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虽对张清和有恩,且杨赤几次都提及此等恩情,张清和不得不还,但他也同时是镇南军副将。
如今落到这一步,张清和彻底还清了杨家的恩情,唯一对不住的便是镇南军。
牢中一番吵闹后终是停了下来,想必是没力气吵了。
牢墙隔壁屋里,宋九叫人送来笔墨,她要写信,又叫府卫召来信鸟,一副很着急的样子。
任家大哥带着裴小西还是赶来了西院,正好看到宋九在写信。
裴小西从山竹屋赶回来,得知这一切,心头愤恨,原本他想这一次回来便向嫂子辞行,他志不在朝堂,苦学医术多年,如今更是痴迷于医术,他想云游四方,精进自己的医术。
只是没想到就遇上了城中变动,才知兄长和嫂子的难处,他决定暂且留下,帮着兄嫂应付了眼前的困境。
任广田见三弟媳急着写信,忍不住问了一句:“三弟媳给谁写信?”
宋九的手停了停,决定还是将所有的事告诉家里人,于是问二哥什么时候回来?
算着时间也要回来了,老二送媳妇上船,该是回程了。
任广江是晌午时回来的,他送了媳妇上船后又去了一趟衙门,毕竟是在官场上的任广江,比家中大哥敏感多了,他从衙门里带来不少账目,也有金文鼎找到的一些关于杨家的证据,倒是可以直接给杨家定罪了。
一家人围在桌前,宋九将写好的四封信放在一旁晾干。
头一封信是送往燕北小团子手中的,第二封、第三封、第四封皆是送往京城。
不过时间上会有差别。
“我将设一战场,彻底解了两孩子的烦恼,瓦解世族门阀的权势,将权力交还给荣家,不再由那些世族门阀来左右我们。”
裴小西看向四封信,写给燕北的信以及京城小圆子的信是一样的,是将他们的整个计划告知,唯一不同的是,燕北需要派出一支军兵回京支援。
而京城小圆子,却是在接到他们的信后,想办法以江南赈灾等理由,带上亲信离开京都。
余下两封信分别是寄送给左相府和右相府。
但是右相府的信会先寄送到,左相府的会后到。
裴小西看着左相府和右相府的信,眼睛瞪大,这两封信送上,这两府之间当真能上当么?
宋九看出了裴小西的疑惑,点了点头,“在这些信送去之前,我得先审李楠,由他亲自写下一封信且利用他们的传信方式送到左相府的桌案,同时再附上这些舆图。”
这是刚才宋九照着她夫君给她的杨家祖地铁矿的舆图画下的,众人上前看时,发现那舆图上所有的机关方位全部标反了不说,还将地势也做了些改动。
杨家祖地除了地下铁矿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一条道通往海中一处孤岛,此岛虽然还没有去看过,但宋九猜测着杨家定在岛上有储备。
要说杨家败落得这么快,也怪杨赤在培养家主继承人时,并没有将这舆图之事告诉杨家大子,不然上次他们追到杨家矿场,不会将杨峰几人快速抓住,反而他们可以从地下通道逃往孤岛上,多年之后再现身,还能复仇。
就因为杨赤的小心翼翼,导致杨家二子,都没有用上祖宗的庇护。
不过这处孤岛的存在,却是能让左相府动容的,得到此地,进可攻退可守,还如此的隐秘,又有铁矿取之不尽,兵器充足。
所以宋九这个计谋定能得逞。
很快李楠被拖了上来问话。
李楠见到任家人,面露苦笑,尤其对上护国夫人与贤王,他已经不想再反抗。
这样怕死的读书人倒是好审,何况宋九还能听其心声分辨其真假。
任荣长只是对李楠略用了刑,此人便招了,他将与左相府通信的方式给交代了。
这倒是干脆。
宋九接着又问起他们来岭南的安排。
李楠眼眸微垂,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说道:“杀贤王、杀护国夫人,杀任家人。”
“就这些么?”
宋九的目光平静地看着他。
李楠眼皮子动了动,然后点头。
“湖州的兵马可有做安排?”
宋九这话一出口,李楠迅速抬眼,震惊的看着她,她竟然知道左相府的私军总营在湖州?
的确是小团子告诉宋九的,那会儿他们已经离开了燕北,而小团子得知此地却并没有出手,为着的就是在等时机。
然而这一次她家夫君在城郊与他们对上,发现了私兵,毕竟左相府的死士可没有这么多人。
“我来猜一猜,湖州虽为总营,到底是在北地,而左相府几次三番想要得到燕北军兵权,却总是受右相府阻碍,以及长公主借机在燕北军中得了威信,一时间也难以收编燕北军了。”
“于是便想到了镇南军,正好此时镇南军陶将军没了,军中无主,派了自己的亲信前来接掌,事后再将湖州总营的私军撤向南方。”
“来日起事,进可攻向北地,退可坚守南边,即使分庭而立,也有了根基,且这个主意还是你李楠用那三寸不烂之舌谏言。”
“只是没想到你在南郡,既没能控制住杨赤,又有死士不屈于你文人之下,使得你功亏一篑,事事未成。”
“你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便想得到杨家祖地的铁矿舆图准备回京领功,尤其是那地下通往的岛屿,更使你心生一计,将湖州总营的私军安排在此地,如此左相还是会重用于你,你将来还能得到私军统帅之职。”
一切都被护国夫人猜中了,就像有双眼睛看着他做下这一切似的,着实是可怕极了。
李楠的眼神里有惊惧。
宋九还在说着:“如今还有一条活路在你眼前,那便是亲自写一封我刚才猜测到的所有安排和计划,以你的口吻传入左相府,我送你一张舆图。”
那张假舆图送到了李楠的眼前,李楠终于什么都明白了。
贤王留着他不杀,护国夫人今日来审讯,最终就是为了这一步。
他若写下这封信,便是陷左相府于危难,左相看到他的信,又有这张像真的舆图送上,定会心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