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兵团在田丰的洞察力之下,虽然没有同袁尚联络,但是依旧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给予不立刻投降的张任军以致命打击。文丑和田丰都是十分果断,因为他们是真正用臣子侍奉主公之心来看待战局。让他们这么果断的原因是,田丰担心袁尚会被张任伏击或者偷袭。
然而他们的战果其实也是筹算的一部分。袁尚派遣张翼四将率军一万五千人去剑阁招降张任,其实也对张任是军事压力和政治压力。刘璋已经投降,张任心中不想投降,必然会担心张翼四将的军队。若是他们的军队到了剑阁,张任再拒绝投降,那么肯定就是文丑兵团和张翼四将内外夹击剑阁的局面了。
因此与其这样,张任势必会先下手为强,半路伏击张翼四将的军队。然而也正是这个想法,落入了袁尚给他设立的思维陷阱,他想击杀张翼四将和他们的一万五千蜀军,就得带足够的军队,而且在半路截杀对方。
如此一来剑阁要塞的守军就减少很多,袁尚相信以田丰的敏锐和文丑的勇猛,必定察觉剑阁守军减少,而且一举攻破!
果然文丑和田丰没有让袁尚失望。文丑军团猛攻两日拿下剑阁,并且在张任回援之前就在半路截住并包围了张任!
这个真的没有办法,毕竟袁军数量远超张任,文丑有将近十五万兵力,张任从马跃涧率军而回只有三万蜀军,而且粮草还要依靠剑阁供应,总不能让军队饿肚子吧?于是乎剑阁一破,张任和他的军队就相当于被判了死刑!原本张任据守剑阁还有同袁尚谈判的一点筹码,但是剑阁一破,粮草一断,张任就是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了。
张任的军队被围困在剑阁南部的公子山,三万人被文丑的军团围困在山上,好在张任的军队还有粮食,而且公子山上有水源,所以张任暂时没有被全军覆灭。
文丑在围困张任军后,本想直接攻山,文丑有一百种办法把张任的军队歼灭,最直接的就是烧山!正值夏季,益州北部的山区个顶个的植物繁茂,文丑若是放火烧山,一层层的把砍掉的植物烧上去,保证公子山上的温度可以达到把水烧开的程度。不用打仗,这个温度和烟气就能把人弄死。
不过这个时候田丰却阻止了文丑的行动,文丑不解,问田丰为何要有明着的功劳不去拿。
田丰则告诉文丑,身为人臣,要以主公的意志为意志。如今张任已经是困在牢笼之中,袁军可以随时要他的性命。这个时候,作为臣子就不能直接去消灭张任,而应该看主公袁尚现在的想法和目的:是否要留张任的性命,是否可以通过张任在益州获取更大的利益,或者安抚益州的政局,等等。总之这个时候,臣子不能越俎代庖的去决定张任的命运。
之前攻打剑阁,作为臣子想着主公的安危,即便盲目攻打了剑阁,被主公责罚也是要攻打的,这是臣子的忠诚。但如今主公袁尚十分安全的在成都,之前张任伏击的都是蜀中的降将,所以这个事情就很值得玩味了。田丰对文丑说,很有可能这些投降的蜀军被派遣到剑阁就是主公袁尚让这些人做炮灰,从而拉扯张任的兵力而做的事情!主公的目的很有可能就是让剑阁的兵力空虚,以给我们攻打的机会!
文丑听闻后,点头称是,于是派人给成都的袁尚发消息,询问该如何处置张任的军队。
袁尚在成都很满意文丑和田丰的行动,一来果断攻打了剑阁,二来对张任的生死并没有自己拿主意,而是来询问自己。
袁尚回信二人,夸赞他二人与自己心有灵犀,臣主之间非常有默契。文丑和田丰攻打剑阁就是袁尚预见和希望看到的结果。
至于张任的性命,这等死硬分子,没有必要留他们的存在,袁尚要求文丑兵团立即全歼张任军队,带着张任的人头来成都领赏。之后十五万大军迅速南下,与袁尚兵团合力攻打南蛮的军队,彻底解决益州的安全和统一。
文丑和田丰接到回信,都很愉悦,文丑夸赞还是田丰老练沉稳,他的一系列判断都是正确的。
田丰则让文丑全力烧山,把张任部队歼灭在公子山!
凑巧和令人唏嘘的是,张任此时竟然从山上派遣了信使,主动提出了要投降袁军的请求。
文丑和田丰见到张任的使者后,都是哼哼冷笑,现在想投降,晚矣!早干嘛去了?如今主公下令歼灭,点名要张任的人头,谁也保不住张任了!田丰则圆滑的询问山中情况,原来张任的军队已经断粮一天了,之前携带的粮食,省吃俭用也只能挨到昨日!
田丰则让信使回去告知张任,让他们缴械投降,半日之后的黄昏时分,袁军会接受他们的投降。信使闻言十分高兴,立刻准备离开。而田丰还很贴心的让他带了几块大饼当做干粮充饥之后再回去山上给张任送信。
信使回去后,把文丑和田丰的回话告知了张任,张任和蜀军都十分高兴,坐等天黑投降,信使还贴心的把自己吃剩的大饼带给了张任,张任大快朵颐起来。
然而张任高兴的太早了,田丰无疑是用几张大饼就做了缓兵之计,诓骗了张任和蜀军。
这半日时间,袁军开始把周围山上的草木砍伐下来并且都运送到公子山下,随后准备为黄昏的烧山做准备。
到傍晚酉时,天边挂满绯红色的彩霞,公子山的黄昏晚景十分美丽,但对于文丑来说则是杀人作战的好时机!
张任率三万蜀军准备下山投降时,却遭遇袁军残酷的开始放火烧山!张任大怒,蜀军哀怨!他们决定索性同袁军拼了,来个鱼死网破。结果这支蜀军被狂暴的火势逼退,恐怖的山火自下往上的烧着,三万蜀军只能撤回山上!
公子山上的火势猛烈,熊熊烈焰吞噬着一切,烟雾弥漫在山间,让人无法呼吸。三万蜀军被困在火海之中,惨叫声不绝于耳,仿佛地狱的恐怖画面在他们眼前展开。
张任怒火中烧,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部下被火焰吞噬,心如刀绞。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决定与袁军拼个你死我活。但是火势愈发猛烈,让他们无法前进一步。
袁军残忍地放火烧山,毫不留情。他们站在山脚下,冷眼旁观着这场浩劫,仿佛在看一场残忍的表演。他们的笑声在火焰中显得格外刺耳。
山火蔓延至山巅,温度急剧上升,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火炉之中。很多蜀军被活活被高温热到脱水而窒息身亡,惨叫声响彻整个山谷。他们的衣服被火焰吞噬,皮肤被灼伤,惨不忍睹。
浓烟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无法看清前方。被呛得无法呼吸的蜀军四处乱窜,想要逃离这片地狱般的山谷。但是火势已经蔓延到了四周,他们再也找不到逃生的出口。而烟是有毒的!绝大多数蜀军都是因为呼吸有毒的烟尘而死掉的。
文丑烧山整整烧了两天两夜,从公子山的山脚下一路烧到山顶,十五万大军只需在山火之后的一片焦土中补刀个别还有口活气的蜀军。
两天两夜残酷的烧山,使得整个公子山被火焰吞噬,只留下一片焦土和残骸,没有一寸土地不是烧焦的!三万蜀军全部被活活烧死,在这场残忍的战斗中化为灰烬!
最终蜀军在山顶找到张任的尸体,很显然张任是自尽而亡的,没等火烧死自己就先行解决了自己的性命!
士兵们把张任的人头割下来送到文丑处,随后田丰一天也不休息,全军往成都行军,与袁尚本阵会合!
文丑兵团来到益州,加之带来了益州军队的军魂张任的首级,使得益州的军事格局完全改变!之前刘璋的投降其实并不能完全算是益州的投降,只有益州被去军事化以后,袁尚在此的统治才算是真正的安稳!
不然若是留着那么多蜀军和蜀军将领,袁尚始终是不安心不放心,而且益州如果一直保持这样的态势,谁敢保证后期没有当地将领去造反?拥兵自重这种事情纵观五千年的历史太多了。何况蜀中这些将领的人品都太差了。今天这么坑刘璋,明日就会这么背叛袁尚。
袁尚这次重新在成都再次召开庆功宴,此时的蜀军建制人数也在最近的战斗中大幅缩水,蜀军将领也都基本消灭了,当下的益州才是袁尚的益州。
这次的庆功宴的氛围袁尚就很喜欢了,就是袁军将领和谋士,带着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的蜀中官员们给袁尚歌功颂德。酒席上说的最多的,就是文丑和田丰!在袁尚的授意下,他们二人详细诉说怎么攻打剑阁,怎么歼灭张任的军队!蜀中官员们听后都老老实实的!上一次宴会他们还恭维张翼等人,如今张翼等人被张任伏击消灭,而在袁尚看来也不过是死了四个臭虫罢了。
这也让蜀中的官员们彻底明白,袁尚才是这里的主宰,乃至天下的主宰!从而开始抛弃不切实际的想法,开始踏踏实实的侍奉和效忠袁尚!
庆功宴之后,袁尚率领谋士和将领以及新收纳的蜀中谋士们开始讨论对南蛮的作战。
袁尚的作战意图非常明确,以现存的成都的蜀军作为正面进攻的部队,袁军本阵在蜀军之后进行作战,一旦蜀军打光了,袁军再补上,换言之是赤裸裸的以蜀军做炮灰。作战会议中的李严、庞羲等人不敢有任何异议,甚至连一点反对的态度和意见都没有。
而真正要南蛮军性命的则是文丑兵团,袁尚要文丑兵团奇袭绕后,切断南蛮的归路,在他们撤军的路线上多处设伏,彻底消灭南蛮军队。
目前孟获的军队虽然占领了建宁,云南,永昌三郡,但是主要兵力都是集结在建宁。这里的南蛮兵力有六万,而其他两郡只有各两万的兵力。孟获本人也率领大军在此,麾下的两支王牌军,藤甲兵和兽兵也都集结在此。
袁尚要求文丑军团,绕后建宁,一旦正面战场击败孟获,他逃亡的路线上就是文丑伏击他们的时刻。
待消灭孟获后,对于其它两郡也是相同的作战计划,袁军本阵正面进攻,文丑绕后截杀。总之就是让南蛮军队全部被歼灭在汉人区域,断不能放他们回南蛮领地之中!
这次的军事会议,君臣的思想十分统一,作战也布置的分工明确。袁尚此时已经是一位经验非常丰富的军事指挥官了。
接下来,对南蛮的作战开始了。
袁尚命令张合率领成都的三万蜀军攻打建宁,而且私下里,袁尚要求张合就是用添油战术,用人海战术逼迫这支蜀军攻城作战,不要怕牺牲,袁尚就是希望他们做炮灰。
张合自然明白主公的意图,就是用这支蜀军来当铺在城池之下的人肉梯子。
于是乎,残酷的攻城战开始了。
南蛮这边的首领是孟获,他的军师有两位,一位是他的弟弟孟尤,一位是迤西银冶洞二十一洞主的杨锋。战将方面,孟获的妻子祝融夫人,执掌藤甲兵的兀突骨,还有执掌兽兵的木鹿大王和朵思大王。
孟获这边面对袁军的进攻,也是提前开了会议。会议的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出城同袁军作战,还是坚守城池。
按照兀突骨和两位大王的意见,支持出城作战,因为藤甲兵和兽兵都更适合城外作战。加之之前同蜀军作战,南蛮军队作战可以说是摧枯拉朽,所以将领们都十分膨胀和自信,认为直接出城迎敌作战,正面击溃袁军即可。
不过作为军师的孟尤和杨锋则不主张这样作战,如今有了城池,应该据城以守,这样作战消耗会更少。
孟获长得五大三粗,如同熊罴一般,但是脑子还是灵光的。他并不知晓袁军的战斗力,不过袁军的此战的数量比之前的蜀军要多很多,所以他还是有些担心城外作战的。小心起见,孟获还是下令据城以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