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紫禁城,大政殿内。皇太极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没有来得及亲征,前锋济尔哈朗等人就是连吃败仗,这是金国开国以来就没有的事情。
如此危如累卵之局,实在不宜轻举妄动,亲征可以暂缓。
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大气不敢喘一口,空气中弥漫着压抑的气息。案几上,摆放着阿巴泰派人送来的奏报,上面详细记录了吴三桂私遣孙得功、张士彦劝降汉军、使者被擒、诛杀汉军及引发哗变的始末。另一个奏本是济尔哈朗的奏报,上面记录了自己死了两个亲侄子,也没有支援盖州成功的始末。
“蠢货!真是个蠢货!两个蠢猪!”皇太极猛地将奏报掷于地上,怒吼声震得殿内的梁柱嗡嗡作响,“汉军本是我大金的羽翼,是攻打明军的先锋,你却自断臂膀,酿成如此大祸!阿巴泰这个废物,朕留他何用!还有那济尔哈朗,本汗就是看中了他的谨慎小心,他却轻敌冒进,中了埋伏,失了盖州。那本汗就是亲征,还有什么用处?”
殿内百官吓得纷纷跪倒在地,无人敢应声。大贝勒代善小心翼翼地抬起头,说道:“大汗息怒。阿巴泰将军也是一时气急,才做出如此决断。如今当务之急,是尽快平息汉军哗变,稳定海城防线,否则明军趁机进攻,后果不堪设想。至于济尔哈朗那边,他也是没有想到崇祯皇帝会派出自己的嫡系吴三桂上阵,这才轻敌中了埋伏。”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代善说得有道理,如今辽东战局紧张,明军在盖州站稳脚跟,崇祯帝又带来了新式火炮、热气球等往日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利器,若是海城防线失守,接下来就是鞍山和辽阳了,明军便可与辽西的祖大寿部夹击大金,后果不堪设想。
“传朕旨意!”皇太极沉声下令,“即刻停止诛杀汉军,对剩余守军加以安抚。凡愿意继续归顺大金者,既往不咎,粮饷加倍;凡哗变者,若能主动投降,亦可不追究罪责。另外,派使者前往海城,斥责阿巴泰处置失当,让济尔哈朗令其即刻整顿军纪,收拢兵力,稳定防线。”
“遵旨!”一名内侍连忙躬身领命,转身快步走出大殿,即刻安排使者前往海城。
皇太极又看向兵部尚书刚林:“命你从盛京抽调两千八旗兵,火速驰援海城,协助阿巴泰镇压哗变汉军,加固防线。另外,密切关注盖州明军动向,若明军有进攻海城的迹象,即刻禀报。”
“臣遵旨!”刚林躬身领命。
百官纷纷起身,心中暗自松了口气。他们知道,皇太极虽然愤怒,但并未失去理智,及时采取了安抚与增援的措施,或许还能挽回局面。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时的海城,局势已经彻底失控。阿巴泰的诛杀令如同投入油锅的火星,点燃了汉军心中积压已久的怒火与不满,一场血腥的屠戮,让汉军对建奴彻底失去了信任。
海城以西的山林中,李友率领的哗变汉军正在休整。经过几日的激战,他们的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为不断有逃亡的汉军加入,增加到了一千五百余人。但粮草与弹药的短缺,成了他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大人,兄弟们已经两天没吃饱饭了,箭矢也所剩无几,再这样下去,恐怕坚持不了多久。”王小五捂着受伤的手臂,脸上满是忧虑。
李友眉头紧锁,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他派去联系孙得功、张士彦的人还没有回来,不知道能否与明军取得联系。“再等等,相信信使很快就会带来消息。”李友安慰道,“咱们现在只能节省粮草与弹药,坚守山林,等待援军。”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大人,山下有一队建奴,打着安抚的旗号,说是奉皇太极大汗的旨意,前来招降咱们。”
李友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招降?建奴杀了咱们那么多兄弟,现在想起来招降了?没门!”他转身对众人说道,“兄弟们,建奴的话不能信!他们是想趁机麻痹咱们,然后一举歼灭!传令下去,加强戒备,若建奴敢靠近,立刻开火!”
“是!”士兵们齐声应诺,纷纷拿起武器,警惕地盯着山下的方向。
山下,建奴使者带着几名随从,骑着马,朝着山林方向走来。使者手中高举着皇太极的圣旨,大声喊道:“山上的汉军兄弟们,大家都是弟兄,何必刀剑相向?我是奉大汗之命,前来安抚你们的!大汗已经下令,停止诛杀汉军,凡愿意归顺者,既往不咎,粮饷加倍!你们快下来投降吧,大汗会善待你们的!”
“善待我们?”李友站在山坡上,怒声回应,“建奴屠杀我汉军,骂我等尼堪的时候,怎么没想过善待我们?我们的亲人被你们杀害,我们的粮饷被你们克扣,现在一句‘既往不咎’,就想让我们投降?做梦!”
“兄弟,识时务者为俊杰。”使者继续劝降,“明军虽然收复了盖州,但势力薄弱,根本不是大金的对手。你们现在哗变,无异于以卵击石。只要你们投降,大汗保证你们的荣华富贵,比在明军那里强得多!”
“放屁!”王小五忍不住骂道,“明军崇祯皇帝是明君,我等本来就是汉人,自当给汉人的皇帝当兵,他给百姓分田免赋,给士兵发足额粮饷,比你们这些建奴强一万倍!我们就算战死,也绝不投降!”
使者见劝降无效,他没有想到这明朝的小皇帝会在这些汉军中,那么有地位,这才多长时间,他脸色变得阴沉起来:“既然你们执迷不悟,那就休怪大汗无情!等援军一到,定将你们全部剿灭!”说完,便带着随从,转身离去。
李友望着使者远去的背影,知道建奴就是假惺惺,骗降。心中更加坚定了投靠明军的决心。“兄弟们,建奴的安抚都是假的,他们只是在拖延时间,等待援军。”李友大声说道,“咱们必须尽快与明军取得联系,只有投靠明军,才有生路,才能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投靠明军!杀尽建奴!”士兵们齐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