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解娣微微歪着头,看向三大妈,眼中带着一丝疑惑,轻声问道:“妈,我看贾嫂子也过来了,她是为棒梗这事来的吗?”
三大妈轻轻点了点头,神情略显凝重,说道:“对。
我叫你爸去问的,问她要不要过来,结果她就来了。”
说着,三大妈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担忧,继续说道:“看来她心里也放不下棒梗,他们担心棒梗在这结婚了,回不去城。”
阎解娣接着说:“希望这次贾嫂子来了,能和棒梗好好谈谈,把事情解决了。”
阎解矿听见大家谈论棒梗的事,忍不住在一旁翻了个白眼,脸上露出明显的厌烦神色。
他眼睛向上一翻,嘴角微微撇起,流露出不屑与不满。
没好气地说道:“我不在乎他能不能回城,他爱回不回。
只是最近村里人看我们的眼神都不对,他就是在给我们找麻烦。”
说着,他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身子向后微微一仰,重重地叹了口气。
顿了顿,他又接着说道:“他要是跟会计女儿闹翻了,我们都得跟着吃挂落。”
阎解矿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眼神中透着担忧与烦躁,一只手不自觉地在身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发泄心中的郁闷。
三大妈听了,赶忙劝说道:“解矿,别这么说,大家都是知青,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能帮还是得帮一把。”
他们毕竟经历多,人生经历丰富,明白知青们是一个整体。
阎解娣也在一旁附和道:“哥,妈说得对,棒梗虽然烦人,但毕竟大家都是知青,还是得互相照应。”
阎埠贵则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缓缓说道:“解矿,你妈和解娣说得有道理。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知青,你们知青是一个集体。”
过了一会儿,门外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笃笃笃”,声音很轻,似乎生怕打扰到屋内的人。
阎解矿听到声音,起身走过去打开门,看到是同屋的另外两个男知青,脸上露出友善的笑容,问道:“你们吃完了?”
他们俩轻轻点点头,脸上带着疲惫的神色,应道:“嗯,吃完了。
你跟叔叔阿姨聊完了吗?”
其实他们已经在外面等了很长时间了,并非是想故意打扰这难得的团聚时刻,实在是今天一直上山捡柴,体力消耗巨大,累得有些受不住了,只盼着能快点回屋休息。
他们的肩膀微微下垂,眼睛里满是倦意,身上还带着些许柴草的碎屑,可见这一天的劳累。
阎解矿看着他们疲惫的模样,心里明白他们的辛苦,连连点头说道:“说完了。”
接着,他又说道:“我爸今天跟咱们住在一起,行吧?”
两个男知青听了,赶忙又点头,其中一个笑着说道:“那当然行啊。”
毕竟阎解矿的父亲难得来一趟,大家都能理解。
随后,阎解娣走上前,亲昵地挽住三大妈的胳膊,笑着说:“妈,我带你去我们女知青的宿舍。”
三大妈微笑着点点头,起身跟着阎解娣往外走去。
阎解娣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三大妈则一脸欣慰,两人的身影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温馨。
阎解娣叽叽喳喳地跟三大妈说着女知青宿舍里的趣事,逗得三大妈不时发出阵阵笑声。
知青点的女生宿舍里,相较于男生宿舍,显得更为拥挤些。
由于知青点男生人数较多,为了合理安排住宿,便分了两间房给男生。
而女生仅有五人,便都住在同一间宿舍。
这里地处东北,冬天的寒冷格外凛冽。
若是女生们分开居住,光是烧柴取暖就是一笔不小的消耗,住在一起不仅能节省柴草,还能彼此照应,更为合适。
当阎解娣带着三大妈走进宿舍时,正在屋内的其他女知青纷纷抬起头,脸上露出友善的笑容,热情地跟她们打招呼。
有的女知青停下手中正在整理的衣物,有的放下手中的书本,纷纷站起身来,眼神中透着亲切与欢迎。
三大妈看着这些年轻的姑娘们,脸上满是和蔼的笑容。
她赶忙从包里掏出一袋糖,走到每个女知青面前,挨个给她们抓了一大把,嘴里还不停地说着:“谢谢你们照顾我女儿啊,姑娘们。”
三大妈眼神慈爱,动作轻柔,每抓一把糖,都仿佛把对女儿的感激之情融入其中。
女知青们纷纷笑着回应:“阿姨,您太客气啦,我们都是好朋友,应该的。”
“解娣可好了,我们也都喜欢和她一起呢。”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宿舍里顿时充满了欢快的氛围。
阎解娣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温暖,脸上也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她觉得,虽然下乡的生活艰苦,但有这些好朋友,还有母亲的关怀,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她觉得自己特别幸运,下乡遇到的知青,都是特别好的人。
阎解娣的眼睛亮晶晶的,嘴角微微上扬,那笑容里透着满足与安心,仿佛此刻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