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只有一本印刷精美的图册——樱花国美秀美术馆的藏品图录。而在这本图册的第 34 和 35 页,赫然印着的,正是那尊失踪已达五年之久的博兴蝉冠菩萨像!照片上的它,被精心陈列在光洁的展柜中,沐浴着柔和的灯光,仿佛从未经历过那场劫难。
然而,这光鲜的背后,是赤裸裸的挑衅和羞辱!
随图册附带的,还有三张纸:第一张,是一份 1938 年 7 月份《文物》杂志封面的复印件。这本杂志在战乱年代发行,上面可能早期刊登过关于青州地区佛像的零星信息。
第二张,是当期杂志内发布的青州地区考古简报的黑白照片。这暗示着窃贼或其背后指使者,对我国早期的考古文献有着深入的了解。
第三张,则更加直白——一张白纸上,用毛笔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国宝”!
当年,纽约时报的报道,《纽约时报》美术版长篇报道《被窃的中国文物在日本展出吗?》
这无疑是在提醒相关部门,多年前丢失的国宝,目前在樱花国。得知情况之后,文物部门立即启动紧急程序,通过外交和文物追索渠道,与樱花国方面以及美秀美术馆进行严正交涉。
接下来,就是开始了艰难的追索,追索过程异常艰难。美秀美术馆方面起初声称,该佛像是通过合法渠道,从国际艺术品市场购得,并出示了相关的购买文件,这些文件自然是伪造的,或者经过多层洗白,他们试图以善意取得为由,拒绝归还。
我方专家则拿出了确凿的证据链:包括详细的考古发掘报告、博兴博物馆的原始档案、佛像被盗前的清晰照片以及对其独特艺术特征的专业鉴定,铁证如山,证明美秀美术馆所藏佛像即为我国被盗赃物。
经过长达近两年的艰苦谈判、外交斡旋和法律博弈,在强大的证据和国际舆论压力下,2001 年 4 月,我方相关部门与樱花国美秀美术馆终于达成了一项特殊的协议:美秀美术馆承认华夏对蝉冠菩萨像的合法所有权,并同意将其归还华夏。
细节
但同样,美秀也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我国必须同意该佛像每五年以借展的形式,回到美秀美术馆展出一次,美其名曰文化交流,实则对方心有不甘,试图保留一丝关联。
这就是后来被一些圈内人诟病的文物不平等条约,但也体现了当时追索文物现实困境,华夏方面虽然同意了每五年回樱花国省亲一次的协议,但做不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尽管协议已经达成,但文物的实际回归,又经历了数年的准备和等待。直到 2008 年 1 月 9 日,在无数人期盼的目光中,这尊历经劫波、漂泊海外十四载的国宝——蝉冠菩萨像,终于跨越重洋,平安抵达首都国际机场,正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随后,它被安放在国家博物馆进行为期数月的特别展出,引发了空前的参观热潮。人们争相目睹这尊命运多舛的千年佛像,它的回归,被视为我国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一次重大胜利!之后,它才被护送回其出土地——鲁省,在更高安保级别的博物馆中得到永久的珍藏与展示。
陈阳从回忆中抽离思绪,看着眼前因为佛像失踪而忧心忡忡的苏老爷子,心中感慨万千。他现在还不能将如此详细的未来和盘托出,因为那样太过惊世骇俗。
但他可以确信,苏老爷子关于小鬼子在背后搞鬼的直觉,是绝对正确的。
苏老爷子继续说道:“佛像丢失之后,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专案组,进行了大规模的排查和搜捕。”
“我们苏家,以及鲁省其他一些有能量、有责任感的圈内人士,也动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和渠道,在黑白两道多方打探消息。”
他的眉头紧紧皱起,仿佛遇到了极大的难题:“但是,这伙窃贼非常专业,手段高明,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线索。案子一度陷入了僵局。”
“直到后来,大概过了大半年,我们才隐隐约约得到一条模糊的线报……”
苏老爷子顿了顿,语气带着不确定:“有人说,曾经在沪上的某个隐秘的私人交易场合,似乎见过一尊类似的石佛像出现,但只是惊鸿一瞥,无法确认。”
“而且线报称,那尊佛像好像很快就被一位神秘的米国收藏家买走了,可能已经流失出境了。”他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脸上写满了无奈和愤懑:“这条线索虚无缥缈,难以追查,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两年来,这尊蝉冠菩萨像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无音讯。”
听着苏老爷子的讲述,陈阳心中却是波澜起伏。作为重生者,他清楚地知道这尊蝉冠菩萨像后续那更加曲折、也最终迎来光明的命运!苏老爷子得到的所谓“米国人买走”的线报,根本就是烟雾弹,是那伙窃贼及其背后黑手故意释放出来,扰乱视听的假消息!
真正的真相是:这尊蝉冠菩萨像,确实被一个专业的文物盗窃团伙偷走了。但这个团伙的背后金主和最终买家,根本不是什么米国人,而是小鬼子!
佛像被盗后,并没有立即流出境外,而是在国内经过了几次隐蔽的转手,最终通过走私渠道,被秘密运往了樱花国。
苏老爷子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脸上写满了无力感:“……这条关于沪上和米国人的线索虚无缥缈,难以追查,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
“两年来,这尊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蝉冠菩萨像,就如同石沉大海,再无半点确切的音讯。每每思及此事,我都感到痛心疾首!这是我们鲁省的损失,更是国家文化的损失!”
他看着陈阳,眼神凝重:“我之所以提起这桩旧案,是因为我通过一些特殊的渠道,隐约察觉到,在佛像失窃案的背后,似乎活跃着一股来自境外的阴影。”
“结合他们作案的手法、对目标的选择以及对后续销赃渠道的掌控,我越来越怀疑,这伙人……很可能就是小鬼子!”
“因为通过目前的线索来看,他们有一套非常成熟和隐蔽的网络,”苏老爷子继续说道,“专门瞄准我们那些保管可能不那么完善、但又极具价值的文物下手。”
“博兴博物馆的安保在当时看来或许尚可,但在真正的专业大盗面前,恐怕还是存在漏洞。而这尊蝉冠菩萨像,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蝉冠’的稀有性,早就被某些有心人记录在册了。”
陈阳心中暗暗点头,苏老爷子的判断非常准确。他忍不住开口,将自己所知的部分“未来”以一种推测的口吻说了出来,既是为了印证苏老爷子的猜测,也是为了给这位忧心忡忡的老人一点希望:“苏老,您的怀疑,很可能就是真相。”
陈阳语气沉稳,目光坚定,“据我所知,这类针对重要文物的盗窃,尤其是这种几乎不留痕迹的专业手法,背后往往有国际文物犯罪集团的影子。小鬼子……确实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支。”
他稍微透露了一些信息:“而且,像蝉冠菩萨像这样独一无二的国宝,一旦被盗,绝不会轻易在普通的黑市出现,更不太可能被一个莫名其妙的‘米国人’快速买走。”
“这更像是故意释放的烟雾弹,目的是扰乱调查视线,为文物真正的地下转移和‘洗白’争取时间。”
苏老爷子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显然陈阳的分析与他的某些隐秘猜测不谋而合。苏老爷子根据自己的调查和判断,继续说道:“嗯,你说的对,陈小友。”
“我之所以跟你说起博兴佛像的旧案,就是想告诉你,现在通过种种迹象表明,在泉城,乃至整个鲁省境内,确实潜伏着一伙小鬼子的文物贩子!”他的语气无比肯定。
“这伙人,比当年的中村正雄更加狡猾,行事更加隐秘。”苏老爷子眉头紧锁,分析道,“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明目张胆地抢夺,而是采取了更‘高级’的手段。”
“他们可能会伪装成合法的古董商人、收藏家,或者利用一些被蒙蔽、被收买的国内代理人,通过设局、挑拨、制造混乱等方式,来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这次,”苏老爷子目光灼灼地看向陈阳,“先是有人在古林省设局,让你和雅琴互相误会,结下梁子。”
“紧接着,你刚到泉城,韩宅密道发现宝藏的消息就迅速走漏,引得各方关注。然后苏雅琴去找你麻烦,失败后,又有人撺掇王航去机场拦你的货……这一环扣一环,节奏紧密,目的就是要让你在泉城寸步难行,让你无法顺利带走这批文物!”
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最终的判断:“我怀疑,这伙隐藏在暗处的小鬼子,他们的目标,恐怕不仅仅是你从韩宅密道里发现的这些金银和青铜器。”
“他们更想要的,或许是借此机会,彻底搅乱泉城的古董圈水,让他们能够趁乱摸鱼,寻找机会,对像当年蝉冠菩萨像那样的,其他可能疏于防范的珍贵文物下手!”
“只不过,”苏老爷子无奈地摇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甘,“这伙人隐藏得太深了,他们的组织架构、核心成员、具体计划,我目前……还了解其他情况。只知道他们像隐藏在黑暗中的毒蛇,随时可能发动致命一击。”
陈阳听完苏老爷子这番抽丝剥茧的分析,背后不禁冒起一股寒气。如果真如苏老爷子所说,那他现在面临的,就不仅仅是苏雅琴或者王航的刁难,而是一个隐藏在暗处、手段阴狠、目标明确的境外文物犯罪团伙!
“苏老,多谢您提醒!”陈阳霍然起身,微微一笑,“只不过,机场那边有一出好戏,我怕要是去晚了,恐怕就看不到了!”
苏老爷子本来一脸严肃,听到陈阳这么说,又看看他嬉皮笑脸的样子,就知道这小子指定又耍什么小心眼了,随后笑了一下,“行啊!”
苏老爷子伸了伸胳膊,“我也好久没看戏了,既然今天有好戏,我怎么能错过!”
“走,陈小友,带我老头子看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