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祖的目光在船只原本停靠的位置凝滞了一段时间,他能感觉到海面上的雾气像有生命般在他眼前翻滚,将那片空荡的海面遮得严严实实。他缓缓收回散发的能量,夜视与透视能力带来的视野增幅逐渐消退,眼底的黑红色光晕随之隐去,很快他的双眼就恢复了正常的深棕色。
船只不会无缘无故消失。他迅速在脑海中复盘:那艘船只停下时,落入海底的船锚曾经硬生生的将原本船头对着码头的船体,横了过来,船锚虽有锈蚀的痕迹,但根据这个情况判断,还是足以固定船只的;这片海域没有明显的水流冲击,更没有遭遇风暴的迹象,靠近码头的海域风平浪静,除了那些浓厚的雾气之外,水体基本没有任何波动;并且以韩祖的感知范围,若有外力移动船只,他不可能毫无察觉。唯一的可能是,之前那个在舵楼中操控这艘船只的人,或者说其他的什么东西,已经回到了船上,并且驾驶这艘船离开了码头,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根据那家伙的诡异之处,应该是可以在韩祖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开走那艘船的。
没有了船只,就意味着韩祖暂时失去了离开这里的途径。韩祖抬头望向雾蒙蒙的天空,太阳的轮廓早已被越来越浓的雾气模糊不清,而且由于这些雾气的存在,也根本无法判断时间。他深吸一口带着咸腥味的空气,发现这些雾气中除了海水的气息,似乎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腐朽味,与之前在哥特式建筑中闻到的味道有些相似。
“也许我该回去看看。”
返程的路上,雾气似乎更浓了,脚下的石板路变得湿滑,每一步都要刻意调整重心,避免因青苔打滑而踩碎脚下的石板路,发出太大的噪音。沿途的房屋轮廓在雾中愈发扭曲,残破的窗棂像空洞的眼窝,无声地注视着他这个闯入者。
再次回到建筑侧面的偏门,石质门框上的细小符号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韩祖没有直接进入,而是绕着建筑外围走了一圈。建筑的墙体由巨大的青石块垒砌而成,石块间的灰浆早已风化,部分墙体出现了细小的裂缝,裂缝中钻出几株顽强的海草,在海风中轻轻摇曳。他停在建筑北侧的一面墙前,指尖敲了敲墙面,传来沉闷的声响,说明墙体内部并非实心。但此时他没有贸然破坏,而是记下位置,转身走进了偏门。
与之前相比,建筑内部的光线更加昏暗,雾气从尖拱窗渗入的量明显增多,在空气中形成一道道流动的光柱,光柱中漂浮着无数细小的尘埃。韩祖没有先去二楼或阁楼,而是径直走向大厅东侧的石质柜台。之前在这里发现的羊皮纸碎片让他确认了这里曾是税收机构,这类机构通常会有存放档案或贵重物品的隐秘空间。他蹲下身,仔细检查柜台下方的地面,青石板的缝隙中积满了灰尘和蛛网,其中一块石板的边缘比其他石板略高,且缝隙中没有青苔——这说明这块石板被移动过。
韩祖双手扣住石板边缘,微微发力。石板足有数百斤重,但在他的力量面前却轻如鸿毛。他缓缓将石板移开,下方露出一个深约半米的方形地窖,地窖内铺着一层防潮的油布,油布上堆放着十几个陶罐和几卷破损的皮革卷轴。他伸手拿起一个陶罐,罐口密封着的蜡封早已干裂,打开后发现里面装着一些暗红色的粉末,凑近闻了闻,没有明显的气味,但指尖接触后能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凉意。他将粉末倒出一点在掌心,调动体内能量试探,粉末瞬间化为一缕青烟,消散在空气中。
显然这些粉末并非普通物品,韩祖将陶罐重新盖好,放回地窖。接着拿起一卷皮革卷轴,皮革已经变得脆硬,他小心翼翼地展开,上面用某种黑色颜料绘制着复杂的图案,看起来像是一张简易的城市地图。地图上用符号标注了码头、教堂、市集等位置,而这栋哥特式建筑被标注成了一个复杂的图案,图案下方有一个向下的箭头,似乎暗示着建筑下方还有隐藏的空间。韩祖将地图收好,准备一会去地图上标记的位置看看,不过不着急。
接下来的时间,韩祖开始对建筑进行系统性的搜索。他从一楼大厅开始,逐一检查每一根石质立柱。立柱上的藤蔓与花卉雕刻精美,部分雕刻的细节中隐藏着细小的凹槽,他用指尖顺着凹槽摸索,发现其中三根立柱的凹槽能连成一个三角形的轮廓。但无论他如何按压或注入能量,立柱都没有任何反应。大厅西侧的墙壁上挂着几幅残破的挂毯,挂毯后面的墙壁平整,没有发现暗门的痕迹。
登上二楼时,楼梯的“吱呀”声比之前更响,仿佛随时都会坍塌。韩祖放慢脚步,每一步都踩在楼梯的承重位置。二楼的房间他之前已经大致探查过,这次他将重点放在了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在最大的那间管理者办公室里,他重新检查了石质书桌,用指甲刮去桌面的墨迹和刻痕,发现桌面下方刻着一行细小的文字,与之前在门框内侧看到的符号属于同一体系。他尝试用之前激活符文的方法,将指尖的能量注入文字中,但无事发生。那段文字似乎已经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韩祖继续搜索,前往了二楼西侧的侍从房间。这个房间更小,简陋的木床已经腐朽不堪,轻轻一碰就有木屑掉落。根据木床摆放的角度,加上自己的透视,韩祖发现,木床下方应该有个隐藏起来的入口。他将木床推倒,床板与地面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在空旷的建筑内回荡。地面的青石板上有一个明显的圆形印记,他用脚踩住印记的中心,石板缓缓向一侧滑动,露出一个通往地下的阶梯。阶梯两侧的墙壁上嵌着一些早已熄灭的火把,阶梯表面覆盖着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人走过。
韩祖没有立刻下去,而是伸出左手,将能量汇聚成火焰,在食指上燃烧起了一团火苗,有着夜视能力的韩祖并不需要火焰照明,他是在用这道火苗测量阶梯内部是否有其他的能量。他观察了片刻,并没有发现火苗有所波动,这就说明并没有其他能量对火苗产生影响,也应该就不存在什么依靠能量的陷阱。确认安全之后,韩祖迈步走了下去。阶梯不算太长,大约走了十几级就抵达了底部,眼前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由粗糙的石块垒砌而成,墙壁上渗出细密的水珠,空气中的腐朽味更加浓郁。
通道的尽头是一扇石门,石门上雕刻着一个巨大的符文,这个符文比他之前见过的任何符文都要复杂,符文的中心是一个类似眼睛的图案,仿佛在注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韩祖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符文的中心,符文突然发出耀眼的蓝光,石门缓缓向两侧打开,一股夹杂着腥气的冷风从门内涌出,让他不由自主地皱了皱眉。
门后是一个宽敞的地下空间,面积足有一楼大厅的两倍大。空间的顶部是拱形结构,由数十根石质拱肋支撑,拱肋上缠绕着早已干枯的藤蔓。地面上散落着许多骨骼残骸,这些残骸的形态极其怪异,既不像他所知的任何陆地生物,也不像海洋生物。其中一具较大的残骸长约三米,头部有一对巨大的弯曲角,骨骼表面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孔洞中残留着一些蓝色的结晶;另一具较小的残骸则有着细长的四肢,指骨末端尖锐如爪,脊椎骨的数量远超普通生物,呈现出扭曲的形态。
韩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一具相对完整的残骸。这具残骸的头骨异常巨大,占据了身体的三分之一,眼眶深陷,没有明显的鼻孔,嘴巴部位布满了细密的牙齿,每颗牙齿都呈三角形,边缘锋利如刀。他用指尖轻轻触碰头骨的表面,骨骼异常坚硬,指尖传来的触感与金属相似。他试图将头骨拿起,却发现头骨重得惊人,虽然以他的力量来说,这东西还算是轻,但根据估算,这颗头骨的重量至少和一节火车车厢一模一样。
在这些残骸之间,散落着一些破碎的器物,有造型奇特的陶罐、刻着符文的金属碎片,还有一些无法辨认用途的石质工具。韩祖捡起一块金属碎片,碎片表面的符文与之前在船体残骸上发现的符文相同,他将碎片放在掌心,注入一丝能量,碎片发出微弱的蓝光,与之前的反应一致。这让他更加确定,这些非人类生物与这座城市、乃至后来的旧城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在地下空间中缓慢行走,逐一检查着每一具残骸和散落的器物。空间的东侧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石盒,石盒的表面雕刻着与石门上相同的符文。韩祖尝试打开石盒,却发现石盒与石台紧密相连,仿佛是一个整体。他用尽全力推动石盒,石盒纹丝不动,显然需要特定的方法才能打开。石盒的周围散落着几卷完整的羊皮纸,上面用金色的颜料书写着文字,文字的字体与之前见过的中世纪拉丁文不同,更像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他一个字也不认识。
韩祖将羊皮纸小心地收好,继续在地下空间中搜索。他发现这些残骸的分布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种奇特的阵型,仿佛是在进行某种仪式时突然死亡。在空间的中心位置,地面上刻着一个巨大的圆形符文阵,符文阵的线条中残留着一些暗红色的物质,看起来像是干涸的血液。符文阵的中心有一个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石盒的底部完全吻合,显然石盒原本是放在凹槽中的。
他蹲在符文阵旁,用指尖触摸凹槽的内壁,感受到一丝微弱的能量波动。这种波动与他在旧城祭坛上感受到的能量波动极为相似,只是更加古老、更加纯粹。他意识到,这个地下空间很可能是这座中世纪城市的祭祀场所,而那些非人类骨骼残骸,或许就是当时祭祀的对象,或者是参与祭祀的生物。
然而,这些也只是韩祖的猜测,不一定准确,因为除了这些骨骼残骸和无法辨认的文字,他没有发现任何其他有价值的线索。没有关于那些残骸的具体描述,没有关于海雾成因的记载,更没有对于这环境的说明。韩祖站起身,环顾着这个空旷的地下空间,心中的疑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浓厚。这些非人类生物来自哪里?它们与这座城市的遗弃有着怎样的关系?那个石盒中又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尝试用能量激活地面上的符文阵,当能量注入符文阵的瞬间,符文阵发出耀眼的红光,那些散落的骨骼残骸上也随之亮起微弱的红光,空气中的能量波动变得剧烈起来。但仅仅过了几秒钟,红光就迅速熄灭,一切又恢复了原状。显然,那些符文阵的节点已经由于潮湿和时间的原因,出现了破损,无法正常运行。除非韩祖能够找到修复符文阵的方法,但现在看来,这个可能性并不大。
既然无法获得更多线索,韩祖决定暂时离开地下空间,回到一楼大厅时,雾气已经渗入了建筑的各个角落,能见度不足三米。韩祖没有停留,径直走向建筑的后门。之前绕着建筑外围探查时,他发现后门附近的墙体似乎与其他地方不同,墙体的裂缝中渗出的水珠更多,且带有明显的海水腥味。他推测后门附近可能靠近海边,或许能找到其他的出口或线索。
建筑的后门是一扇简陋的木门,早已腐朽不堪,轻轻一推就倒在了地上。后门外面是一个狭小的庭院,庭院的围墙已经坍塌了大半,庭院的地面布满了碎石和杂草。庭院的尽头是一道斜坡,斜坡通向下方的海边,斜坡上的泥土混合着海水,变得异常泥泞。韩祖沿着斜坡向下走,每一步都深陷在泥泞中,速度不由得慢了下来。
走到斜坡底部时,他发现这里的海水比码头附近的海水更深,颜色呈墨黑色,海水中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泡沫,泡沫破裂时会发出轻微的“滋滋”声。庭院的围墙下方有一个被海水淹没的洞口,洞口的边缘由石块垒砌而成,显然是人工开凿的。洞口的高度约有两米,宽度足以让一个人通过,海水已经淹没了洞口的一半,正不断地向洞内涌入。
韩祖走到洞口前,观察了片刻。洞口的墙壁上刻着一些简单的符文,与之前在门框内侧看到的符文相同。弯腰进入了洞口,韩祖发现洞口内部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两侧的墙壁由平整的石块垒砌而成,墙壁上渗出的水珠滴落在海水中,发出清脆的声响。通道内的海水深度逐渐增加,走到一半时,海水已经没过了他的腰部,但这些海水并没有韩祖想象当中的寒冷,虽然也不算温暖,但就算是正常人,也能够适应这种温度,并长时间的待在里面。
通道的尽头是一个宽敞的地下室,地下室的面积约有一百平方米,顶部是平的,由钢筋和混凝土构成——这与建筑其他部分的中世纪风格格格不入,显然是后来建造的。地下室的大部分区域都被海水淹没,海水深度约有一米五,水面平静如镜,倒映着顶部昏暗的光线。地下室的墙壁上布满了裂缝,裂缝中不断有海水渗出,墙壁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绿色的苔藓,散发着浓重的腥气。
韩祖在地下室中缓慢行走,海水没过他的大腿,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避免踩到隐藏在水下的碎石。地下室的左侧堆放着一些破旧的木箱和铁桶,木箱已经被海水浸泡得发胀,铁桶则布满了锈迹,部分铁桶已经坍塌,里面的东西早已不知所踪。他弯腰查看一个相对完整的木箱,木箱的表面刻着一个模糊的标志,看起来像是一个公司的徽章,但由于浸泡时间过长,已经无法辨认具体的图案。
就在他准备查看另一个铁桶时,突然听到头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他立刻抬头望去,只见地下室顶部的混凝土出现了一道新的裂缝,裂缝中不断有碎石掉落。紧接着,墙壁也开始晃动,更多的裂缝迅速蔓延开来,石块和混凝土碎片从墙壁上脱落,坠入海水中,激起巨大的水花。
墙壁的坍塌速度越来越快,一块巨大的混凝土碎片朝着他的头部砸来。韩祖没有躲闪,只是随便抬起手挥了过去,“砰”的一声巨响后,混凝土碎片被硬生生击飞,撞在对面的墙壁上,碎裂成无数小块。
紧接着,又有几块碎石和混凝土碎片朝着他砸来,韩祖只是挥了挥手,就将那些坍塌物击飞或击碎,几分钟后,墙壁的坍塌终于停止。他抬头看向墙壁坍塌的位置,发现原本完整的墙壁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缺口的后面竟然隐藏着一个向下的阶梯。阶梯由青石板铺成,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显然已经很久没有被人发现过。阶梯的两侧没有扶手,直接通向下方的黑暗,不知道究竟延伸到哪里。
但这并不是韩祖在意的事情,按他的想法,来都来了,是肯定要下去看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