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 ...是否需要先派些人探探这条小道?”
王平说这话的时候,看向了岳飞,神情中充满了担心。
关于邓艾的在舆图上标注的小道,他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毕竟,他麾下的两千无当飞军刚刚走过一次。当然,回来的时候数量已经不足两千了。
这么说吧,这次出去接应魏延的无当飞军,所有伤亡,全部都是在路上,而非正式对战。
据老三所说那条道路的陡峭崎岖程度,比他之前上山挖药材的路有过之而无不及。
也不知道邓艾是如何勘探的,怪不得这么多年来无人发现。
岳飞闻言,结合王平的表情,再看了看舆图上面的细线,刚刚对于丞相熟练运用邓艾舆图的欣慰感,散去了不少。
无当飞军的将士们最擅长山地作战,身披铁甲也能翻山越岭,连他们都如此... ...
不是说他对自己麾下的背嵬军没有信心,只是他不希望麾下的将士们牺牲在战场之外的地方。
岳飞能想到的事情,诸葛亮自然也能够想到。
只见他轻摇了两下鹅毛扇,思索片刻道:“子均说的有理,只是兵贵神速,这一来一回恐怕会延误了战机。”
岳飞上前抱拳道:“丞相放心,此事交给末将,定能在大军分兵前,探查回来。”
诸葛亮看着岳飞,神色中似有一丝不解。不知岳飞为何会突然下此保证?
如今看来,道路探查是必然的,否则那路真的崎岖陡峭,大军上路,无法通行,更是难办。
若是魏延到了郿县都准备正面开打了,岳飞的背嵬军还没有到达并给予配合,那就算是战术上的失败。
所以,探查是必要的。不仅要探查这条路是否可以通行,还需要根据路况计算五千人马通行的时间,更有甚者要将沿途的路况实时记录下来,寻找更适于大军通行的途径。
另外,探查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就会延误战机。
然而,这条路的崎岖程度,以及路程的长短,都远甚于大军从陈仓到渭水对岸的距离。
对于探路之人的能力要求极为苛刻,诸葛亮甚至做好了改变出奇兵与魏延配合的准备。
先让姜维攻占阳燧,然后让魏延攻打郿县。等到探查之人回来后,若是魏延攻下了郿县,便与岳飞一起攻占武功,若是没有攻破郿县,在行前后夹击之策。
然而,岳飞却忽然站了出来,言辞中颇有立军令状之意。
“幼常,前路难测,探查困难,并非你之责,无需立此保证。” 诸葛亮说道。
岳飞却摇了摇头,抱拳坚定的说道:“望丞相将此事交给末将去办,末将定不负所托!”
诸葛亮心中虽有疑惑,但还是点头答应了。毕竟,以他对岳飞的了解,绝对不会无的放矢。
在场的其他人,大多也都知道“马谡”这样做定是有他自己的道理。
唯有魏延有些生闷气,“马幼常这小子又开始显摆了!”
老三他们去接应魏延的时候,两方人马并未走一条道撤退。
魏延是从褒斜道撤退的,老三他们除了报信的老七,其他人则是又顺着那条小道原路返回。
不过,魏延也听老七形容过那条路的崎岖,表示即使是擅长山地作战的无当飞军,也觉得异常陡峭的程度,有些路段甚至都不叫路。
如今“马谡”站出来整这一出,在魏延眼中就有是他是不是在显摆他麾下的背嵬军厉害的嫌疑。
到时候我也挑几个麾下最精锐的士兵,看看谁先探查完,谁探查的最好!
毕竟关系到丞相的奇兵之策能否顺利实行,总要有个备选方案。
就在魏延一边往自己的住处走,一边思考着派谁去合适的时候,岳飞来到了关押沐风的地方。
岳飞到的时候,沙元就站在门外,也不知道是看守,还是陪伴。
看到岳飞出现的那一刻,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慌乱,拱手行礼道:“将军!”
岳飞冲他摆了摆手,而后就要推门而入,却被沙元叫住了。
“将军!当时许仪勇猛异常,而且距离我们所站之地甚远,即使沐风不拦,我们也不一定能捉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