一样,没眼光。
也不知道是不是跟苏蓁接触的男子都是这般眼瞎。
苏蓁道:“哥哥,陛下也快到了,咱们去前面候着?”
她说着,脚步却往姜煜身边挪了挪。
随后又转向沈清辞,轻声问:“风大,要不要去帐篷里避避?”
沈清辞摇摇头,刚要说话,就见薛琼枝突然走上前,手里把玩着马鞭:“沈姑娘会射箭吗?不如咱们来比一比?输的人可要给赢的人摘猎场里最艳的那丛山丹丹花。”
她这话明显是故意刁难——沈清辞自小在镇国公府深居简出,哪里会什么射箭,这分明是想让她在众人面前出丑。
苏蓁眉梢微蹙,刚要开口阻拦,姜煜已上前一步,挡在沈清辞身前:“郡主说笑了,沈姑娘今日是来观猎的,何必为难她。若是郡主想比,我陪你比便是,输了我替沈姑娘摘花。”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护着意味,沈清辞站在他身后,看着他宽阔的背影,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姜煜这边的事情,自然是瞒不过对他一直关注有加的雁黎。
雁黎心里很不是滋味。
她喜欢姜煜多年,从年少时在宫宴上见他一眼便念念不忘,这些年明里暗里示好无数,他却始终冷淡疏离,如今竟为了一个沈清辞,这般不给薛琼枝面子。
她没忍住,又驾马掉头回去了。
见到几人还在原地,她攥紧了手里的缰绳,指节泛白,面上却依旧带着笑意:“听说姜世子要跟丹阳比试,那我便来凑个热闹。不如咱们三人一起比,射远处那棵老槐树上的喜鹊,谁射得准,谁便赢。”
这话一出,众人都有些惊讶。
雁黎的箭术在京中贵女里是出了名的好,姜煜虽文武双全,却极少在人前显露箭术,薛琼枝的箭术更是平平,这比试分明是雁黎想要羞辱人。
姜煜自然明白雁黎的心思,他看了眼沈清辞,见她神色平静,并无惧意,便点头应道:“好。”
侍卫很快取来三把弓和三支箭,雁黎率先接过弓,拉满弓弦,目光锁定老槐树上那只正梳理羽毛的喜鹊,松手的瞬间,箭羽如流星般射出,正中喜鹊的翅膀。
“好!”随行的宫人连忙喝彩,雁黎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笑,挑衅地看向姜煜。
薛琼枝见状,心里有些发怵,可话是她先说的,只能硬着头皮拉弓,谁知箭刚射出,就偏了方向,落在了草丛里,引得众人一阵窃笑。
她脸色涨红,狠狠瞪了眼看热闹的宫人,转身走到贞明公主身边,不再说话。
轮到姜煜时,他接过弓,却没立刻拉弦,反而转头对沈清辞道:“要不要试试?”
沈清辞愣了愣,随即摇头:“我不会。”
“很简单,”姜煜握着她的手,教她搭箭、拉弦,声音放得极轻,“瞄准目标,轻轻松手就好。”
他的指尖带着温热的触感,覆在她的手背上,沈清辞的脸颊瞬间泛红,心跳也快了几分。她依着姜煜的指引,瞄准老槐树上另一只刚落下的喜鹊,轻轻松了手。
箭羽呼啸而出,竟稳稳地射在了喜鹊旁边的树枝上,虽未射中,却也相差不远。
“不错,”姜煜笑着松开手,眼底满是赞赏,“第一次就能射到这般地步,很厉害了。”
他说着,自己拿起一支箭,拉满弓弦,目光锁定那只被雁黎射中的喜鹊,松手的瞬间,箭羽精准地射断了缠着喜鹊翅膀的树枝,喜鹊扑腾着翅膀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