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CC读书 >  且隋 >   第298章 秘辛

大业十六年(公元620年),五月。

初夏的风,本该带着暖意和生机,但当它掠过渭水平原,吹向那座曾经辉煌无比的大兴城时,却只卷起了死亡与腐朽的气息。

持续了近两百多个日夜的人间惨剧,随着隋军主力如同钢铁洪流般正式开进城门,终于在这一刻,落下了它沉重而血腥的帷幕。

没有预想中困兽犹斗的惨烈巷战,也没有穷途末路者绝望的自毁式抵抗。

当全身覆盖着冷锻玄甲、头盔上红缨如血的隋军府兵精锐,迈着整齐划一、沉重而有力的步伐,踏过那早已失去象征意义、如今只是巨大缺口的金光门门洞时,一切都结束了。

不过,他们现在踏入的,并非又一座被征服的敌城,而是一个超出了他们所有战争经验的、巨大的人间炼狱。

目之所及,尽是断壁残垣。

曾经商铺林立、人流如织的朱雀大街,如今空旷得能听见风声呜咽。

碎裂的瓦砾间,随处可见散落的人畜骸骨,有些上面还残留着清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齿痕,无声地诉说着最后日子里那超越伦常的生存挣扎。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复杂而浓烈的恶臭——尸体高度腐败后的甜腻腥气、大火燎烧过后焦木的糊味、以及一种仿佛绝望本身已经物质化、浸透每一寸土地后散发出的、令人作呕的死寂味道。

零星的幸存者,如同被抽走了灵魂的躯壳,形如槁木,面色青灰,眼神空洞得没有一丝光彩。

他们大多蜷缩在尚能遮风挡雨的残垣断壁之下,对于入城的、武装到牙齿的帝国军队,他们连抬眼看一看的力气和兴趣都欠奉。

偶尔,有士兵试图上前询问或引导,换来的也只是麻木的沉默,或者几声意义不明的、野兽般的呜咽。

整座城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来自幽冥的巨手,粗暴地抽走了所有的生机、活力与属于人间的灵魂,只留下一个巨大、腐朽、散发着不祥气息的空壳,在初夏的阳光下静静地腐烂。

象征着恐怖统治巅峰的“米肉议会”,早已在最后的混乱中无声瓦解。

那块刻着《米肉宪章》、记录着人性如何一步步堕入深渊的石碑,依旧孤零零、冷冰冰地矗立在皇城前的广场上。

石碑表面,除了那些歪歪扭扭的文字,更布满了暗褐色的、已然干涸发黑的污迹。

那,是无数次“表决”和“处置”时飞溅的血液浸染而成。

如今,它真无声地、却又无比狰狞地诉说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超越了一切史书记载的恐怖。

参与其间的核心人物们,绝大多数已然彻底疯癫,只会念叨“鬼谷…一统…”。

如,遭受多重骨肉惨剧打击、又被洗脑的唐王李渊,“鬼渊”。

精神恍惚、时常对着空气自言自语、仿佛在与某个看不见的存在辩论的魏王李密,“鬼密”。

还有,眼神统一地带着诡异平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却又空洞无比的其他几王,汉王“鬼周”刘武周,郑王“鬼充”王世充,燕王“鬼艺”罗艺等。

就当身披奇怪“消防”服装的隋军先头部队有条不紊地控制各处要冲时,这些之前的名人闻达们,大多静静地、如同入定般坐在自己那同样残破不堪的府邸正堂之中。

他们没有试图反抗,甚至没有流露出任何诸如恐惧、愤怒或不甘的情绪,就像是完成了某种既定程序的木偶,平静地等待着最终的收场。

然后,依次被士兵们轻易而粗暴地剥旧衣、消毒、缴械、穿囚衣、戴上重枷、登记名册,再然后粗暴而轻易地推入临时设立的军营囚牢。

凌烟阁上,那位“绝食圣君”杨侗的遗体,依旧保持着令人惊异的不腐状态。

他枯瘦的身体,被幸存的老宦官用仅存的干净布匹包裹着,面容安详,甚至带着一丝解脱般的微笑,与城内的惨状形成了诡异而悲怆的对比。

发现此情况的白鹭寺外侯官及隋军前军军校一刻也不敢怠慢,立刻层层上报。

消息传到潼关大营,杨子灿沉默片刻,依旧遵守了之前的承诺,下达了明确的指令:

“前延兴伪帝杨侗,虽身陷逆乱,然能自绝明志,其情可悯。着即以公爵之礼,择城外寺庙妥善安置,不得扰其安宁,严禁任何宵小亵渎,等待朝廷旨意再行处置。”

这道命令,为这场整体黑暗的悲剧,增添了一抹难以定义的、带着神性光辉的悲悯色彩。

而那些在“量子崩溃”中彻底失忆、如同梦游般在废墟和尸体间茫然徘徊的士兵和民众,则被隋军有计划地逐一收容。

这些人,经过集中消毒、隔离观察后最终被集中在几个临时清理出的无人坊区内,提供最低限度的粥水,并由随军医官进行初步诊治和甄别,继续等待朝廷有司后续更详细的审查和安置。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成了这场崩溃最无声、却也最深刻的注脚。

城破当日,杨子灿并未如同寻常得胜大将那般,迫不及待地入城宣示主权。

他依旧稳坐于潼关大营的中军帐内,运筹帷幄,神色平静地处理着如同雪片般从大兴城内、从洛阳朝廷、从帝国四方飞来的军报、政令和各方势力的试探文书。

他的冷静,甚至可以说是冷漠,让一些渴望借此战功更进一步的部下感到些许不解,却也让如高安、罗士信、秦琼、程知节等年轻一代的核心将领更加敬畏。

杨子灿,穿越至今,早就跨过了成千上万生死京观的那道心理之坎。

直到数日之后,城内初步的清理和消杀工作完成,主要区域秩序基本稳定,瘟疫爆发的风险得到控制。

这一日,初夏的阳光,温暖而不强烈地照射在古老的长安城上空。

魏王杨子灿,在一千名最精锐的、隶属于他直辖的骁果卫护卫下,策马缓缓进入了这座他既熟悉又陌生得令人心寒的城市。

他没有前往那座象征着最高权力的皇宫,甚至没有去理会那些被扣押在囚笼中的昔日对手。

他的马队,径直来到了位于崇仁坊的魏王府旧址。

这里,曾是他作为大隋卫王在长安的居所,虽然经历战乱,门庭略显破败,围墙也有几处坍塌,但主体建筑大体完好。

他勒住马缰,抬头望着门楣上那块蒙着厚厚灰尘、字迹却依旧清晰的“魏王府”匾额,目光深邃如古井寒潭,无人能窥见他此刻内心深处那翻涌的思绪。

是目睹故园凋零的感慨?

是达成战略目标后的释然?

是面对几十万生灵涂炭的沉重?

抑或是,一种超越了简单善恶评判的、属于执棋者的冰冷觉悟?

“传令,”他低沉而清晰的声音打破了门口的寂静,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不容置疑的权威。

“其一,依照《大业律》及《刑部则例》,将所有擒获之逆首——李渊、李密、王世充、刘武周、罗艺及其核心党羽,分开关押,严加看管,详查其罪证,逐一造册,不得有误。”

“其家眷、族人,依律一体锁拿,清查产业,勿使一人漏网。”

“所有案犯、证物、口供,稍后一并妥善押赴东都洛阳,交由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会审,公开展示罪证,依律定罪,明正典刑!”

……

他的命令,条理清晰,措辞严谨,没有任何带有个人情感的宽宥或额外的严酷。

造反,是十恶不赦之首罪,是动摇国本的大逆。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情理可原的余地。

即便是他,权倾朝野的魏王、总领军政的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也绝无权越过帝国的法律程序,擅自判决这些人的生死。

维护律法的尊严和程序的正义,是彻底粉碎旧势力、建立新秩序最根本的基石。

任何出于私人恩怨或所谓“仁慈”的干预,都是对这场“除石”大业本身的背叛。

“其二,”他继续吩咐,语气转为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沉稳。

“即刻以六百里加急,上奏朝廷。”

“大兴城罹此百年未有之大难,宫室残破,民生凋敝,戾气积聚,鬼魅之说盛行,已失帝都之气运与体统。”

“臣杨子灿恳请陛下及朝廷诸公,依前议,将其宫室主要建筑、太庙、官署及历代重要古迹予以保留修缮,以为警戒后世之实物。”

“其余大量民宅废墟,当有计划拆除,疏通被淤塞之龙首、清明诸渠,广植松柏林木,涤荡污秽之气。”

“拟议将此城整体改建为‘华夏历史博物院’,收存陈列自周秦汉魏以至本朝之重要文物典章,详述历代兴衰之鉴,对天下士民开放。”

“为维持博物院日常维护、研究及扩充之资,可酌收费用,然需定立章程,惠而不费,使民有所观而有所得。”

紧跟其后的杜如晦连忙应诺,退下准备公文。

这道奏疏的核心内容,其实早已在东都洛阳的朝廷核心圈子里达成了共识。

大兴城(长安)作为政治中心的历史,随着杨隋正统的坚定东移和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已经正式宣告终结。

它将不再扮演权力枢纽的角色,而是转型为一个巨大的、露天的文化象征,一个警示后人的历史活化石,一个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入、在游览中反思历史的庞大博物院。

这,无疑是对旧时代势力及其盘踞的巢穴最彻底、也最具文化自信的告别方式。

是夜,魏王府书房。

胡图鲁率领的亲卫们,早已在外严密把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半步。

书房内,只点了一盏孤灯,昏黄的烛火在夜风中轻轻摇曳,在墙壁上投下杨子灿凝坐不动的、巨大的影子。

杨子灿,独自一人,从贴身的、以金线绣着暗纹的锦囊中,取出了一封以火漆密封、纸质已然微微泛黄脆化的密信。

他小心翼翼地用银刀裁开火漆,展开信纸。

上面的字迹并非寻常墨迹,而是用一种特殊的药水书写,唯有在烛火特定的摇曳角度下,才能隐约地显现出那似曾熟悉的、带着几分杨广特有语气的字迹。

但显然,字迹凌乱,毫无筋骨气韵,整篇文字就像一个苟延残喘但挣扎而为而又絮絮叨叨的老人。

这,是大行皇帝杨广,在生命最后时刻,在这座大兴城皇宫深处那间仅有数人知晓的旧观文殿密室里,于卧榻之上,颤抖着亲手交到他手中的东西。

“子灿儿……将来……夺回此城之时……可阅”,“如果……如果没有……那一天,就……就烧掉吧……”

杨广最后的话,仍然回荡在杨子灿的耳边,但杨广这位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皇帝却永远的走了。

信文,一以贯之,还是以广皇帝那种极其华丽而又工整的骈文开头。

话语,充满了杨广一生追求的文采与气势,仿佛要将一生的功过是非,都浓缩在这最后的文字之中:

“朕承天命,御极宇内,十有六载。夙兴夜寐,未尝或懈,欲使海内升平,仓廪充盈,四夷宾服,文教昌明,超迈前古,垂范后世……然,树欲静而风不止。开皇旧勋,关陇故气,山东豪右,江南余绪……盘根错节,勾连蔓引,犹如万千顽石塞川,壅滞国脉,使朕之政令不出宫闱,恩泽难以下达黎庶。彼等视国器为私产,以门第断贤路,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接着,笔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无比沉痛、锐利,甚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悲愤:

“卫王爽,朕之叔父,亦朕之肱骨,国之干城。性刚毅,能断大事,素与志同,欲革积弊,扫除沉疴,开万世之基。然,开皇八年,突厥犯边,王受帝命,帅师迎击,白道摧枯,大破之酋,斩虏数万……凯旋之际,三军欢腾,雄姿英发,何来暴疾?铁血雄将,何惧鬼殇?竟于府内,数夜之间,暴薨而逝!”

“朝野上下,皆云疾疫,然与帝知,叔素体健,寒冬袒臂搏熊,何来急症,竟至药石罔效?又言鬼怪,索命于床。此等怪诞,岂合情理?叔本英武,胆略过人。岂惧邪祟,自折锋芒?或有奸佞,暗布祸殃。阴谋诡计,疑叔冥殇。朕必穷究,彻查此殃。旧苟盘踞,惧王威猛,欲阻新政,以鸩毒王,以王之殇,警与先帝!”

“此者,‘除石计’始,亦旧之扑也!”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原始时代的崛起之路千年一瞬白发如月汉阙惊澜反清复华,成为日不落帝国从死囚到统帅大楚风云传悍卒!从壮丁开始逐鹿中原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中年废材的一百零八条穿越人生路科举:染布郎之子的状元之路这个逍遥侯明明超强却过分咸鱼大明熥仔古今倒卖爆赚万亿,缔造黄金帝国汉末许褚:开局坐断东南风起荆南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大秦:九皇子生崽成瘾,赵姬乐了明末:兵王太子的铁血中兴这些列强,欺朕太甚长安新火穿越大明,让大明屹立山巅无限兵源:古代战场的绝对掌控者历史奇人传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一品悍臣轮回井:渣男劫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多尔衮重生之铁血宫阙录三国之青龙镇世未知天命身陷天牢:我的弟弟们是千古一帝再续蜀汉的浪漫铁血西域:开局结果了噶尔丹乱匪开局,看我如何倒反天罡!沈少卿探案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我只做风流皇帝,天下美人皆归朕宋骑天下一人修真传带着八位嫂嫂流放本想混口饭,科举连中六元惊陛下八百铁骑,镇万界奇葩皇帝合集全家天生神力,我靠脑子科举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敕封一品公侯穿成农夫,从神箭手到大楚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