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长,江一鸣虽然年轻,但他已在多个关键岗位历练多年,在义阳市工作的时候,就以市长的身份全面主持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义阳市也是在他的手上实现了快速发展,正是有他打下的基础,今年的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二,充分证明了他驾驭全局和推动发展的能力。后来调任临江市,只是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扭转了临江市经济停滞不前的局面,Gdp增速位列全省第一。这些成绩足以说明他的能力与担当。至于年龄,我觉得不应该成为限制优秀干部成长的桎梏。改革攻坚期更需要有锐气、有闯劲的领路人,年轻不是劣势,而是敢为人先的优势。江一鸣同志正处在干事创业的黄金年龄,精力充沛、思维敏锐、勇于创新,这正是推动江城破局突围最宝贵的品质。历史不会等待观望者,机遇偏爱奋进者。用人之道,在于因事择人、以绩取人,唯此方能激荡改革春潮,不负时代重托。请龙部长综合考虑江城市的紧迫形势和长远发展,我恳请组织从全局出发,破除论资排辈的惯性思维,大胆启用江一鸣同志。”
龙部长合上材料,沉吟片刻后,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个人倾向于支持你的建议。江一鸣同志的实绩确实突出,也符合我们选拔干部‘重实干、看实绩’的导向。我这边会推动这件事,你先回去,把东江省的干部考察工作做扎实,听取其他省委常委的意见,毕竟江一鸣太过年轻,提拔他本就有一定阻力,需凝聚更大共识。你继续深入了解各方反映,尤其要听取老同志和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把推荐理由做实做细。”
“当然,如果能够再争取个别领导的支持,就更好了。”
“好,谢谢龙部长的提醒和支持,我会继续做工作的,也一定把考察工作做深做细,确保程序严谨、论证充分、推荐有力。不会给组织添麻烦,更不会辜负部长的信任。”
杜家乐随后告别了龙部长。
龙部长是中组部主抓日常工作的常务副部长,有他支持,这件事就有了关键性的突破口。
不过,这些力度还不够,随即他又去找了陈副总,把东江省面临的问题,以及想争取江一鸣同志担任江城市市长的考虑作了详细汇报。
原本杜家乐以为陈副总听完后会详细询问江一鸣的情况,甚至会保留意见,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陈副总直接点头道:“这件事我知道了,我会跟中组部那边打招呼的。”
“您对江一鸣有所了解?”
杜家乐有些意外的询问道。
毕竟他连江一鸣的简介材料都没有来得及递过去,陈副总就同意了他的建议,这让他颇感意外。
“江一鸣我见过几次,上次去你们东江省调研时,还去了他主抓的义阳市现场考察,义阳市在他的带领下,产业转型成效显着,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无纺布产业发展实现了从传统加工向高端制造的跨越,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生态。”
陈副总说道:“你选择推荐江一鸣任江城市市长,我觉得是个很有远见的考虑。江城市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需要既有战略眼光又能狠抓落实的干部。江一鸣同志敢闯敢试、善作善成,正是合适人选。你继续稳步推进程序,注意统筹各方意见,尤其要注重听取一线声音,把推荐基础打得更牢。时机成熟时,我会在相关场合进一步表达支持意见。”
“好,谢谢您的支持与关心,我会严格按照您和龙部长的指示,进一步完善考察材料,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每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杜家乐没想到江一鸣还和陈副总有过这层渊源,心中不禁一喜。这无疑为江一鸣的提拔增添了重要砝码。
随后,杜家乐返回东江省,并把江一鸣叫到了办公室。
“一鸣,你是否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过,想向组织推荐你到更重要的岗位上?”
“书记的话我都铭记在心,更别说这么重要的话了。”
江一鸣笑道:“书记真的准备提拔我了?”
随着他和杜家乐接触,两人的关系也变得愈发熟络而默契,所以江一鸣说话的时候,并不像过去那样拘谨,语气中带着几分轻松与期待。
“当然。这次你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临江市的发展有目共睹,提拔你到更重要的岗位上是众望所归,也是组织对你能力的认可。”
杜家乐说道:“你自己有没有想过想去哪个岗位?”
“我一切听从组织安排,书记安排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江一鸣的态度还是很端正的。
“行,那就去江城市吧,那里正需要你这样有拼劲、有思路的干部去打开新局面。”
“啥?书记,我没有听错吧?您让我去江城市任职?”
江一鸣连忙苦着脸道:“书记,能不能换个位置?”
“你小子刚才还说一切听从组织安排,怎么现在就反悔了?”
杜家乐说道:“江城可是省会城市,多少人梦寐以求想到江城担任市长一职都没有机会,你倒好,还推三阻四?之前我还以为你小子最有冲劲,没想到关键时刻掉链子。”
“书记,不是我推脱,而是江城市情况复杂。我怕辜负了您的厚望,不能完成您交给我的重任。”
江一鸣说道。
“别给我扯那些没用的,我还不了解你,你可不是怕困难的人。我相信你对自己也有信心,你之所以犹豫,是不是担心和雷亮起冲突?”
“书记,您既然知道我和雷书记有工作上的分歧,何必再把我放到江城这个风口浪尖上呢,到时候我们的矛盾只会更加激化,不利于工作开展,也不利于班子团结啊。”
江一鸣苦笑道:“到时候我是把精力放在与雷书记斗智斗勇上,还是放在推动江城发展上呢。再说,他又是省委副书记,我想打开局面,难度不是一般的大。不是我不愿意接手这个工作,而是我担心这样的人事安排会让工作陷入被动。”
杜家乐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目光却如炬般盯着江一鸣:“正因为你和雷亮有分歧,我才更要派你去。”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不容置疑道:“一把手太强势的地方,容易形成‘独立王国’。我需要你在江城立住脚,不是去当和事佬,而是去打破僵局、激活班子。组织派你去,不是让你回避矛盾,而是直面问题。你要做的,是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推动正确的事落地。”
杜家乐放下茶杯,语气坚定道:“我不怕你们有分歧,只怕没人敢提不同意见。你在临江敢于担当,这股劲别丢了。省会城市更需要讲政治、敢碰硬、能实干的干部去,你就按你的思路干,出了问题,我兜着!”
“好了,这事就定了,你回去好好准备,把手里的事慢慢开始交接,等这边定下来后,你就走马上任。”
“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虽然到江城市工作会有难度和压力,但越是艰险越能磨砺担当。如果你能在这种情况下打开局面,你的成长空间就不可限量。再说,把你放到江城,组织和我都承担着一定的压力,毕竟你太过年轻,本就有一定的争议,如果你不能把工作做好,就是我看走眼了,说明我用人失察。所以,我今天把话放在这,一旦这件事定下来,你就必须全力以赴,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杜家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江一鸣自然不好再推辞,他郑重的点头道:“感谢书记的信任和栽培,如果我真的去了江城市,一定不负重托,不畏挑战,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绝不辜负您和组织的期望!”
“好,我就喜欢你这股不服输的劲头!”
杜家乐笑道:“你回去工作吧,我还要和几位同志做工作,把他们思想给统一了。”
“书记费心了。”
江一鸣起身离开。
他走出省委大楼,冬日的寒风扑面而来,卷起地上的枯叶在空中打旋。他紧了紧大衣领口,脚步却格外沉稳。
他知道,杜家乐这次把自己推到江城市市长的岗位上,绝对不是那么轻松地事情,先要说服上面,还要统一省里的几位常委思想,更要在人事安排上顶住压力。
毕竟自己太过年轻,一旦提拔,就备受质疑。
更何况,李玄章和雷亮都不会同意自己去江城任职。
江城是李玄章工作过的地方,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施政理念得以延续,他之前定下来的规划与人事布局不会轻易改变。甚至有些工作做的不到位的,他也可以让他安排的人去补救和遮掩。
倘若江一鸣去,势必会打破既有格局,触动既得利益。
毕竟他是见识到了江一鸣的工作作风和个性,在省委书记缺席,而他主持全面工作的情况下,这小子都敢阳奉阴违,不按照他的思路行事,到了江城就更不会按照他制定的规划推进了。
所以,李玄章必然全力阻挠。
而雷亮更不用说了,李玄章只是可能反对他去江城,雷亮则是全面反对他提拔。
他一直把自己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任何可能让他上位的机会他都会竭力打压。
所以,杜家乐把他推到江城市的位置上,无疑是在逆水行舟,压力巨大。
一旦他没有把工作做好,不仅自己会受到影响,杜家乐的威信也将受到动摇。
江一鸣清楚的明白这一点,所以一旦他真的去江城市工作,就要背水一战,没有退路可言。唯有以实绩破质疑,以担当赢支持。
另一边,杜家乐把李玄章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玄章省长,把你请过来,是想和你沟通江城市人事的事情。”
杜家乐说道:“今年江城市的发展不够理想,经济增速放缓,我想你和我一样,恐怕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甚至难以入眠。说实话,江城市的问题让我彻夜难安。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江城如今却步履蹒跚,严重影响了我省的整体发展态势。这次全国排名,恐怕我省要下滑不少。江城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刻。”
“所以,要对江城领导班子动手术,换将提能,刻不容缓。”
李玄章对杜家乐提出对江城市领导班子动手术并不感到意外,江城市这次的发展确实不尽如人意。
“家乐书记,您打算如何调整?”
李玄章询问道。
“调整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提拔江一鸣同志担任江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杜家乐说道:“江一鸣同志年轻有为,思路清晰,敢于担当,曾在多个岗位上展现出较强的统筹能力和改革魄力。义阳市就不说了,今年表现的这么好,除了未超书记治理有方外,江一鸣同志的贡献也不可忽视。而临江市的转型突破,更是他一手推动的成果。他在复杂局面下仍能打开新局面,这正是当前江城最需要的能力。我坚信,由他主政江城,定能扭转颓势,重振全省发展龙头地位。当然,这一安排还需你大力支持,尤其在经济工作衔接上,更需省政府配合。我们一起为全省大局着想,把这件事落到实处。”
李玄章虽大感意外,但又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杜家乐对江一鸣的器重早已显露端倪,此次提议不过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