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魏延与毋丘俭先后持节出城,宫内的孙太后也算是略松了口气,不过这也只是她行动的第一步。
“拟诏!”
“令安南将军吕蒙,暂时接掌北军;令鹰扬将军陆逊,暂代执金吾职司;此外……召孙霸、孙奋、孙休三人入羽林卫……”
“喏。”
是仪看了一眼孙太后的表情,随后抱拳躬身,沉声应喏。
“就先这样,你下去好生安排吧。”
“臣谨遵太后懿旨……”
是仪再度施礼之后,缓缓退出了殿外,直到这时,这位江东老臣才挺直了略显佝偻的脊背,摇着头离开了永宁宫。
对于这位孙太后的安排,是仪自然是看得明白,但若说其赞同太后的做法,却也未必。
刘章啊,那是一个太过让人心生畏惧的名字,再加上曾经暗卫的可怕,是仪根本不相信这位曾经的孙家大小姐可以成事。
况且就算是杀了刘章又能如何?
靠着京师周边的几万禁军与城池?能挡得住几十万边军的铁蹄与大炮么?
贸然行事,只怕是给那位蜀王剑指皇城的借口罢了。
甚至于,就连威望颇高的大将军毋丘俭都被调出京师之外,如此疯狂的行径,无异于自取灭亡之道尔。
但……
这孙太后又能如何?
有些事儿终究还是经不住查的,先帝走得太过突兀了,处理一批宫人与几名医官就想将刘章那群人瞒过去,再怎么想都是件不可能的事。
而对方拖了这么多年才开始发难,无非就是在争取掌控边军的时间而已,如今看样子也是时机成熟了,自然要开始清算那些旧账了。
回头再看看孙太后这些年,虽然也算提拔了一些江东旧部与孙氏后人,但朝纲大政方面真正的主导权却一直都掌握在先帝当初的内朝重臣手中,而兵权……
是仪再次摇头,孙氏,毫无胜算可言……
迈着略显蹒跚的步伐,是仪这位追随了江东孙氏大半生的臣子,在这一刻,显得是如此的苍老……
……
三日一次的小朝会如约而至,而关于洛阳皇城军事主管的人事调动在这一次的朝会上成为了先斩后奏的议题,满朝文武如同被施加了定身咒一般变成了一群应声虫。
这三天之中,刘章关于修建专用道路与核查土地、人口的提案在民间取得了巨大的反响,姑且算是文斗。
而孙太后一方突然将城中军事将领更换成自己人,显然就是对刘章一系动作的回应……
朝堂上的一群老油条看得明白,国家内的两大势力几乎已经到了撕破脸的前夕,这时候无论是站队到哪一边,都会遭受到另一方的雷霆打击,所以啊,明哲保身才是此刻的上上之选。
当墙头草就要有当墙头草的智慧,等到其中一方胜出再贴上去示好固然不如一开始就选边来得收益高,但也没啥风险不是?更何况,骑墙骑不好被交火双方联合起来率先收拾掉的例子,那可是一抓一大把哦。
当然墙头草的问题不是重点,重点是刘章关于修路与核查土地、人口的提案。
结果这事被天子曹启以刘章提案之事涉及太广,需多听取各方意见为由暂时搁置了。
至于这个多方意见么……
当朝尚书周不疑表示,有鉴于修筑新路涉及到全国各大州郡的发展问题,理应召集各州行政长官共参朝会以议之。
然而此言一出,孙太后当时人就麻了。
先帝的死因至今都是众说纷纭,很多大魏老臣都有清查的想法,而这其中,尤以长安的曹真、蜀地的曹彰以及荆州的曹泰最为活跃。
说先帝的死因究竟有没有问题姑且不说,真要让这些曹氏宗亲齐聚京师,首先作为外戚的孙氏可就尴尬了,尤其是才刚刚任命的吕蒙与陆逊二人,这说都不好说清呢。
当然了,这还是最重要的。
要知道京师负责卫戍的军队满打满算也就不过几万人,而这还得算上战力不强的城防军与偏仪仗性质的羽林卫。
一旦那些常年与边境上的异族打交道的刺史诸侯带着兵进京……
所以孙太后果断拒绝了周不疑的提议,并咬着后槽牙对两家国字号的报刊的工作效率表示了肯定,同时还表示了可以花费一些时间根据民间的反馈结果作为议政的重要指标。
至于具体时间嘛……
孙太后表示十二日之后月中的大朝会上可以开启正式的议政。
好吧,前后花费半个月的时间来收集民间的声音,这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不过在小朝会上的决议传到了刘章的耳中之后……
“看来咱们这位孙太后要准备动手了,只是不知,会选在议政之前,还是之后……”
司马懿将鱼钩甩入水中,开口间听不出半分情绪上的波动。
“之后吧,若是老夫必会选在议案通过之后,仲达也是精于韬略之人,应当明白若想夜袭,最好的时机当是天色初见晨光之时,而若是想在宴会上发难,莫过于举杯庆贺之机……”
刘章擦了擦嘴,将啃到一半的烤鱼放在一旁,如是道。
司马懿点了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所以对方动手的时间应当就在朝会之后的当晚了吧……这种掐着时间等待死亡的感觉,还真有那么点儿……”
“特别?”
刘章随口接下了司马懿的话,后者微微一愣,随后笑道。
“是啊,是有那么点儿特别的新鲜感,不得不说你这种自己为自己选择一个死法的作为,有时候真的是让人有些心潮澎湃啊……哈哈哈……”
面对着司马懿洒脱的笑声,刘章也忍不住随着轻笑了起来。
是啊,没有人选择过出生,但有人选择过死亡。
刘章一直认为,对于整个世界而言,一个人的出生本质上并没有多少价值,哪怕这个人投身于地位显赫的家庭之中。
但当一个人走过了漫长的一生之后,这个过程之中便会与周围的人、事、物产生联结,所以一个人才会在离开的时候,会有人感到伤心与难过。
而当这个人为世界做得越多,其离开的时候为其难过的人也就会越多。
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不外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