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人虚伪得要死,还说什么朝瑰是我最小的妹妹,说这话你自己就不恶心吗?】
【自己为了娶柔则得罪了所有武将,结果要打仗的时候没有人用了,不得不给年羹尧卖身,结果又要忌惮人家,真是恶心!】
【连准格尔这样的小部落都要害怕,人家提什么要求就算什么要求,恨不得巴巴送女人过去,真是丢脸,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还不如早点去死让位】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重重的把头给低下去,不去看神明对皇上的谩骂。
皇上被气得浑身发抖,这些字懂什么?!
朝政哪里是他们懂的!
打仗从来都不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开始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又不是打仗就一定能打赢,是要死很多人的,那都是他的子民,花的也是国库。
能用一个女子就摆平的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
而且这些字说的根本就不对,什么叫做公主是以天下奉养,天子也是天下奉养,天子也可和亲,简直就是荒唐!
难道说他这个做皇帝的只知道享乐不知道付出吗?
难道在战场上的就是女子不成?那些战死的可都是男子!
就连宗室也不能避免。
所以他们不是坐享其成,而是真的有所付出!
皇上努力控制着自己被气得不行的身子,那些字还在快速的出现。
【我赌他就算看到我们骂他了,还是会厚着脸皮装作没看到,然后虚伪的等别人说出嫁自己的妹妹朝瑰,接着装作不舍的说“那可是我最小的妹妹啊~”】
【楼上的,你就不能说点大家不知道的】
【大胖橘就是这么没有骨气的人,早起因为年羹尧卖身给华妃,后面又一直卖身,明明也是大国,却连准葛尔这样的小部落都害怕,一直都在骚扰你们,把他们给灭了都做不到吗?】
【要我说,人家将士都是专业打仗的,奈何一个不会打仗的皇帝要在后面瞎指挥,硬生生毁了战局,原本早就该赢的】
【喂!骂人归骂人,不要说正史啊】
【难道正史就很好吗?】
弹幕再次吵了起来,因为歪楼讲述的话题都变了,这总算让皇上松了口气。
不继续骂自己就行。
只是那些字都在让自己打仗,不要嫁公主,虽然说这些字神鬼莫辨,但似乎真的通晓未来,这是在告诉自己,应该怎么做才正确吗?
别看皇上总说着什么鬼神之说不过是虚妄,但他本人是最相信鬼神的,从弹幕出现的第一天,他就认为这些是对他真龙天子的奖励。
当然,后面知道大家都能看到之后心情就变差了,这样的东西怎么能人人都看到,应该只有天子才能看才对。
但被预警或者说是预言过几次之后,皇上就彻底相信了这些话,觉得按照那样做很有好处。
“和亲的事情暂定,朕会和大臣重新商议。”
其实他心中现在已经偏向打战了,这可是神明给自己的指引。
【咦?没有想到我们真的能说动大胖橘】
【天啊!我们是拯救了朝瑰吗?】
【大胖橘,我承认你终于做了一件人事】
【其实现在看看,大胖橘也不是没有什么可取的点,我已经有点认可你了】
后面几句都是在夸赞的话,皇上忍不住嘴角上扬。
身在皇家,他哪里听过这么直白的夸奖,直接把他夸得身心舒畅,一下子就忘记了在这之前自己还被骂的狗血淋头。
而一众发弹幕的人也发现了,皇上实在好哄,想让对方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只要不停的夸对方,对方心情好了就顺毛捋,这样基本就能做到了。
大臣们完全没有想到皇上还会改变主意,想着不和亲去打仗。
不过武将们也不是没有人。
之前皇上重视年羹尧,年羹尧确实也是打仗的奇才,其他人被压制得没有反抗的能力,根本就出不了头。
但后来年羹尧屡战屡败,宫中华妃就去世,年羹尧悲痛诱导旧疾复发,已经渐渐退出了朝政,更是不带兵了。
现在其他的武将终于有展现自己的机会了。
看着踊跃报名的武将,皇上这才惊觉,原来大家都是同意应战的,并不是自己所想的想要和亲换和平。
既然这样,那就战!
朝瑰公主不用和亲了!
这可是一个大好消息!
朝瑰公主的生母只是一个贵人,并不得宠,所以没有什么势力,得知朝瑰逃过和亲,连忙让人打听是谁帮她们母女说的话。
不过那可都是骂皇上的话,看到的妃嫔自然不敢乱说,送礼送到了敬妃这里,她隐约的暗示对方,是神明帮助,母女回去之后吃斋念佛,成为了神明最虔诚的信徒。
皇上决定打仗之后心里总是忧心,觉得自己被蛊惑了,但又觉得打仗才是对的,整个人十分犹豫。
好在武将们争气,前朝一个接一个的捷报传来,也让皇上把肚子放心里了。
皇上心情好,后宫众人又仿佛活了过来。
就在这个时候,富察贵人生下了皇上的最后一个孩子,是一个皇子。
皇上龙颜大悦,大赦天下,富察贵人成为了吉嫔。
这个孩子成为皇上最后的希望,他一定要好好教导。
而在皇上高兴的时候,弹幕再次出现。
哪怕其他人都很好奇这次会说些什么,但在皇上的扫视一圈的目光中,还是低下了头。
皇上满意的自己一个人观看。
【这次富察贵人总算是生下孩子了,这个孩子在很多同人文里都生不下来呢】
【大胖橘,你可要好好教这个孩子,不要像隔壁那个赘婿一样,连一个破落家族的皇后都害怕,还要给自己皇后行礼的】
【我说,你不要只看着活着的孩子,那些死去了的呢?就当没有存在过吗?你但凡给弘晖一个追封,宜修也不至于那么发疯啊】
皇上笑容一僵,他也顺着回忆想到了弘晖。
那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一个儿子,他怎么可能会忘记。
只是后面有了柔则,自己心中有了偏爱,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那时候他甚至共情了自己的皇玛法,把柔则肚子里的孩子当做了他的“第一子”。
后面弘晖去世,柔则却迎来有孕的消息,他实在是分不出更多的心神给弘晖了。
现在想想,确实很遗憾。
“追封朕之第一子弘晖为孝德太子。”
旨意传进景仁宫,宜修抱着圣旨大哭。
她求了一辈子终于还是求到了。
之后宜修没有再发疯,而是每天吃斋念佛,不问宫中任何事情。
后宫继续恢复平静,除了甄嬛之外,没有人想要搞事,甚至连被封为吉嫔的富察贵人想要搞事,都被皇上死死压下去了。
甄嬛想搞事倒不是为了争宠,而是为了沈眉庄。
她如今已经进宫三年多了,但却从未见过皇上一面,而且没有侍寝之前连给皇后请安的资格都没有,她更是甚少出去。
原本她已经认命了,觉得就这样一在宫中就这样平稳的过一生也很不错了,只不过是没有宠爱,但能活的,敬妃管理后宫自己也饿没有缺衣少食的。
但眉姐姐因为假孕被禁足了。
她和眉姐姐一起长大,很清楚眉姐姐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做出假孕争宠这样的事情的。
现在眉姐姐出不来,自己也进不去,她必须求得皇上,只有皇上能有这样的权力救眉姐姐。
可皇上根本就不管她,哪怕甄嬛用尽一切争宠的手段,皇上都没有多看甄嬛一眼,他现在正陷入夸夸的快乐当中。
自从弹幕发现大胖橘顺毛捋的性格之后,只要能出现,就会提自己的要求,然后顺毛捋。
大家终于发现了看甄嬛传最大的好处,他们可以通过给大胖橘夸夸然后让大胖橘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大家一起玩养成游戏,养着吉嫔的孩子长大,或许这样就可以避免那段丧权辱国的历史。
甄嬛一直都在努力救沈眉庄,反而是让全后宫的人一起看她笑话,毕竟大家没有宠可以争,闲着也是闲着,倒是觉得很有趣。
而沈眉庄虽然被禁足,但敬妃不会为难她,日子过得还算不错,甚至还有温实初时常来请平安脉,两人眼神含情脉脉。
相信这两人过不了多久就能修成正果了。
再加上皇上早就把沈眉庄给忘记了,就算两人在一起,皇上也是发现不了的。
没有了年羹尧,敦亲王就算再不服皇上也没有想着去造反,毕竟他的女儿还好好的,没有被封为公主,他没有必要一定要造反。
果郡王没有能见过甄嬛,倒没有对她一见倾心,一直都在宫外被养成闲王,不过自从皇上被夸夸弹幕迷了眼之后,腰也不疼了,腿也不酸了,看到果郡王也不嫉妒了,根本就没把对方当回事。
等果郡王年纪到了就直接下旨给他和孟静娴赐婚,之后果郡王倒是把叶澜依和江采苹都收为了格格,待在王府里安安生生的生下了好多孩子。
而皇上也被弹幕夸得找不到北,弹幕虽然还会有个别人在骂他,但随着大胖橘做的人事越来越多之后,夸赞的声音也更多了。
皇上高兴得胡子都更加翘了,因为库银空虚,但这些人更希望皇上去打仗,皇上就直接哭穷,弹幕开始教导皇上怎么赚钱。
只不过弹幕出现很随机,而且因为关键剧情已经彻底消失了,所以弹幕出现的机会更少了。
所以皇上很珍惜每次的机会,努力学习怎么赚钱,倒还真的赚到不少,打仗也更加的有底气了。
在弹幕的指导下,皇上做的越来越好,打仗也一直都是胜仗,皇上终于是感受到了不需要卖身就能取得胜利的快乐。
原来皇上是这样做的啊!
吉嫔所生的孩子也被教导得极好,有富察家的托举,还有皇上的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太子。
太后重病之后被送到了圆明园休养,皇上还把老十四给接了回来让他陪着太后。
现在的已经经过神仙的教导,早就是合格的皇上了,老十四根本不足为惧。
而宫中皇后常年礼佛,虽然闭宫不出,但看着精神十分不错。
敬妃虽然没有胧月可以抚养,但有宫权,经常和姐妹们一起看戏,日子过得美滋滋的。
沈眉庄虽然一辈子都没有出来,但总算是和温实初和和美美的在一起了,因为温实初是太医,所以一直很注重避孕,两人虽然没有孩子,但一直都有爱情。
甄嬛倒是真的一辈子都没有侍寝,她从一开始的期待变成了后面的心如死灰。
虽然一开始为了眉姐姐想要争宠,但后来失败了却发现温实初和眉姐姐的私情。
她心中十分震惊,只不过时间久了又觉得这还挺好,总算眉姐姐不是孤零零一个人被禁足,还有温实初给眉姐姐安慰。
甚至有时候甄嬛还会扮做温实初的药童跟着一起去看眉姐姐,三个人把日子过得很好。
当然,午夜梦回之中,甄嬛还是偶尔会想起决定自己一生的弹幕,上面说自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会成为太后。
她还是会有些恍惚自己失去了那样的生活,从太后变成了一辈子都没有侍寝的太妃。
但现在的安稳生活又让甄嬛心里觉得满足,或许这样过一辈子也是不错的,总比勾心斗角最后成为太后,身边没有一个人好太多了。
想到这里甄嬛淡然一笑,看着不远处的眉姐姐,还有旁边的温实初,自己身边永远不离开的流朱,只觉得很是幸福。
浣碧早年间自己就去求了管理后宫的敬妃嫁出去了,嫁给了一个年轻有为的侍卫,日子过得很美满,听说这几天又生了一个孩子。
而远在西北的年世兰,现在孩子都已经长大了,快到能成亲的时候了。
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孩子,不用吃酸黄瓜吃到吐,也不用每夜的等待,更不用担心有人和自己抢丈夫。
宫中的端妃活得十分长久,只是夜半三更都能听到她痛苦的哀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