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山是几千年来山体落石,不断堆积形成的坡积物,因此这段路有两个致命特点”
“第一,结构疏松,特别渗水;第二,稳定性极差,随时可能引发大面积滑坡!”
“上次鲁顾问也提到过这里,解决的办法也不难,我们只需要增加水泥衬砌的厚度和强度,确保渠道绝不渗漏就行。”
“同时采用截弯取直的方案,选择最稳固的基岩层,以最短距离、最快速度通过这段危险区域,减少暴露在风险中的时间。”
“但问题是,这里有一段帽檐山壁,顶部就像屋檐一样伸出来的,加上这里土质结构疏松。”
“一旦使用炸药,就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随时有可能出现落石,砸毁或者堵塞水渠。”
“那这个帽檐山壁,还真要炸掉才行!”林捷闻言立刻决定道。
“我也是这个想法!”想到原剧中,顾大海和盼水就是被落石砸死的,于是林昊立刻又叮嘱道:
“这里的石壁厚度是十五米,所以不要认为,一次爆破就能完全成功!”
“即便加大炸药量爆破成功了,也要注意塌方的危险,否则施工队入场后来一次塌方,就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人命了!”
“所以等山体稳定过后,最好找一门火炮轰他一炮,或者确认安全以后,再进行一次爆破,把帽檐给他掀了!”
“对了,还要清理山体上因为爆炸,或者因为地质结构问题而松动的石头,等确认安全后,才能进行渠道建设!”
“啊~!”众人惊讶万分,没想到这里居然如此危险,操作和施工也更加复杂。
“这~也太麻烦了!”老孙闻言有些迫不及待的说道:
“要我说啊,不用那么麻烦,直接炸了就开工,抓紧时间完成二期工程才对!”
然而不等其他人说话,林昊立刻反驳道:
孙副县长,请你正视这些问题,不要掉以轻心,如果在建设的时候,塌方砸死人了谁来负责,如果工程出现安全事故,导致红旗渠建设停工或者中断,到时候谁来负责。
“你们别忘了,上面对我们建设红旗渠意见有多大,早就想要插手,试图让我们停工了!”
“如果大家不重视这个问题,我建议这个渠还是不要修了,到时候出了人命,谁来赔给林县的老百姓?”
或许是因为之前的水渠建设太过顺利,在场的不少人都有些躁动,而老孙偏偏还是个火爆脾气,性格还固执。
但在林昊的讲述下,老孙尴尬的低下了头,而林捷见状立刻说道:
“小林说的有道理啊,咱们争取修建这条生命之渠,本就万分不易了,一切都要小心为上!”
“任何可能影响到工程的问题,咱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在林昊一盆盆凉水浇下去,众人让众人躁动的情绪安稳了下来,于是接下来开始讨论工程方案。
水生这时候也说道:“这地方俺知道,石头硬的很!”
“根据以往俺崩石头得出的经验,想要一次性解决,至少得打十个炮眼,一个炮眼就得填一吨的炸药!”
李明阳惊讶的说道:“那岂不是要十吨炸药?”
林捷惊疑不定的说道:“水生,你这经验不对吧,怎么会这么多呀!”
水生笃定的说道:“林书记,俺还怕算少了呢!”
这时候,水利局的计算员放下笔说道:
“林书记,计算出来了,一次性炸掉厚度十五米的帽檐,加上开出二十米的工作面,需要的炸药量是一点二万公斤!”
李明阳忍不住说道:“一点二,那是十二吨炸药啊!那至少两万块钱!”
因为李明阳管账,手里的钱本就不多,听说一下子要用十二吨炸药,因此表现得有些应激。
听到计算员的记过,水生立刻说道:“看吧,俺还说少了呢!”
计算员笑着说道:“水生你可以啊,我看你快成专家了!”
“不过我们这是靠计算算出来的,你是靠眼力估量,能估算的大差不差就不错了!”
林昊闻言有些无语,没好气的看了眼计算员道:“水生确实有天赋,但两吨炸药在你们看来,也叫大差不差?”
“嘿嘿~!”几人笑了笑,也都觉得挺离谱的,足足两吨炸药呢。
这时候林昊继续说道:“太岁山的海拔高度是一千两百多米,而我们的水渠在460米,刚好悬在半山腰,偏偏还是帽檐山!”
“这里地势陡峭,光是往上爬,就已经非常危险了,这次我们还是要在上面施工作业!”
“所以这次去打炮眼的队伍,必须要比之前的素质更要过硬才行!”
林捷闻言立刻说道:“那只有派水生的青年突击队上了,大海你们都要小心点啊!”
水生立刻保证道:“放心林书记,交给俺们了!”
在林昊的一再叮嘱下,工程进度完成的非常顺利,经过三天的建设,十二个炮眼全部挖好,正在安装炸药。
而林捷也从部队那里,是以实战拉练为借口,借来了一门76毫米火炮,对山体进行炮击训练。
“嘘嘘~~~~!”吹完口哨,随后林昊大声喊道:
“除了点火人员,所有无关人员全部后撤,寻找安全地点躲避!”
不一会儿,人员全部撤离到安全的地方,巡查人员也最后一次进行排查,确认安全后对林昊挥舞了一下旗帜。
林昊见到对面的旗语,随后也挥动旗帜,同时嘴上吹起了口哨,等吹完后大声喊道:“点火!”
“呲呲呲呲~~~~!”
“轰··········!”连续十二声爆炸造成的冲击力,瞬间将山上的帽檐山体炸碎,
“哗啦,轰隆~!”山上响起了剧烈的轰鸣,随后山体肉眼可见的开始垮塌。
不一会儿,原本顶部突出来的石壁,被炸成了缓坡,为了以防万一,林捷立刻让火炮对着山体上,看起来就不怎么稳定的地方轰击。
“装弹完毕,请求射击~!”炮兵立刻大声喊道。
“放~!”此刻的林捷,恍然回到抗日年代,有种大家一起杀鬼子的感觉。
“轰隆~!”一发榴弹直接轰击在结构脆弱的山体上,立刻发生了二次塌方,而且还是大规模塌方,如果下面刚好有人~。
“咕嘟~!”一旁的老孙咽了咽口水,心中忽然庆幸无比,还好听了林昊的话,多做了几手准备,不然后果简直难以想象。
一旁发号施令的林捷,心里对林昊更加信服,还好之前听他的话,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林捷担忧的说道:“林工,要不再放两炮,万一还有结构不稳定的山体呢!”
然而林昊摇了摇头,随后认真的说道:
“这段山体很牢固,如果再炸反而会破坏山体结构,接下来顶多就是点碎石落下!”
“我们找一队精干的小队,从山上吊着下来,清理山坡上的碎石和不稳定的石头!”
林捷闻言点了点头,他现在是越来越信任林昊,因为到目前为止,林昊还没有出现任何一点错误。
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虽然把山体的帽檐炸下来,让下面累积了许多石头和碎石。
但这里的人更多,只要不出现危险,或者突然落石干扰工程队施工,其实进度是非常快的。
······
时间来到一个月后,在征服太岁山期间,林昊还去了一趟青年洞。
这个地方没有什么好说的,全靠人力磨,好在林昊给他们一千多人力。
拿着最好的钢钎,最好的工具,采用林昊制定的“分段掘进、多点开花”的施工方案。
三个月前,林昊凭借精准的测量技术,在山体上标定了多个施工旁洞的位置。
施工队从几个旁洞,同时向两边掘进,加上每天三班倒的攻坚,使工程得以在多个作业面同步推进。
依靠这种极其超前和高效的施工方法,硬生生将施工时间缩短到四个月。
不过林昊依然嫌太慢了,因此趁着太岁山那边稳定后,林昊干脆亲自上一线。
然后在施工期间,偷摸着使用技能,帮他们减少施工难度,硬生生将工程进度减少了一个月。
在太岁山那边完工后,林昊才跟着指挥部,来到王家庄隧洞。
这里跟青年洞那边不一样,那边的山体基础坚固,因此导致施工难度很高。
而这个王家庄隧洞不同,这里的问题是,山体没有那么坚固,让隧洞的施工变得危险。
如果缩小隧洞,就会导致水流量不足,但按照设计修建,又非常危险。
而林昊本就知道标准答案,因此直接提出双孔法,也就是将隧洞修成鼻孔状。
使得隧洞中间拥有一个支撑,保证了隧洞的安全性,不过使用炸药施工的时候,依然万分小心。
林昊一边监督工程,一边计算着时间,如今已经来到1960年3月,今年将是灾害最严重的一年。
到时候搞不好会跟原本历史一样,叫停红旗渠的建设,而就在这时候,林捷突然找到了林昊。
“小林!”林捷声音带着疲惫问道:
“一期通水,人心是稳住了,可水渠的建设依然遥不可及,不论是我们的资金还是物资,恐怕都经不起消耗。”
“之前你说过,有办法减少工程量,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能跟我说说是什么办法吗?”
林昊沉默了片刻,目光投向暮色中更远处的山峦。
其实他早就计算好了,但两个办法想要实行都很困难。
想了想,索性跟林捷说一下也可以,最后让他来做决定,于是林昊缓缓说出两个方案。
“林书记,办法不是没有,还不止一个,但各有利弊,而且都是险棋。”
林昊转头看向林捷,拿出一份图纸分析了起来:
“第一个是奇招,经过我的计算,我们在阳耳庄村上方动一个大手术,咱们不绕山,直接修一座横跨河谷的渡槽,把水从半空引过去。”
他用手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又沿着红旗渠蜿蜒的渠线指了指说道:
“这么干,能让总干渠直接缩短近三分之一,预计能让总渠全线通水的时间提前两三个月。”
林捷的眼睛瞬间亮了,随后激动的问道:“提前几个月?减少三分之一工程!”
“但代价巨大!”林昊立刻泼下冷水,随后继续解释道:
“因为那座渡槽,河道部分需要五六十米高,而且直上直下,相当于修一座六十米高的桥,把水送到对面去。”
“它对水泥、钢材的要求极高,施工高且危险,耗费的资金更是天文数字。”
“而且,省掉的总干渠渠段,以后也得作为支渠修回来,总工程量并没减少,还要花费巨资单独修一座渡槽!”
“当然,好处是把通水时间提前了,还能利用三米多的落差,修建一个500千瓦的小水电,解决两三万人的用电问题。”
之前鲁专家质问我们,说我们卡在了理论允许的最上限,毫无回旋余地。
其实回旋余地就是这个,如果落差真的不够,或者中途出现我们不可控的意外,导致落差不够,我的后备计划就是这个!”
“只是后来经过计算,虽然很具有可行性,但必然需要花费巨资,所以我就没怎么提!”
林捷闻言心中激荡不已,没想到林昊居然早就准备好了后备计划。
林昊没给林捷太多消化时间,紧接着抛出第二个方案道:
“第二个,虽然是一个正招,但动静更大!”
“我们启用全线开工模式,将二期、三期、四期工程,同时上马。”
“这能行吗?”林捷呼吸一窒。
“技术上可行。”林昊笃定地点头说道:
“我们培养出来的施工技术员,在一期工程中经受考验合格,拥有了一大批合格的技术员和施工骨干。”
“他们已经拥有单独监督施工的能力,现在就是最好的种子,可以立刻撒到新工段去。”
“而且后续工程多在缓坡丘陵地带,施工难度比我们刚啃下来的硬骨头低得多,如果能全线铺开,进度必然飞跃。”
“说句提气的话,五一通水都不是问题!”林昊自信的说道。
在原剧中,他们在二月份开工,就想着一人一天挖一米,七万人一起上阵,最多三个月,在五一的时候就能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