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知道田径比赛可不是说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单独进行,而是好几个项目一起进行。
一个场地上有好几个项目,同时在比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有一个项目可以让所有的项目停下来。
那就是百米决赛。
除此之外,即便你举行决赛,别的项目也依然在比。
就比如女子铅球决赛,巩立姣以20米30的成绩获得亚军,赢得了她第五次参加世界锦标赛以来的最高名次,这也是她第三块田径世锦赛奖牌。
德国选手施瓦尼茨以20米37获得冠军,个人第一次获得世界大赛冠军。
杨剑解说的时候也略有遗憾:
“巩立姣和施瓦尼茨是老对手,今年两人交锋施瓦尼茨3胜2负稍稍领先。巩立姣今天出手很顺,上来就是20米30!离她个人最好成绩只差了5厘米。这一掷让巩立姣自己也很兴奋。而头号对手、德国人施瓦尼茨第一下只有19米80。第二掷巩立姣又有20米05的发挥,在她下一位出场的施瓦尼茨则是20米00。前两掷巩立姣排名第一。第三掷巩立姣再次找到好手感,她投出了20米25,但施瓦尼茨在第三下找回感觉,她的成绩是20米37,一下反抢到第一位。”
这么威猛的上半段成绩,的确是让人振奋。
杨剑还以为要拿冠军呢。
可惜后半程争夺,巩立姣没有象前三掷那样威猛,第四和第五下犯规,最后一下成绩为19米91。
最后施瓦尼茨以20米37获得本届世锦赛女子铅球冠军,巩立姣以20米30遗憾获得亚军,美国选手卡特以19米75获得第三名。
赛后在混合采访区,巩立姣透露说,自己在第一投之后,支撑腿就感觉抽筋了,她说:“我从来没碰到过这种情况,也许是因为今天在主场比赛,观众这么多,欢呼让我感觉太兴奋了。我后面一直在进行调整,但是支撑腿右腿却很别扭,没能调整过来。”
对于自己的对手施姆尼茨,巩立姣说:“我觉得在技术上她没我好,但是她的身体条件出色,力量大,出手也高,她的实力很强,虽然今天实现了我换奖牌颜色的愿望,但是肯定谁都希望得到金牌,我们俩今天只差7厘米,所以我还是感到有些遗憾吧。”
“所以,这就是田径比赛的魅力,也是遗憾之处。仅仅只差了7公分,不然现在奏响国歌的就该是我们了。”
“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刘祥是运动员,对于这种事情更加能感同身受,尤其是他的经历,更加是对于伤病可以说是认识的刻骨铭心:“毕竟伤病也是比赛的一部分。”
“运动员从来不只是用最好的身体状态去面对比赛。”
“我希望现在国内的所有运动员都要明白,唉如何调整身体状态,如何避免伤病,如何在伤病的状态下做出取舍,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我能回到年轻的时候,告诉年轻的自己,我一定会和自己说这句话。”
说完后,杨剑看着面前的这个曾经国内顶流明星,也颇有些感慨,但是现在正在直播,也没有办法两个人进行私下交谈,看了看导播给的信号,杨剑道:“好了,现在新的比赛即将开始了,我们要进入新的比赛比拼。”
“即将开始的项目,就是大家瞩目的项目,100米比赛的现场。”
“飞人大战,半决赛两强都将在今晚举行。”
“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好的,首先出场的是女子选手。”
“我国这一次有4名选手进入半决赛,也算是拿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年轻的小将们也得到了经验的增长,可以说是达成了最好的战略目标。”
“剩下要做的事情就是。”
“看看能有多少人进入决赛当中。”
“这个难度应该还是相当的大。”
刘祥也点头示意:“想要在大赛里面冲进决赛难度比预赛的时候大了可不是一点半点。”
“而且你还要考虑体能分配的问题,如果你想冲击奖牌的话,你不仅要保证自己进入决赛,还得注意自己的体能问题。”
“这一点,我觉得最要注意的还是陈娟。”
“因为现在只有她最有可能去争夺一枚奖牌。”
“如果你的目标是争夺奖牌的话,那你就必须注意以下这些问题。”
“刘祥说的没错。”
杨剑点头道:“但如果你的目标不是争夺奖牌的话,那么半决赛你就要全力发挥了。”
“用当年苏神的话来说,就是要把半决赛当成决赛拼一枪。”
“我记得当年还是幼苏的时候,他就经常说这样类型的话。”
“是啊,这个方面的目标明确性,我认为他是国内的田径运动员里首屈一指的。”刘祥似乎自己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接近10年前。
那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男人。
当然你也可以说那个时候他是个男孩。
说实在话,最开始他没有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就正常的对于后辈运动员进行鼓励教导。
完全就是公事公办。
没想到后来会进化成这样。
成长。
真是个迷人的东西啊。
……
下午时分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夜空被数万名观众的热情点燃。
当女子100米半决赛第一组的登场指令响起,塑胶赛道瞬间成为全场焦点——8道世界顶尖女飞人依次亮相,而其中一道身着红色战衣的身影,让中国观众的呐喊声瞬间冲破天际。
她便是中国女子短跑名将陈娟。
是的,陈娟在第一组就即将出场。
这场汇聚了牙买加传奇弗雷泽.普莱斯等强手的巅峰对决,想要在这里杀出重围,不是件那么简单的事情。
首先想要拿下弗雷泽就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姐们大赛的调整能力,堪称女子整个历史上的大魔王。
小赛也许你有击败她的机会,大赛几乎没可能。
起码现在的陈娟还没这个可能。
而且除了她这组还有陈娟的老对手,同样跑到了10秒80以内的奥卡巴雷。
再加上玛丽-何塞·塔·卢,以及牙买加队的谢龙隆.辛普森。
绝对算是高手如云。
这就是为什么女子200米想要突破如此的困难。
想要进入100米的赛道圈都需要被无数亚洲选手奉为——神的禁地。
就是因为女子的竞争太过于残酷。
韦勇丽够强了吧,但是在女子大赛的决赛圈,她想要进去,还是千难万难。
难度大的恐怖。
比如她今年已经打开了11秒,但是目前的最终目的还是……
能够进入决赛就是成功。
所以即便是陈娟的实力在亚洲已经断档,但是放在世界舞台上。
并非是断档的存在。
起码从成绩表上来看,和她实力接近的选手还有不少。
这就是为什么莫斯科能够拿到那枚银牌,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就是因为女子的竞争对于亚洲选手来说太过于残酷。
甚至接近于残忍。
好在陈娟是苏神亲手打造出来的女子人形兵器。
加上这么多年的科学基础以及科技加持。
才能让她走到这一步。
不过即便是到了这里。
立雪梅也不敢大意。
必须分配好半决赛的做法,否则两个小时后的决赛恐怕没那么容易。
大赛的半决赛和决赛是在一天举行,那就势必对运动员的体能储备提出了挑战。
你没有一个强大的体能储备。
进入了决赛,也是陪跑。
但如果你在这里留守,万一有愣头青在这里全力以赴,把你给赶出了决赛之外。
那也是得不偿失。
等于是太保守。
你这一枪都过不去。
太激进又会影响到决赛。
这就是陈娟的团队现在要博弈的事情。
“有请女子100米半决赛第一组选手!”
现场解说员杨剑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赛场,8道身影从运动员通道缓缓走出,瞬间攫取了全场所有目光。
“率先登场的是第3道的牙买加传奇名将谢利-安·弗雷泽-普莱斯,这位1986年出生的“袖珍飞人”身着黄色紧身战衣,胸前的牙买加国旗标识格外醒目。她身高仅1.5米出头,却拥有着碾压级的爆发力,多个赛季的惊人成绩让她成为小组毫无悬念的夺冠热门。”
弗雷泽-普莱斯双手叉腰,缓缓踱步至赛道旁,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身前的对手,偶尔抬手活动肩颈,举手投足间都透着“王者”的从容与霸气,仿佛小组第一已是囊中之物。
她就是赛道上的博尔特。
即便不是最高的峰
起码也是最长的河。
紧随其后的是第5道的尼日利亚选手奥卡巴雷,她身着绿色赛服,1988年出生的她身高1.80米,兼具身高与速度优势,10.70 秒的赛季最佳让她具备冲击小组前三的实力。
奥卡格巴雷反复活动着脚踝与膝盖,神情严肃地调试跑鞋,显然对这场半决赛极为重视,每一个热身动作都透着全力以赴的专注。
她也想要一开始就拿到好的位置。
为自己冲击决赛奖牌做好基础。
然后是第1道的圣基茨和尼维斯选手玛丽-何塞·塔·卢。
第7道的牙买加选手谢隆·辛普森。
第8道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选手塞莫伊·哈克特。
第2道的美国选手英格利什·加德纳(修正姓名格式)以及小鹰国阿莎·菲利普也纷纷亮相。
各自展开针对性热身。
有的专注于腿部拉伸,充分激活髋部与大腿后侧肌肉;有的反复练习起跑蹬地动作,打磨启动节奏。
还有的进行摆臂与加速协同训练,确保技术动作的连贯性。
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们身着各具特色的赛服,在赛道上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竞争氛围愈发浓烈。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女子的短跑界可没有博尔特这样统领一方的天才。
那么即便是弗雷泽也不是不可击败。
只要弗雷泽出现失误,抓住机会,他们就想迎头赶上。
反杀金牌。
在整体实力更加接近的情况下,大家自然野心和气氛。
就更加的不加遮掩。
当第6道的陈娟登场时,“鸟巢”的欢呼声瞬间提升。
“这位1990年出生的中国名将身着一身炽热的红色紧身战衣。”
“胸前的“chINA”字样在灯光下如火焰般跳动,红色短裤搭配金色跑鞋,1.75米的身高让她在一众选手中兼具了爆发力与协调性。”
“作为中国女子短跑的领军人物,陈娟凭借“启动快、节奏稳”的技术特点享誉国际,而她标志性的“曲臂起跑”技术,更是她打破瓶颈、跻身世界顶尖行列的核心密码。此次家门口作战,她承载着无数中国观众的期待,每一步都沉稳有力,仿佛要在“鸟巢”赛道上,用曲臂破风的力量,书写中国女子短跑的新篇章。”
杨剑激情解说。
因为陈娟是有拿牌的可能。
在100米这个特殊的项目上。
能够竞争奖牌。
就值得大说特说。
因为在博尔特之前,就没有哪一个选手能在短跑里面形成绝对的统治力。
那么在一个群雄逐鹿的战场上,你只要能够割据一方。
那就已经可以得到大批人的支持。
“她的个性一直算是很不错,以前见小时候的她,还觉得是不是有些腼腆,现在再看是自己担心太多。”刘祥笑道:“他现在的能力以及荣誉地位,除非有新的亚洲选手出来拿下金牌。”
“不然已经是亚洲历史上不可撼动的历史第一。”
“刘祥你觉得陈娟,这场比赛会怎么应对呢?”杨剑问道。
“正常发挥就可以了。”刘祥也是在二沙岛待了这么多年的人,对于这句话几乎是脱口而出。
“正常发挥?”
杨剑刚说完,刘祥就道:“是的,正常发挥就已经是足够了,原因很简单。”
“在大赛的赛场上,很多人发挥都是不稳定的,那么你只需要比这些不稳定的人更稳定。”
“就已经足够。”
“刘祥不愧是世界顶级的运动员,说出的话就是发人深省啊。”
“不不不,这可不是我说的。”刘祥听到这里摇头说道:“这可是整个二沙岛的,以一个核心比赛原则。”
“也是他们能够在这么多项目站在世界高峰的原因。”
“以前其实我不是很清楚为什么要这样,那是因为我的发挥一直都算是稳定的,所以我有时候没有办法感同身受。”
“但对于绝大部分运动员来说,发挥稳定就是一个很难得的事情,可是在二沙岛……发挥稳定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项。”
“你知道要把这一点做好,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因此现在二沙岛称一句,全国田径圣地,甚至是世界田径圣地。”
“都算是担得起的。”
“原来是这样。”杨剑也道:“那我们就按照刘祥的话来。”
“祈祷我国选手陈娟在半决赛能够稳定发挥自己吧。”
陈娟登场时没有刻意迎合观众的欢呼,只是双手自然下垂,步伐沉稳地走向第6道赛道。
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
眼神中没有丝毫紧张与浮躁,只有对比赛的专注与笃定。
走到赛道旁,她先是绕着赛道慢跑半圈,活动开全身关节,随后开始进行针对性热身。
先是进行10次大幅度弓步压腿,充分舒展髋部和大腿后侧肌肉——
这是短跑选手的核心发力部位,直接影响启动加速的爆发力。
随后进行5组摆臂抗阻训练。
双臂拉动弹力带前后摆动。
激活肩部和背部肌肉力量。
确保启动时曲臂摆臂能为身体提供充足助力。
热身的核心环节,陈娟聚焦于曲臂起跑技术的打磨。
她站在起跑区,反复进行“曲臂启动-加速”的衔接模拟:屈膝、蹬地、曲臂前摆,每一个动作都紧凑而规范。
她的曲臂姿态堪称教科书级别——比起之前刚学会的时候,更进了好几步。
双臂自然弯曲,肘部夹角精准锁定在85°-90°的“黄金区间”,这一角度被运动生物力学证实能最大化上肢发力效率,既避免了肘部过小将导致的肌肉紧张,又防止了角度过大造成的发力延迟。
前臂与地面近乎平行,指尖轻触地面,仅施加少量体重压力,既保证了身体平衡,又不会因过度按压导致启动时的力量损耗。
肩带肌群中度紧张,三角肌前束、肱二头肌等上肢肌群提前激活,肌纤维调整至“最佳收缩初长度”。
如同被压缩到临界点的弹簧,随时准备释放弹性势能。
“我们可以看见陈娟正在热身。”
“陈娟的曲臂起跑技术非常成熟,这是她区别于其他选手的最大特点。”
杨剑激动地介绍:“曲臂起跑能让她在启动瞬间产生更强的上肢推力,配合腿部爆发力,形成‘上下协同’的发力模式,让启动加速更具冲击力。此次她的目标是突破11秒,跻身小组前三,顺利晋级决赛!”
刘祥其实想要说一句,就现在这个情况,打开11秒恐怕不稳。
但想了想后,北亣京的鸟巢,风速又不大,也许破11秒就够了呢,也没有多说什么。
此时的陈娟已走到起跑器旁,她弯腰感受着赛道的弹性,随后低声和自己说了几句,调整起跑器的角度与间距。
由于短跑项目对起跑与加速的衔接要求极高,她的起跑器设置经过反复校准,确保能在启动后快速进入加速节奏,充分发挥曲臂起跑的优势。
目光方面,始终锁定前方赛道。
眼神愈发锐利。
全身肌肉逐渐进入“中度紧绷”状态——既保持了灵活性,又为即将到来的爆发积蓄着力量。
赛道旁的观众们纷纷举起五星红旗,“陈娟加油”的呼喊声整齐而有力,回荡在“鸟巢”上空。
大家都知道,短跑项目不仅考验速度与力量,更考验启动技术与节奏的精准把控,而陈娟正是凭借着标志性的曲臂起跑技术,在众多强手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他选手也已完成热身,纷纷回到各自的赛道。弗雷泽-普莱斯依旧保持着自信的姿态,双手叉腰站在起跑区,偶尔抬眼望向终点线,仿佛已经提前锁定了胜利。
奥卡巴雷则坐在赛道旁,闭目养神,试图通过呼吸调整平复情绪。
塔·卢则与教练进行最后的技术沟通,指尖在赛道上比划着启动的步点与节奏。
8位选手全部就位,“鸟巢”的欢呼声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极致的期待与紧张。
“灯光聚焦在100米赛道上,这条承载着无数梦想的赛道,即将见证一场速度与技术的巅峰较量。”
陈娟站在第6道,身体微微前倾,锁定前方,红色身影在一众选手之中格外醒目。
她已做好万全准备,等待着发令枪的响起。
用曲臂破风的力量。
向着决赛名额发起冲击。
“set。”
电子指令穿透“鸟巢”的喧嚣,瞬间将全场数万名观众的呼吸攥紧。
原本沸腾的体育场陷入极致的寂静。
只剩下晚风拂过塑胶赛道的轻微声响。
以及8名顶尖选手略显急促的呼吸声。
第6道的陈娟,身着炽热的红色战衣,1.75米的身躯缓缓俯身。
她调整着起跑器间距,前脚距起跑线38厘米,后脚与前脚间距28厘米——这一经过千锤百炼的间距,确保蹬地时髋、膝、踝三关节能形成最佳发力角度,为自己目前曲臂起跑的爆发力释放筑牢基础。
作为中国女子短跑的领军人物,陈娟的曲臂起跑技术早已被国内田坛奉为教科书。
此刻,她的上肢曲臂姿态稳固如初,肘部夹角精准锁定在90°黄金区间。
前臂与地面平行,指尖轻触。
肩带肌群中度紧张。
核心肌群微微收紧
腹横肌与竖脊肌形成刚性支撑。
避免启动时身体晃动。
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前方10米处的标记点,耳朵如同雷达般捕捉着发令枪的信号。
全身的感官都已调整到极致。
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与眼前的赛道。
女子的竞争太过于残酷,导致即便是她到了半决赛,也不可大意。
身旁赛道的强手们同样严阵以待。
第3道的弗雷泽-普莱斯采用传统直臂起跑姿态,双臂伸直,手掌完全按压地面,肘部接近180°,虽能提供一定支撑力,但从生物力学角度看,直臂状态下上肢肌肉收缩初长度不足,启动时需先完成“屈肘-发力”的额外动作,延长了力的传导时间。
这位牙买加传奇的眼神锐利如鹰,死死锁定前方赛道,肌肉线条紧绷,显然已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发令枪的声响上。
试图凭借自身强劲的爆发力,压制所有人。
第5道的奥卡格巴雷身体重心压得极低,双手紧握成拳,显然已做好全力冲刺的准备。
第4道的塔·卢反复微调起跑器角度,神情严肃;其他选手也纷纷调整至最佳姿态,赛道上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竞争气息。
嘭————————————
电子枪响,比赛开始。
发令枪的锐响划破夜空。
如同惊雷炸响。
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激情。
当然也点燃了运动员的。
陈娟的曲臂起跑技术在这一刻彻底爆发,成为破局的关键。
枪响刹那,她以肩关节为轴心,带动前臂进行“向前-向上”的复合运动,三角肌前束快速收缩,拉动肱骨前送,同时肱二头肌、肱桡肌协同发力,保持肘部角度稳定,前臂如同一个刚性杠杆,将上肢肌肉的收缩力转化为向前的推力。
这部分额外的推力,成为陈娟启动瞬间的“第一助推力”,直接带动上半身向前俯冲。
与此同时,她的后脚蹬地肌肉群同步爆发,产生强大的地面反作用力。
由于启动前核心肌群已形成“刚性躯干”,这一地面反作用力通过下肢骨骼、骨盆、脊柱,直接传导至上肢,与曲臂前送的推力形成“同方向合力”。
此时,她的身体前倾角度达到45°,这一角度与曲臂前送的推力方向完全一致,确保了力的传导没有丝毫偏移。
几乎所有能量都集中于向前的推进,而非横向浪费。
前10米,陈娟的曲臂姿态没有丝毫松懈,肘部始终贴近躯干,避免了上肢晃动带来的力量损耗。
每一次曲臂前送都精准辅助重心前移,让她的身体前倾角度更稳定,风阻大幅降低。
她的步频快得惊人,双腿如小马达般快速交替,每一步的蹬地都扎实而有力。
速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攀升。
弗雷泽-普莱斯的起跑同样迅速,反应时0.131秒,比陈娟更快0.07秒。
但直臂启动的短板在初始阶段便暴露无遗。
直臂推离技术导致她的推力分散,前10米的加速效率明显不及陈娟,黄色身影虽也迅猛向前,但压制陈娟有限。
不过这也是因为半决赛,弗雷泽没有全力以赴。
不然这个差距还会大一些。
当然,要是没有曲臂起跑这个特殊性,陈娟连和弗雷泽碰瓷前面启动的能力都没有。
前30米加速阶段,曲臂启动的优势进一步显现。陈娟的曲臂逐渐过渡到摆臂节奏,但启动时的曲臂发力模式为她奠定了高效发力基础——上肢与下肢的协同发力节奏已完全成型,她无需刻意调整,就能保持步频与蹬地的精准配合。
这一高频次的蹬地让速度持续攀升。
而曲臂启动带来的重心前移优势,让她的身体能更早进入加速状态,避免了直臂启动时“重心滞后”导致的加速延迟。
她的上半身保持稳定的前倾角度,核心肌群依旧紧绷,避免了多余的晃动,将能量损耗降到最低。
摆臂动作规范而高效,双臂以肩为轴快速前后摆动,肘部始终贴近躯干,每一次摆臂都精准带动腿部发力,形成“摆臂-蹬地”的完美协同。
1.75米的身高在这一阶段展现出独特优势,开始逐渐释放步幅潜力,每一步的覆盖范围都在稳步扩大,让速度提升更加迅猛。
奥卡格巴雷的起跑相对较慢,反应时0.135秒,并不慢,但是身高太高了,又不会曲臂起跑。
前30米的速度仅为9.5米\/秒。
落后陈娟和弗雷泽数个身位,但这位尼日利亚选手凭借身高优势,步幅逐渐扩大,开始稳步提升速度,紧紧跟在陈娟和弗雷泽-普莱斯身后,形成第二梯队。
塔·卢、辛普森等选手已被彻底甩开,他们拼尽全力加速,却只能眼睁睁看着陈娟、弗雷泽-普莱斯、奥卡格巴雷形成“三强争霸”的格局,赛道的焦点彻底集中在这三位顶级名将身上。
“鸟巢”的欢呼声再次爆发。
陈娟加油。
呐喊声震耳欲聋。
声浪一波高过一波。
化作一股无形的力量。
推动着红色身影不断向前。
50米。
这一阶段,她的曲臂启动技术带来的“惯性累积效应”开始显现——
由于启动阶段转动惯量小、加速效率高,她的身体获得了更强的向前惯性,这种惯性并非单纯的“速度延续”。
而是转化为“无需额外发力即可维持高速”的力学红利。
陈娟的技术动作依旧保持着高度规范,肩胛骨收紧下沉,胸廓保持适度扩张,头部正直,目光锁定每个前方10米处的标记点。
整个上半身形成一个平滑的“空气动力学轮廓”,风阻系数降至最低。
她的腿部蹬地时,脚踝的弹性回弹如弹簧般迅捷,脚掌蹬地时从脚跟到前脚掌的过渡流畅自然。
没有丝毫僵硬感。
每一次蹬地都能将地面反作用力最大化转化为向前的推进力。
60米处,弗雷泽沃想要继续拉开差距。
可弗雷泽-普莱斯转头瞥了一眼身旁的陈娟时,眼神中却带着一丝惊讶与警惕。
随后再次加大发力强度。
试图凭借后程耐力拉开差距。
但陈娟依旧不为所动,她的步频依旧稳定,摆臂动作依旧规范,身体姿态没有丝毫变形,只是核心肌群略微收紧,确保自己不被对手超越。
1.75米的身高让她在并驾齐驱时占据了微弱的空气动力学优势,身体线条更舒展,风阻相对更小,这让她在与弗雷泽-普莱斯的僵持中不落下风。
然后。
弗雷泽-普莱斯很快发现了一个令她心惊的事实:
她现在的速度保持下……
竟然无法将陈娟拉开哪怕半个身位。
除非她现在拼着损耗过多的能量去强行提速。
可这样做没有意义,最简单的问题就是马上就要决赛了,他这种老江湖可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但身旁的那道红色身影,却像一块坚韧的牛皮糖,始终牢牢地贴在她的身侧,没有被甩开分毫。
这……
弗雷泽心惊。
这还是自己当年认识的那个东方大可爱吗?
不知不觉间。
在陈娟稳定而高效的技术面前。
弗雷泽仿佛失去了往日的魔力。
起码是轻松击败陈娟的魔力。
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80米处,赛道格局基本定型。
弗雷泽-普莱斯依旧领先一个半身位,她的动作依旧是教科书级别,没有任何多余的晃动,身体重心稳定,风阻极小。
她仿佛是在进行一场日常的训练,从容不迫地向前奔跑。
而陈娟,同样没有任何技术动作的变形,她的摆臂依旧高效,蹬地依旧扎实,她没有盲目地去追赶弗雷泽-普莱斯的步频,反而是采取坚持自己的节奏,用自己的方式去缩小差距。
这种“以我为主”的比赛风格,展现了她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顶级的竞技水平。
说明现在。
即便是比不过弗雷泽,自己却也已经是世界级的运动员。
毕竟这个历史上能比过弗雷泽的又有几个呢?
90米处,弗雷泽-普莱斯的领先优势依旧稳固。她的速度没有丝毫下降,以他的实力没有把自己逼到极限,整个后程的维持都能做到不错。
这就是降级发挥的好处。
你根本就没有把她逼到一个界限上。
自然她做什么事都显得游刃有余。
到了这里的时候,弗雷德感觉身后的那个追击身影,钉鞋的声音已经渐渐弱了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陈娟开始收了。
那他也开始收力。
免得决赛的时候浪费体能。
奥卡巴雷看到这俩人都放了,忍不住往前面又追了一波。
但前面的差距太大。
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追上。
呼——————————
风声飘过这几人的耳边。
“毫无疑问,弗雷泽10秒82的成绩,在顺风0.5米每秒的情况下拿走第一。”
“绝对的实力,不愧是夺冠最大热门。”
“完美演示了袖珍飞人的含金量。”
“也给了所有个子矮的运动员们冲击好成绩一个没有借口的借口。”
“然后就是我国选手陈娟。”
“略微有些可惜,但是最后她也放水了,这一枪的成绩是10秒87。”
“虽然和弗雷泽的10秒82比起来还有不少差距,但可以看得出来,她现在跑到10秒90以内还是云淡风轻了不少。”
“这样的话稳稳进入决赛的名单,而且他应该也有冲击奖牌的可能。”
“这一组的第3名是尼日利亚选手,陈娟的老对手奥卡巴雷。”
“嗬~奥卡巴雷这一枪竟然也跑出了10秒89的好成绩。”
“竟然也同样打开了10秒90。”
“更离谱的是10秒90以内还要去坐小q的板凳。”
“这真是了不得,世界大赛的竞争强度也在悄然声息中稳步提升。”
“第四是玛丽-何塞·塔·卢11.04。”
“第五是谢隆·辛普森,最后的成绩也只有11秒06。”
“看起来今天牙买加的状态不太好,上来就已经折损了一名武将。”
至于其余人,基本上都是11.10 左右。
可见这个比赛的水平之高。
因为正常来说,11秒20以内在亚洲都可以要称霸了。
11.10 ,历史上能达到这个标准的亚洲选手都没几个。
别说什么称霸亚洲。
所以你可以看见,即便是牙买加的选手。
表现的不好的时候。
也是可以被淘汰的。
到了半决赛之后,强度突然提升。
跟不上的就只能下。
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
赛后接受采访的时候,陈娟就直言不讳:
“体能的消耗并不大。”
“这样已经达到了我赛前的战略预期。”
“决赛的时候,我会全力以赴。”
“到时候大家就知道我的冬训准备的怎么样。”
“不知道,金牌基本上是没有希望,弗雷泽太强了一点,但是我认为因为将牌应该是没问题。”
“击败弗雷泽?”
“那是未来要想的事情,现在先接近一些再说吧。”
“事实上,我现在已经到了她三步之内。”
“不是吗?”
听到这里。
很多记者的确是反应了过来。
曾几何时,亚洲选手想要接近牙买加的传奇人物弗雷泽?
你别说三步。
你就说给她十步。
可能都追不上。
差距还真就有这么大。
曾几何时,陈娟也是这一群人里面的一个。
但随着这么多年的进步。
总算是走到了弗雷泽的三步以内。
现在就是看看。
这个三步以内。
决赛的时候。
能不能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