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吴汝胤的这个计划,权粟和李舜臣是很有看法的,他们很清楚,官军这就是将朝鲜军队当炮灰和诱饵使用,一旦努尔哈赤真的引大军来进攻的话,朝鲜军队恐怕是很难抵抗的,对于朝鲜军队的战斗力,他们两人还是很清楚的,而且一旦朝鲜军队损失过大的,对于他们两人来说恐怕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的,这点他们两人还是很清楚的。
朝鲜对于大明要求派兵征讨女真一事,其实想着应付一下的,因为现在大明极为强势,朝鲜国王很清楚,要是敢于违抗朱载坖的上谕,倭王就是他的现例子,所以他是决计不敢明着违抗大明皇帝的命令的,但是要让朝鲜军队去为了大明出死力,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所以在出征之前,权粟和李舜臣已经被朝鲜国王和柳成龙等重臣吩咐过来,此行就是做个样子就行了,不要真的出死力。
但是现在吴汝胤显然是准备将朝鲜军队当炮灰用,而且吴汝胤的命令是经大明军机处、参谋军务总署直接下达给张元功和吴汝胤的,这可是大明皇帝御批同意的作战方案,吴汝胤当然是不买他们两人的账,吴汝胤直接问道:“这么说你们是要抗旨呢?是你们要抗旨,还是尔国王要抗旨?”
对于权粟和李舜臣来说,他们是不敢明着抗旨的,即便是朝鲜国王也没有这个胆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说辞,就是朝鲜军队战斗力羸弱,恐怕影响官军的大计,朝鲜军队战斗力极差,这点大明并不是今天才知道的,在之前倭寇袭扰中,朝鲜军队的表现就令大明已经不对朝鲜军队抱任何希望了。
连朝鲜人自己都很清楚朝鲜军队是靠不住的,他们在给大明的奏疏中说道:“我国人见贼, 则先溃以走为能事。将则虽不忠, 畏有军律, 不敢先走。军之走者, 不可胜诛, 惟其不可胜诛, 是以走耳。倭贼虽不能射, 两矢之间, 忽焉到前, 我国之人虽曰善射, 远则不中, 近则倭剑可畏。发矢之后, 恐其短兵来接, 未得发矢, 射亦不足恃矣。倭虽善用剑, 我国人若持剑而进, 则可以敌矣。我国人则不能如此, 皆以走为善策, 走且不及, 则为贼所杀。贼见我国之人, 或走或死, 乐为之赴战。是以, 倭之气增长; 我之气沮丧矣。”
对付倭寇尚且如此,遑论战斗力远比倭寇强的女真人,而且朝鲜军制仿照大明,李氏王朝建立后,沿用了高丽王朝兵农合一的军事体制,创立了朝鲜王朝军队,全国共设5卫,平时为农,战时为兵,一切军需给养均由士兵自行负担,国家无养兵之负担。但严格意义上讲,五卫制治下的仍然是农业社会的非职业兵,其弊端是严重缺乏军事训练,内守有余,外战不足,战斗力不强。
这点朝鲜人并非不知道,但是很多朝鲜人的想法就是现在对于朝鲜来说,最大的威胁倭国已经不存在了,朝鲜练兵也没有什么意义,反正有大明保护朝鲜,朝鲜军队能够镇压国内叛乱就足够的,再练兵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于朝鲜军队的孱弱,朝鲜上下并没有什么感觉。
权粟、李舜臣也以此为由,请求吴汝胤调整方略,但是吴汝胤是不会答应他们这个要求的,吴汝胤对于朝鲜军队能不能打并不关心,对于吴汝胤来说,他只关心一件事情,就是朝鲜人能否把女真人钓出来,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的,死多少朝鲜人和他吴汝胤有什么相干的?
不过吴汝胤对于他们两人还是要予以安抚的,吴汝胤向他们保证,只要女真人来了,官军立即就会出动,不会让朝鲜军队受到很大的损失,绝对能够让他们两人交差,同时也会向大明皇帝上奏,为他们两人表功,只要有大明皇帝的庇护,权粟、李舜臣等人就可以在朝鲜过关了。
现在的关键就是把女真人钓出来,帮助官军战胜女真人,只要有这个大功,权粟两人就可以被大明所庇护,这点是很重要的,而回到浑江边上的权粟等人,也开始紧张的准备起来了,除了按照吴汝胤的吩咐打造船只,继续作出要渡河作战的态势,但是权粟等人也在指挥朝鲜军队加固自己的营寨,做好抵御女真人的准备。
权粟等人是很清楚的,虽然吴汝胤答应他们只要女真人出现,官军就会立即支援,但是他们两人都很清楚,官军这次的目的是将努尔哈赤彻底歼灭,所以如果女真人的主力不出现的,官军是绝对不会有所动作的,而且朝鲜军队数量不少,有两万多人,努尔哈赤一旦真的出兵,人数也不会少的,这点他们还是清楚的,一旦努尔哈赤以大军前来,朝鲜军队能否撑到官军抵达,都还是各未知数呢。
所以他们两人督促朝鲜军队加强营寨,同时也派人到对岸去侦察,查看女真人的动向,浑江并不是什么大江大河,宽不过六十余丈,水深最深也不过两丈多,一般只有一丈多,水性好的士卒都可以泅渡过去,所以李舜臣向对岸派遣了大批的尖哨,想要查探女真人的情况。
但是朝鲜军队上下普遍畏惧女真人,所派出的尖哨要么是不敢深入,要么深入之后被女真人所擒杀,没能为李舜臣提供什么有价值的信息。而努尔哈赤也在调兵遣将,准备渡过浑河,击溃朝鲜人,虽然努尔哈赤对于朝鲜军队的战斗力并不放在心上,但是对于朝鲜军队中的官军,努尔哈赤还是比较重视的。
所以他也派出了善于隐匿的士卒,渡过浑江,仔细侦察朝鲜人的营寨,发现朝鲜人军中的官军人数并不多,但是朝鲜军队一直在转运大量的物资,这是很值得警惕的,努尔哈赤认为,这些粮秣等物资,应该不是给朝鲜军队使用的,而是在大明官军使用的,官军一向都是用朝鲜人干这些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