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白松城原本只是个不到三百人的小镇,十年前,崧国迁移了二十万人过来,把这里扩建为城。随后的几年内,人口一直在增长,直到现在这个规模。”贺灵川道,“迁移人口不难,现在乡镇平民大量挤入城池,当地工作难找。官方只要跟他们说,这里有好机会,好工作,好薪酬,自然就有人肯来。不过面馆掌柜没说错,年纪大的,白松城不要。”
“就是说,这几十万人都很年轻。”
“新城扩建的头几年,确实很累。但四年之后城池建好,也就是日常运营,没什么过于繁重的活计。对比其他地方,这里赚钱容易又安全,日子好过多了,但官方依旧不让老人入住,并且奖励互相举报。一旦有谁家偷藏老人被官方搜查出来,整片街巷的福利都会降低。这样的事件前后发生了几十起,近些年很少听说了。”
“连坐啊?”凌金宝越来越好奇了,“这城池到底靠什么进账?”
“就和那几个趟子手说的一样,北边有矿山,出矿量不小;城外有湖,渔获非常丰富;另外城池附近有田地,但都是官家的,会专门组织佃农大规模耕种,但不卖给个人。”
其他人恍然:“难怪城外的村子那么少。”
“对,只有佃农们干活的农庄。”贺灵川复述,“还有,他们会进山采药打猎;还有,城里的绣坊和工坊养活了大量的绣娘和匠人,其出品精细,远近闻名。”
朱大娘听着还没有概念,但凌金宝摇头:“就这?撑不起一个城池的人口营生。”
“重点来了,白松城的主要任务,是给北边烟霞湾做物资周转。”
“物资……周转?”
“对。外地要运去烟霞湾的货物,会先在白松城卸货、分拣,有的留下,有的则要装车,再由专人送去北边。这也是城内青壮年的主要营生。”贺灵川总结,“至少有二十万人为此劳碌。按照他的说法,白松城就是个巨大的中转仓!”
所以下一个问题很自然就被引了出来:
“烟霞湾有多少人啊,需要这么多物资?”
“他不知道。”
“哎?”
“那地方很神秘。”贺灵川正色道,“白松城官方告诉他们,那里有个时空裂隙,时常会有怪物从异界穿透裂隙进入人间,所以崧国在那里驻扎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以保卫家国安宁。而白松城就是军队的大后方,大量物资都从这里中转。城池也就沾了军队的光,日子过得很滋润。”
董锐的眉毛挑得老高:
“他们信了?”
“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信?那可是官方说法。”贺灵川耸了耸肩,“再说,从前确实发生过怪事,七八年前就有几头怪物从海边进入白松城腹地,吞吃了半个村子的人,最后被军队打死了,尸首挂在白松城门口示众,也告诫大家不要随意在城外过夜,有生命危险。瞧,这不就印证了官方的说法?”
“海边的怪物,吃人……”凌金宝沉吟,“那多半就是从烟霞湾逃跑的妖怪或者妖傀吧?”
“总之白松城人应该是信了。他们或许只想要一个心安理得的原因。”谁会放着好日子不过,瞎怀疑这个,瞎怀疑那个?
凌金宝挠头:“今天在白松城里逛街,看着街上那些人,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想起来后就赶紧说。”凌金宝也很敏锐,尤其对危险的嗅觉特别灵敏。这也是贺灵川带他入城冒险的原因。
这时,窗角溜进来一只眼球蜘蛛,晃晃悠悠跳到了贺灵川肩膀上。
董锐笑道:“这小眼线何时溜出去?”
眼球蜘蛛一般待在贺灵川身上,很少独自外出——
除非受了指派。
朱大娘道:“你们只走了四五条街,太少,我自己去转悠转悠。”
三个外地人太显眼,贺灵川返回客栈前还遇到巡捕沿街查证,没证的就是可疑人员,要被抓捕的。
小蜘蛛就没人盯了。
“有什么新发现?”
“天黑得快,这里的人睡得也早,巷子里没几家灯亮的。”朱大娘的小眼线道,“其他倒没瞧见什么异常,就是这城里到处都是红线樨,也不知是天然长成的,还是后天栽种的。”
“红线樨?”连董锐都是头一次见这种植物,“有什么不对?”
因气候、水土之故,有些植物可称为当地一霸,比如盘龙城到处都是桂花木,而琚城的紫花楹特别美貌,一到绽放期就是满城的紫云。
而灵虚城、琚城本身也专门种植行道树,吸尘、美观、改善空气。不同的城池,不同的地气条件,往往对应不同的树种。
“黄花红线,你们看窗外就能瞧见了。”
院子里有五棵树。
三人闻声看向窗外,天已经黑了,但凭三人眼力,轻易瞧见其中一棵开满了小黄花,那花朵的颜色嫩得像炒鸡蛋,但花瓣上有一抹红线,隐入花穗。
这大概就是它得名的由来。
有阵清风吹过,带来花香。
朱大娘同时道:“好好闻一闻。”
凌金宝顺风嗅了两下:“你这么一说,咦,这气味很提神嘛。有毒么?”
红线樨的气味,有点香甜却又有点提神。
“没有毒性。它的香气能让人亢奋,心神活跃、活力充沛,但不伤人。”小蜘蛛碰了碰前爪,“我刚走了几条街,发现街头巷尾都有红线樨,城里人闻它都闻习惯了吧。”
贺灵川问:“有什么问题么?”
“红线樨一年四季都能开花,但在陆地上很少见,我从前也只在无尽海的某个小岛上遇到过。白松城里竟有这么多,它怎不改名叫红线樨城算了?”朱大娘也学贺灵川卖关子,最重要的消息放到最后说,“它还有个很特殊的功效,温和提阳。”
“哎?提还是壮?”董锐一下来了精神,“细说!”
小蜘蛛十几个眼珠子一起瞪他:“都一码子事,没什么细说的。它就是有这用处,但不会伤人性命、害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