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刮起风,下起雨。
三河城帅府正堂内,气氛凝重。
连敏公主一身玄色常服,坐于主位。
连敏公主秀眉微蹙,纤长的手指间夹着一封染着点点暗红、显然是快马加鞭送来的军报。
“砰!”连敏公主终于将那份军报重重拍在桌上,玉面含霜,凤目中寒光闪烁。
“殿下……”下首一位身着戎装、鬓角已见斑白的老将赵铁山,沉声开口,声音带着疲惫与沙哑,“张文渊的先头部队攻势极猛,装备精良,人数亦是我军边境守备的两倍有余……我军伤亡惨重……若不是凭借地利,恐怕……”
赵老将军没有说下去,但厅里每一个人都明白那未尽之语——防线已岌岌可危。
“盖伦!”连敏公主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名字,胸腔因愤怒而微微起伏。
那个弑父篡位的兄长,为了铲除妹妹,当真是不择手段!
河内郡是其母族根基,派出的张文渊更是其铁杆心腹,此番剿杀,志在必得。
“赵将军,依你之见,眼下该如何?”连敏公主强行压下翻腾的怒火,声音恢复了冷静。
赵铁山抱拳,神色凝重:“殿下,敌军锐气正盛,且后续主力未知。末将以为,当依托鹰嘴隘至落霞关一线险要地形,深沟高垒,固守待援,耗其锐气,待其师老兵疲,或等我三河城援军抵达,再图反击。”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也是目前看似最稳妥的策略。
“固守待援?”连敏公主缓缓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军事地图前,目光扫过那片代表着交战地带的区域,“赵将军,我军新败,士气低迷。鹰嘴隘守军还能坚守多久?三天?五天?若在此期间,军心溃散,险要亦不足恃!届时,张文渊大军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三河城,我等连回旋余地都将丧失!”
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众人心上。
正堂上一片沉默。
形势确实不容乐观。
连敏公主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旁边角落那个一直安静站着的庄小维身上。
在众人面前,庄小维的身份还是万汇货栈万老板。
“万老板,”连敏公主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你往来行商,见多识广,对此局势,有何看法?”
庄小维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殿下抬举小人了。军国大事,小人一介商贾,岂敢妄议?不过……”
庄小维话锋微转,目光似是不经意地瞥了一眼地图上的鹰嘴隘:“小人觉得,殿下所言极是。险关要隘,终究是死物,守住它们的,是活生生的人心士气。殿下若能亲临前线,让将士们知道,他们是在为谁而战,是在为何而守,那抵得上千军万马。”
庄小维这话说得平淡,却与连敏公主的想法不谋而合,甚至点出了连敏公主最看中的两个字——士气!
赵铁山闻言,眉头紧锁,立刻反对:“不可!殿下万金之躯,岂可亲涉险地?前线战况瞬息万变,流矢无眼,若有丝毫闪失……”
“赵将军,”连敏公主转过身,凤目之中是前所未有的决绝,“正因为前线危急,本宫才必须去!三济地区每一个将士,都是我的子民!如今强敌压境,我若安居帅府,何以面对浴血奋战的将士?何以凝聚三济人心?”
连敏公主顿了顿,声音斩钉截铁:“本宫意已决,即刻启程,亲赴鹰嘴隘!赵闯——”
“末将在!”亲卫统领赵闯回答。
连敏公主下令:“你即刻安排,点齐五百亲卫,要最精锐的,轻装简从,星夜出发!”
“是!”赵闯领命而去。
“殿下!”赵铁山还想再劝。
“老将军,不必多言!”连敏公主抬手打断,威仪尽显,“军情紧急,执行命令!”
赵铁山见公主心意已决,只得忧心忡忡地退下。
不久,大厅里的众将也纷纷领命而去,只剩下连敏公主和庄小维。
连敏公主走到庄小维面前,目光深邃地看着他:“万老板,此行凶险,你可愿随本宫同行?”
庄小维抱拳应诺:“殿下有命,小人自当追随。何况,殿下安危关乎三济存亡,小人虽不才,也愿尽心竭力,护得殿下周全!”
“好。”连敏公主不再多言,“你去准备一下,半个时辰后,府门外集合。”
“是。”
半个时辰后,雨停了。
帅府侧门,五百精锐亲卫已列队完毕,人人劲装轻甲,腰佩利刃,背负强弓,胯下皆是百里挑一的战马,肃杀之气弥漫。
连敏公主也已换上一身玄色软甲,外罩玄色披风,青丝束起,更显得英姿飒爽,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凝重。
庄小维依旧是一袭青衫,骑在一匹看起来颇为温顺的褐色骏马上,与周围杀气腾腾的亲卫格格不入,引得不少士兵投来好奇的目光。
连敏公主翻身上马,动作干净利落。
连敏公主环视了一眼整装待发的队伍,没有多余的废话,玉手一挥:“出发!”
马蹄声如闷雷般响起,五百骑如同离弦之箭,冲出三河城,沿着官道,向着烽火连天的边境方向,疾驰而去。
队伍沉默而快速地行进,耳边只有马蹄踏地的声响和呼啸的风声。
庄小维策马跟在连敏公主侧后方不远不近的位置,看似随意地观察着周围的环境,目光扫过道路两旁的山林、土丘。
连敏公主心中思绪纷杂:此去前线,吉凶未卜。张文渊用兵狠辣,绝非易与之辈。自己此举,究竟是能力挽狂澜,还是……
连敏公主不敢深想,只能将目光投向远方,强迫自己冷静。
第二天傍晚,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通过两天一夜的急行军,他们已经穿过相对平缓的地带,进入了山区。
行至一处名为“落马坡”的丘陵地带时,庄小维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庄小维轻轻一夹马腹,靠近连敏公主。
“殿下,”庄小维的声音不高,恰好能让连敏公主听见,“前方三里,左侧那片枯木林,以及右前方那个土坡后,有动静。人数不多,约二三十人,带着弓弩,气息隐匿,似是斥候或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