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是不可能全能的,主要是招不上来人。
姜芙还特地去向连耀打听,问得非常委婉含蓄:“咱驻地里那些师长旅长的家属,难道都是从老家来的?”
连耀哪里听不出她的弦外之音:“刘师长的爱人比他小十几岁,娘家在沪市。许旅长的爱人娘家在首都,听说年轻的时候还上过洋学堂。”
又提到政委和参谋长的爱人也都是念过书的。
姜芙不停点头,飞快地把这些记在本子上,打算挨家拜访。
没办法,学校是开起来了,但除她之外,没有任课教师!
她自己不是科班出身,而且内芯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偶尔诌上两句语录,勉强能装装相。
真要教书育人,时间长了,怕是要露馅儿。
所以,姜芙对自己的定位就是学校的一个管理层。
至于一线教学,她实在够呛。
开学那天,看着坐在教室里的二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学生,姜芙拿起花名册。
好家伙,从七岁到十三岁,这跨度太大了。
还都是一年级小豆丁!
孩子看着都挺活泼机灵,最大的站起来比她都高了,壮得跟小牛犊一样。
就是一想到他们的文盲身份,姜芙真想替自己哭一哭。
第一节语文课,教的并不是a、o、e那些汉语拼音,这个时候的文字改革委员会还没研究制定出来呢!
黑板上,姜芙拿粉笔一笔一划地写下繁体的“中国”二字。
因为不习惯写繁体字,她提前在家里偷偷练了好久。
思来想去,姜芙觉得这开学第一课还是教孩子们先认识自己的国家吧!
除了教大家认字,她还手绘了一幅中国地图。
找不到足够大的纸,姜芙就让李嫂子和陶三娣一起帮忙,拿浆糊把几张纸粘在一起,拼成了一张。
“你来得还挺及时,光凭记忆,我肯定画不了这么准确。”
就在姜芙险些把小爆给忘到脑后勺的时候,它居然一脸菜色地出现了!
看样子,这家伙吃了不少苦头,姜芙一阵暗爽。
按照她的要求,小爆先调出中国地图给姜芙临摹,然后才悻悻地开口说道:“我太难了!”
应该类似大学里的挂科重修,对于已经工作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折磨。
姜芙随口应付:“已经通过考试了吗?”
小爆仰天长啸:“刚上完课!我要准备三天,然后再去考试!”
姜芙好心提醒它:“那你可得抓紧啦,三天时间那真是一眨眼就到!”
小爆眼泪汪汪:“你说得很好,下次不要再说了!”
中国地图一出,孩子们都兴奋坏了。
下课之后,他们纷纷跑到黑板前,努力寻找着自己家乡的位置。
驻地官兵来自天南海北,这些孩子大多在老家出生,去年才陆续被接到安东。
孩子心里不藏事儿,难免想念老家。
姜芙趁机安抚鼓励了他们一番:“长大之后就可以回去看看,所以要好好学习,好好吃饭。”
等他们回到家里一说,就连不少大人都过来看地图。
“真大啊!”
“怪不得人家都说‘一唱雄鸡天下白’,像大公鸡!”
“我找找我老家……哎,在这儿!”
“帮俺找找,俺不认字儿!”
姜芙笑笑,直接把地图贴到了教室门外的墙上。
不知道是不是这地图起作用,又过了几天,刘师长爱人主动请缨,还带上了许旅长爱人。
于是,小学里多了一位王老师和一位张老师。
加上姜芙,三个老师教二十几个学生,语文,算术,体育,音美,品德,固定五门课。
在这所不起眼的小学里,早早制定起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此外,姜芙还把厚脸皮贯彻到底。
如今她是小学校长,自忖咱也是有身份的人了,师出有名,隔三岔五就去骚扰一下政委,让他每星期过来两趟,给孩子们上品德课。
“部队政委要负责开展党的工作和政治工作,那下一代的教育不也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政治工作更是要从娃娃抓起嘛!”
姜芙简直是老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两片嘴皮子在实践中锻炼得更加好使。
政委被她忽悠地也写起了教案。
是的,姜芙要求每一位授课老师都要准备教案,说那是精神文化食粮,今年用了,明年还能用上。
咱这小学得年年招生不是?
总不能念来念去一直只有一年级吧!
吃饭的时候,连耀看着明显黑瘦了一些但却格外神采奕奕的姜芙,欲言又止。
他想说几句叫她注意身体的话,又觉得太亲密了一点,他们毕竟只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室友。
尤其最近姜芙忙着托儿所和小学的事,两个人每天一共说不上十句话,比起之前倒还生疏了。
想到刚才在食堂听到的八卦,一向不喜欢背后讲人是非的连耀难得地清了清喉咙,对姜芙说道:“刘大娘跟王老师吵起来了。”
说完,连耀就有一点后悔。
她不会觉得自己像长舌妇吧?
但除了这个话题似乎还轻松一点,连耀实在不知道还能说点什么。
他本来就是一个很无趣的人,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训练。
“咦,为啥?”
姜芙来了精神:“这婆媳俩吵什么?”
王老师就是刘师长爱人,她这也算是关心同事的生活了。
哪怕是讲八卦,连耀仍旧说得干巴巴:“刘大娘觉得王老师现在的心思都在小学那边,不能照顾刘师长的生活,也不管孩子,有点不高兴。”
姜芙轻嗤:“刘师长身边有警卫员,他自己又打了半辈子仗,还能照顾不了自己?”
连耀低咳一声:“刘大娘和王老师生活习惯不同,以前总有小摩擦,后来刘大娘主动去食堂帮忙,白天很少在家里待着,关系这才好了不少。”
想到王老师那熨得笔直的裤线,雪白的衣领,若有似无的一缕香气,以及刘大娘的一口黄牙,带泥儿的手指甲,沾满油渍的前襟儿,姜芙叹气:“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连耀摇摇头:“刘大娘连自己的铺盖都搬到食堂了,说大的小的都嫌弃她,再不回去住。这事儿把政委都给惊动了,亲自过去劝说。”
老太太还赶了一把时髦,离家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