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这一变数的力量,不仅仅给魏国带来了巨大的不可控,也让汉蒙受了奇耻大辱。
面对这样的背叛者,大汉朝堂也是火速做出了反制措施,以丞相长使杨仪为首的原关羽麾下,为了方便班氏借题发挥,果断出手将其打入罪臣名录,其麾下繁衍子嗣亲朋尽数诛杀。
同时,班氏也借此事想要将手伸向北方,那个一直被军功集团所把握的北方战场。
由于神之代言人的变数,原本好好的一场王朝争霸,到了现在更像是一场奇怪的内部夺权。
班家三兄妹,分工明确,一人争帅,一人争相,一人争后,在庞大的世家体系支持下,形成了无比稳固的政治体系。
唯一让他们无法插手的就是北方的由诸葛孔明遗留下的政治遗产,现在的大汉的军事分为两块,北方的诸葛体系和南方的关羽体系。
原本这两个体系是可以完美共存的,可随着班氏所代表的世家势力的加入,让关羽集团在关羽去世之后成为了世家借尸还魂的工具。
而这双方势力背后,现在的主导者正是【无疆】组的两位人族棋手和神使【班戟】。
由于三大原始君主因为国运争锋的消失,留下的两大王朝帝王真身犹如无人操纵的神器。
谁都明白只要有任何一方棋手能够真正操纵着神器,那就可以取得棋局的胜利。
如今大汉新任皇帝刘禅,可以说是暗弱的,但他又不反对势力执掌权柄北伐,于是只要争出一个决定权,自然就可以取得大汉神器。
在这种情况下,神之一方的手段就多了,因为他们可是双边下注,成功进入魏国之后,【时蜉蝣】快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开始布局异族棋子。
这种布局刚好顺应了魏国司马家族现在的需求,同时相较于更具威胁的各个异族王国,司马家族对于【时蜉蝣】所落下的那些稀奇古怪,就像是海外仙岛中所出的异族更为倾尽。
这些异族,大不似人,长相可以说是稀奇古怪,虽是异族,却说自己是先周时期的外海遗民。
这种身份,让司马家族在利用的过程中更加放心,但他们并不知道的是,这些看似活灵活现的异族,压根不是真正的种族。
而是源自于一位金阶英雄棋灵【小说家虞初】!
“这神崽子倒是有点意思,竟然是何扒皮的那一套东西。”
“不一样,这虞初想要借此成圣,以小说之力,转假为真,二愣子你就不要去理解了。”
面对神使【时蜉蝣】的落子,已经彻底喧宾夺主的不自觉二人组又一次展现出了他们的见识。
可以说这小小一段时间以来,黄除羽和诸葛羽虽然一直在拌嘴,但也已经让绝大多数观众为之折服,唯有真正面临这样高混乱的棋局,人们才能理解什么叫作渊博。
和他们比起来,苏染只能自愧不如,这两人仿佛有什么魔力一般,也许一个人看不出,但一件事只要两个人分析,总有一个能看出。
堪称绝配。
也因为两人的解说,让观众也明白了【时蜉蝣】的落子原理,思想棋路【小说家】在许多人眼中很陌生,但这其中的运用却早就在棋道各方面出现。
远的不说,目前棋道学术普遍认可的神之信仰体系,其实就是和小说体系异曲同工。
只不过信仰体系由于早就已经转假为真,故而就变成了天弈世界中真正拥有的,每个人都可使用的。
但小说体系并不同,由于太驳杂,唯有真正理解觉悟的棋手才能使用,其效果也是五花八门。
这【时蜉蝣】所用的,就是其中造物一说。
所谓造物,并非虚空出现,其本质就是棋手通过小说家的手段,将自己的棋魂力牵引出小说中的人物,这人物的能力位阶自然是和棋魂力和那源头的英雄棋灵正相关。
比如此时【时蜉蝣】的本命英雄棋灵【小说家虞初】就是小说棋灵的源头,他的位阶是金阶,那么因他而起的棋灵自然不会超过金阶。
这种损耗比例,其实是亏的,【时蜉蝣】需要花费至少正常落子一倍以上的棋魂力才能达到其他棋手正常落子的效率。
可这样落子唯一的好处就是,只要【小说家虞初】突破金阶,那么一切付出都有收获。
这是一条必须要达到棋灵圣级才有作用的棋路,可以说很鸡肋,但,只要有时间,又是一条极其恐怖的棋路。
何所空在这条路上就已经走的极远,通过他的大道去完善各种缺失,达到落子为真的地步。
这【时蜉蝣】自然达不到这个能力,可他这段时间的低调发展,牺牲了大量炮灰,透支了近乎所有海外传说,最终着成金阶典籍《周说》。
这《周说》也就成了这些异族的母体。
可以说【时蜉蝣】这时候掺合,对于魔之代言人来说是极其恶心的,本来他们已经有了完整的夺权计划,这波根本没有自身族群意识的新异族加入,导致草原异族的侵蚀工作陷入了瓶颈。
在这种情况下,魏国不可急图,汉却有机可乘。
要如何破汉,从汉国这边转投而来的李陵就成为了关键,既然敢于落下这枚暗子,魔帅【魔之灵虎】元伯修早就准备了一出自导自演的戏码。
一位所谓的汉使,从魏汉边境出发,给李陵送去了最后一击,那是来自于妻子儿女的死讯,以及汉室对于他恩情的回顾。
在这之前,李陵的气运位阶依旧是正常的金阶,可这金阶对于匈奴乃至于所有胡族来说压根没用。
魔之代言人走的是胡运,他们要的是胡道昌,唯有献祭了李陵的一切,胡道才能借此侵入汉运。
汉使情真意切的劝解,成为彻底击溃李陵心房的最后一根稻草,至此,李陵的双眸失去了之前的灵动,只有灰暗与仇恨。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陵虽孤恩,汉亦负德!”
终于,伴随着数遍自言自语,李陵口吐黑血,今日之后,再也没有了那个大汉李少卿,唯有匈奴右校王李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