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都是乡里乡亲的,大家都很熟悉,反倒是林珂和赵扶泠成了车厢上的“不速之客”。
前排的一个大妈转过身来,眼里释放着慈祥的笑意,打量着林珂和赵扶泠。
警觉的林珂倒是很快就注意到了这一道视线,但对方没有任何动作,所以他也只是用余光默默观察着。
“扶泠,那个阿婆你认识吗?从上车之后,她好像就一直在看着咱们。”林珂不动声色地说道。
“啊?”
“就在你的东北方向。”
“东北方向?”赵扶泠缓缓转过头去,微微侧眸,却直接对上了对方那毫不掩饰的目光。
她回忆了一番,发现并不认识这位老人。但对方的视线太过热情了,赵扶泠只好礼貌回以一个微笑。
看到赵扶泠的微笑,老婆婆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她往前凑了凑,声音有些沙哑,但透着一股亲切的热乎劲儿:“闺女,俺瞅你面善得很,你是谁家的娃呀?咋看着这么眼熟呢?”
赵扶泠有些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阿婆,我是赵家的......我爷爷叫赵明德,奶奶叫陈阿菊。”
“奥,你是老赵家的孙女啊......你爷爷走得早啊,奶奶呢?现在好吗?”老婆婆脸上明显有追思的意味。
“奶奶她前几年也去陪爷爷了。”
老婆婆脸上的热络瞬间凝固了,但那凝固只持续了一瞬,便化作一种了然于心的平静。
她靠回椅背,长长地“哦”了一声,语气里没有太多惊讶,反而带着一丝释然。
“是嘛......那也挺好。”老婆婆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阿菊嫂子也算是享了福,安安稳稳地老去了。”
“婆婆,您认识我爷爷奶奶吗?”
“谈不上很熟络,就只是认识。”她顿了顿,补偿道:“你爷爷奶奶都是好人啊。”
老婆婆自顾自地说了下去,像是在回忆一件与自己关系重大的往事,“就记得有一回,我家那口子从镇上回来,路上淋了雨,病得厉害。我正发愁呢,你奶奶路过,听说了,就回家抓了一把晒干的草药,告诉我怎么熬水给他喝,说是能发汗。后来人果然就好了。”
她说完,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不光是我家,村里人都说,她心善。东家长西家短的,谁家有点难处,她知道了,总要搭把手。也没见她图过什么,就是觉得该做就做了。”
老婆婆的叙述很平静,没有催人泪下的细节,也没有声泪俱下的感激,仅仅是在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赵扶泠静静地听着,心里五味杂陈。她想象中的奶奶,有时是模糊而遥远的。但通过老婆婆这平淡的讲述,那个形象却变得清晰起来。
“唉,好人呐。”老婆婆最后总结了一句,语气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感慨,“现在这样的人,不多了。”
她转回头,重新打量了一下赵扶泠,“你长得跟你奶奶有几分像。好好过日子,你奶奶在天上看着,也安心。”
“好,也祝您身体健康。”
“嗯。”老婆婆应了声,微微点头,但眉宇间却仍有堆叠的些许愁绪,“阿菊嫂原来已经走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