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点,”陈浩继续往下说,“凡是靠竞价排名拿到的那种展示位置,必须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用户一眼就能看出来。
比如,我们可以在自然搜索出来的结果列表的最上面,或者右边空的地方,专门划出一块区域,就在这里展示那些付费的结果。
而且一定要打上明确的标签,写上‘推广’、或者‘广告’字样。
要让用户分得清,哪些是商家付了钱特意让他看的,哪些是系统根据规则自然排出来的。
‘透明’,把事情摆在明面上,是消除大家误解和怀疑最关键的一步。”
这一点,又解决了朱因心里的一部分顾虑。
明确标识,把选择权和知情权还给用户,这很聪明。
“还有这第三点,”陈浩的语气里,带上了那种对商业本质极其敏锐的洞察力,“我们往深里想,这玩意儿本质上是一种更精准、更高效的广告。
愿意为这个付钱的商家,他看中的是什么?是那个关键词背后,代表着的一群有明确购买意向的精准客户啊!他花钱,买的是更大概率成交的商机,是实实在在能走进他店里的客流。
这是一种营销效率和效果的巨大提升。
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卖家们明白这个道理,他们买的不是个虚头巴脑的排名,买的是实实在在的生意机会。”
听完陈浩这番抽丝剥茧、层层深入的解释,朱因心里原先堵着的大片疑虑,就像阳光下的冰块,迅速消融了大半。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兴奋感!
她开始真正理解了,这个“竞价排名”机制背后,所蕴含的那种深刻的商业逻辑,以及对平台流量价值进行极致挖掘的巨大潜力。
“我懂了,浩哥!”她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明白了!这机制不是为了破坏公平,恰恰相反,它是在保障了基础公平、给了所有人一条活路的前提下,再为那些有更强需求、愿意投入更多成本去获取客户的商家,额外提供了一个更高效、更精准的营销工具!是把我们平台的流量,更有效地转化成他们生意的一个桥梁!”
“没错,就是这个道理。”陈浩对朱因的领悟能力表示满意,“那你接下来,就组织相关的产品和技术团队,先内部讨论起来,争取尽快拿出一个初步的、可行的设计方案来。”
“好的,浩哥,我马上安排!”朱因干劲十足地答应下来。
挂了电话,朱因一秒都没耽搁,立刻让助理去通知核心的产品经理和技术骨干们开会。
没多大功夫,会议室里就坐满了人。
朱因站在前面,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直接把“关键词竞价排名”这个重磅概念抛了出来。
果然,会议室里瞬间炸开了锅,大家脸上的表情,比她刚才自己第一次听到时,还要惊讶和不解。
“啥?付费买排名?这……这会不会太直接、太露骨了啊?卖家们能接受这种玩法吗?会不会觉得我们吃相太难看了?”一个产品经理率先提出了质疑,眉头皱得紧紧的。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个负责用户体验的设计师也忍不住开口了:“朱总,用户那边怎么办?他们习惯了干干净净的搜索结果,现在猛地掺进去一堆广告,就算打了标记,用户会不会也觉得我们平台变味了?不纯粹了?万一引起反感,流失用户怎么办?”
“是啊是啊,”另一个技术同事也插话道,“单从技术层面实现这个功能,倒不是最难的。
可这东西一旦推出去,我估计阻力会非常大啊!卖家不理解,用户不买账,到时候压力全到我们这边了。”
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几乎所有人都抱着保守和怀疑的态度,觉得这东西太超前,风险太大。
朱因看着台下议论纷纷、脸上写满不安和不解的团队成员,心里明白,光靠压制是不行的,必须把道理讲通。
她深吸一口气,用力敲了敲桌子,让嘈杂的场面暂时安静下来。
“大家安静一下!”她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我理解你们现在的所有这些顾虑。
不瞒你们说,最开始浩哥跟我提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反应,和你们现在一模一样,甚至可能比你们担心的还要多!”
她这番坦诚的开场白,让大家都稍微安静了一些,目光都集中到她身上。
“但是,”朱因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有力,“陈总,他已经非常清晰、非常深刻地为我们阐述了,这个新机制里面蕴含的‘平衡之道’,以及它长远的、巨大的商业价值!”
接着,她就把陈浩在电话里跟她说的那番话,关于“自然结果与付费区域必须严格分离”、“所有付费位置必须明确标识,保持透明”、以及“这本质上是提升卖家营销效率的精准广告工具”这几个最核心的观点,有条有理、明明白白地转述给了整个团队。
她看着大家脸上表情的变化,从最初的完全排斥,到慢慢开始思考,她知道,这些话开始起作用了。
“同志们,我们眼光要放长远一点!”朱因趁热打铁,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这不仅仅是一个收费功能!这将来,很可能将会成为我们平台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更是把我们平台上每天产生的海量流量,它的价值挖掘出来、最大化利用起来的关键一步!这一步,我们必须走!而且,必须想尽办法,把它走好,走稳!”
她的态度异常坚决,几乎是力排众议,硬生生把这个充满争议的项目方向,给牢牢地定了下来。
团队里的成员们,看到顶头上司朱因态度这么坚决,而且她阐述的背后逻辑,仔细想想,也确实有它的道理,能够自圆其说,甚至隐隐指向一个更广阔的未来。
于是,原本强烈的反对声音,渐渐小了下去。
大家的注意力,开始从不理解、不赞同,慢慢转向了“那具体该怎么设计?”、“技术上怎么实现更稳妥?”这些更实际的问题上。
接下来的会议,就在这种逐渐转向务实、但仍然伴随着激烈讨论的氛围中进行。
虽然每个人心里可能都还留着一点自己的小问号和小担忧,但执行的轮子,总算是在朱因的强力推动下,开始吱吱嘎嘎地转动起来了。
等会议结束,外面天早就黑透了。
朱因拖着忙了一整天、有些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但大脑却因为兴奋,依旧处于活跃状态。
她顾不上休息,迫不及待地拿起那个保密手机,拨通了陈浩的电话。
“浩哥,内部讨论会刚开完没多久。”她的声音里带着一点刚刚经历完唇枪舌剑后的沙哑,“争论挺激烈的,团队里很多人一开始完全不理解,抵触情绪不小。”
“这很正常。”陈浩在电话那头,似乎还轻轻地笑了一下,带着一种见惯了风浪的平静,“任何新东西刚出来,没有争议那才叫奇怪。
关键是最后的结果怎么样?”
“我后面就是完全按照你的思路,把这里面的平衡点,还有它长远的价值所在,掰开了揉碎了跟大家讲清楚了。”朱因说到这里,语气轻松了一些,带着点完成任务后的汇报感,“虽然我知道,可能还有少数人心里有自己的保留意见,但大的方向总算是定下来了,团队已经达成共识,会立刻开始着手进行初步的设计方案。”
“很好。”陈浩的赞许清晰地传了过来,“阿朱,你成长得很快,现在越来越能准确把握住战略方向,并且有力地贯彻下去了。”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声音里忽然带上了一种近乎亲昵的调侃,但更多的,是一种发自内心、沉甸甸的认可:
“有时候啊,我甚至觉得,你就像是我的一部分意志,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的延伸。”
这句话,像一股强大又滚烫的暖流,毫无预兆地瞬间冲垮了朱因身体里积攒的所有疲惫!意志的延伸……这是何等的信任和褒奖啊!这比她听过的任何甜言蜜语都更让她心跳加速,让她感觉自己这段时间所有的拼命、所有的坚持、承受的所有压力,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至高无上的价值体现!
“浩哥……”她紧紧握着电话,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能表达自己此刻翻腾的心情。
“好了,时间不早了,早点休息吧。”陈浩的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温和,但那份力度仍在,“把项目方向定下来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硬仗在等着我们去打呢。”
“嗯!我知道了!”朱因重重地应了一声,声音里充满了力量。
挂断电话之后,她脸上依然洋溢着无法掩饰的、混合着甜蜜与巨大自豪的光彩。
虽然身体累,但心里却被塞得满满的。
理念的激烈碰撞已经发生,那颗被陈浩称之为“革命性”的种子,已经被朱因用近乎强硬的方式,种在了杭州的土壤里。
【跪求礼物,免费的为爱发电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