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近处。
女人似是察觉这样的语气,有点唐突。
遂,又连忙解释,“是宋店长说,你这次回来,肯定会到商场逛逛。然后,一周前,就里外布置了一遍,灯笼、彩旗、横幅这些的,比过年时还有气氛,就等着你来呢。”
秦向河无语的一拍额头。
知女人口中提到的“宋店长”,指得是,之前在新会市担任店长的宋四。
宋四的能力,当初在高海时就得到证明了的。
他那时,一度想将宋四安排给朱红霞当副手。
可后面得知了宋四和张万星的关系。
等李响的事后,又一度怀疑,宋四是不是阮宁的人。
最后,不放心留在高海,便调到了新会去。
从部门的副经理升到经理,再到副店长,以及店长,光看这升职速度,便清楚宋四的能力有多强。
说实话。
若不是有这些顾虑,那时他都计划过,等朱红霞将高海店带上正轨,就慢慢让宋四来独当一面。
而宋四之后在新会店的表现,也佐证了他的眼光。
当然了,这坐火箭一样的升职速度,也得益于,这一年来白云生活广场疯狂式的扩张。
就像小玉店长,开始是负责海沙门店的。
后面,又调去了高海坐镇。
没多久,朱红霞因要负责更重要的香港尖沙咀门店,即将开业的燕京门店,就又交到了其实还欠缺些火候的小玉手中。
白云生活广场这样急速扩张,让所有门店都缺人手。
也就是在这样情况,海沙门店急需一个稳重的来坐镇,思来想去,就将宋四给调了过来。
主要也是宋四已用这两年的表现,证明了自己!
不过。
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
宋四的工作能力不容置疑,其它方面嘛,就让他有点头疼。
如女人此刻所说。
知道他这次和白鹿一起回茅塘过年,途经海沙,可能会带白鹿去米巷立交桥店看看。
于是,宋四就借着过年的名头,在商场里搞些极其夸张的布置。
先前在中海大学的唐家,就听唐爸爸拿这事打趣了。
因为只要知晓这些,一看白云生活广场的架势,就知道为的什么。
看来,这宋四还要再敲打敲打才行。
看看朱彪和赵振强、刘剑这些,以及锦湖的其他人,熟知他性格,就不会搞这些花里胡哨的。
“我下午刚到海沙,就说待会有空,就去商城那边逛逛的。”
既然都布置好了,秦向河也不想白浪费。
便准备趁下午有空,又或晚上时,走那边瞧一瞧。
话落音。
见白鹿好奇的看向对面,他给介绍道,“这是何家小筑的老板娘何姐。她家店,你应该没见过,只河东河西的商城里有。她家的铁板煎酿软豆腐,还有肠粉,可是一绝,等去了,我带你去尝尝。”
“那感情好。我等下接完孩子回去,就立刻到店里准备,等着你们大驾。”
何小翠闻声,一脸喜气。
继而,看了眼秦向河身边那个漂亮到不像话的女人,“秦老板,这,这么漂亮,肯定是你媳妇了吧?”
“对。就是我爱人!”秦向河用力点头。宋四既然在商场里那么大肆的布置,估计,因由也肯定早传得众人皆知了。
“何老板,你好,我叫白鹿。”白鹿微笑着做了自我介绍。
“我哪是什么老板!不用这么客气,不嫌弃的话,你就跟秦老板一样,喊我声何姐,或者小翠姐都行。你叫白鹿是吧,好名字,真好听,人长得更漂亮……”
何小翠对着白鹿,没口子的猛夸一阵。
随后,她扫了眼秦向河,又对白鹿笑呵呵道,“这就难怪了!白鹿,对你啊,我们海沙可都是久仰大名。几年前的几千万大生意,能让秦老板什么都不顾的丢下,估计很多人都想见你一面!”
“何姐说笑了。”
听到这话,白鹿明白对方所指。
应对何小翠打趣同时,她不禁侧脸柔柔的嗔去一眼。
看吧,那时就感冒发烧一件小事,结果,搞那么大阵仗。
现在被人笑话了吧!
秦向河望着白鹿露出的可爱表情,则浮起笑意。不是在外面的话,这会就亲过去了。
接着,他又想起的看向何小翠。
“何姐,何家小筑在海沙的两家分店,口碑很好。现在,燕京的分店开业,那边商场规模非常大,餐饮那边还有一些空余店面,不知你有没有兴趣,把分店开过去。至于客流量上,你大可以放心,那边的人,绝对比海沙店这边多得多。”
“呵呵,你不说,我也打算让宋店长帮我联系一下燕京门店那边的。”
何小翠说完,见秦向河诧异看来。
她先是往白鹿看了眼。
犹豫几秒,后,像是下决定,又不好意思的解释道。
“秦老板,你是知道我家情况的。以前,白云广场去别处开分店,我知道,你是想照顾我,让我也像纪锅子一样,把分店开出去。但我一个女人家,没那么大野心,只想着,能安稳开个店,守着女儿过上好日子就行……”
白鹿听了,悄悄往秦向河看去,听出,这里好像有些不简单,而后,就得到秦向河等下再细说的眼神。
这边,何小翠继续道。
“现在女儿大了,学校里的同学也都大了,大家讨论的事,也不像以前小孩子时了。我怕万一那事……就孩子她爸在牢里的事,被学校知道,那孩子以后读书都读不好。所以,就想趁这次燕京店开业,把分店开过去,就势把女儿也带过去,以后,就在那边上学了。”
“行。我给那边打招呼,你只要下定决心就成。其实,你可以直接联系小玉店长,不需要什么顾虑。”
秦向河笑着应一声。
知道,小玉以前在海沙时,不说和何小翠有多熟,但至少是认识的。
估计何小翠是顾忌别人说闲话,这才通过宋四,去联系燕京分店那边的吧。
“妈,你怎么在这,我还到处找你呢。”
就在这时。
不远处大楼墙角,一个十二三岁,扎着蓬松马尾辫,身后背包露出两支羽毛球拍把柄的女孩,飞快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