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汪世显有点东西,他的建议跟张伟降临这方世界的时候的打算不谋而合。
先控制四川,进而夺取天下。
不过在张伟见识到了拜火教的危害之后,夺取天下当皇帝反而被他放在了第二位。
此教不除,遗祸千年。
张伟定定的看了一眼汪世显。
“汪将军恐怕还没认识到拜火教的危害,不把他们彻底撵出华夏,本王寝食难安,回师川蜀现在肯定是不可能的,你既然有此见识,那本王给你一个任务,你现在就入蜀去雅安,任征藏大总管,让铁鹞子给你打副手,如何?”
啊?
张伟此言一出,举座皆惊。
“秦王……”
曹友闻欲言又止,征藏大总管听名字就知道乃是统管一路的实权大将,据铁鹞子飞鸽传书,他现在已经到了雅安,正在一边招兵,一边向小金川方向试探攻击,临阵换将,此乃兵家大忌,再说汪世显新投就委以如此重任,实在是有点冒险。
张伟摆手。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汪世显是个将才,不用可惜了,铁鹞子虽然是张伟的心腹,不过以前毕竟最多只带过百八十人的底层军官,一下子被提拔到卫将军一职,难免玩不转,根据最近的情报,他那边好像遇到了麻烦。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东邻成都、西连甘孜、南接凉山、北接阿坝,乃是入藏最前沿的城市。
此地乃是宋庭益州路管辖,城防使乃是曹友闻的部将,叫黄裹,手下只有几百人,铁鹞子手下有上万人,黄裹也不敢抵抗,不费吹灰之力的就入主城区。
雅安虽然明面上是黄裹最大,但是,他对这里的控制实在是有限的很。
因为这里是土司的地盘。
杨家。
雅安最大的土司,势力在川西盘根结错,据说他们家跟播州土司杨南召还是远亲,手下不但有土司私兵上万人,川西各族也与其交好,在川西这块地盘,杨家说的话,比宋庭官员说的话管用。
铁鹞子虽然兵强马壮,但是初来乍到,杨家看在曹友闻的面子上明面上还算配合,背地里怎么想的就不知道了,反正据他飞鸽传书过来,好像有点生气,有出兵围剿杨家的意思。
铁鹞子还是见识太浅,这些土司盘踞西南上千年,传承不断,跟历代王朝打打合合,剿了又抚,抚了又剿,直到后世都还有影响力,张伟进入杀戮战场之前网上就闹了一处耳环事件,那女的在网上被人口诛笔伐,到最后都是不了了之,可想而知这些土司的影响力有多大。
种种迹象表明,铁鹞子好像玩不过这些土司。
必须派一个强力大将前去坐镇,才能镇的住这些土司,保证征藏大业。
这个人选张伟这些天一直都在思考派谁去,按说曹友闻肯定是最合适的,作为大宋朝眉州防御使,统管益州路一切军务,由他去雅安坐镇在适合不过。
不过老曹毕竟出身蜀军,以前与这些土司不清不楚,张伟怕他下不了这个手。
汪世显正合适。
想到这里张伟不再犹豫。
“曹大哥不必多劝,本王已有决断,汪将军乃是治世良才,必不会辜负了本王的信任。”
汪世显怔怔的看着张伟,统管一路大军,节制征藏军务,这种信任张伟麾下目前只有两个。
一个是已经到了成都的钟祥,一个是在汉中的聂明。
张伟麾下士兵的精锐程度汪世显这几天已经见识过了,他有把握,只要给他一万人,他就能跟天下任何势力掰腕子。
包括蒙古铁骑。
“必不负秦王所托,仲明愿意入蜀,为吾王压服诸多土司,拿下吐蕃。”
“很好,很好!”
张伟哈哈大笑。
“我听说令郎也在参谋部任职,让他好好干,本王麾下,有功必赏,不会埋没人才。”
汪世显连忙跪地,恭恭敬敬的道:
“多谢秦王。”
“嗯,征藏大军的事讨论完了,接下来我们继续议武威的问题。”
其实张伟借城隍土地之权柄,绝地天通镇压了整个大西北的灵气之后,饕餮魔羊已经吸不走一丝灵气了,所以张伟现在也不急,以他的意思是慢慢打,尽量练兵,让手下都见见血。
诸将吵的不可开交,有建议兵贵神速,现在就拔营去武威抢钱抢女人的,有建议先休整一天,明天在去的。
张伟一脚踢飞那个说休整一天明天再去的王八蛋。
“这种废话以后别在老子面前扯。”
杨岳斌讪讪的从屋外又走了进来,一瘸一拐的被牛军儿好一阵嘲讽。
“老杨我看你是被那几个菩萨蛮给迷乱了心志,下次在乱说话,你那第三条腿估计都要被踢废了。”
杨岳斌对牛军儿怒目而视。
“我乃杨家单传,现在还没有后人,秦王怎会忍心忠良绝后?牛屠子不服咱出去比划比划。”
牛军儿脖子一缩,不敢在说话。
杨岳斌确实是杨家将的后人,一手杨家枪法炉火纯青,自他在张伟面前展示了一手挑山式之后,张伟又将九阳神功,乾坤大罗移,九阴锻骨法,龙象般若功的真意图都给他看了个遍,现在已经是先天武圣,论武功,已经是天下五绝一个级别,牛军儿除非是想挨揍才跟他单挑。
张伟对这个手下也非常满意。
天资不俗,又是杨家后人,将来征宋也是一面大旗,只是也是个老色批,帐篷里的菩萨蛮比高度还多。
这几天他好像有点沉迷其中,诸将都建议现在就拔营,就他说明天才走,所以吃了张伟一脚,也不算冤枉。
“既然都说今日拔营,那就今日拔营,五天之内,兵临武威。”
众人脸色一变,俱都有点苦逼之色。
白银离武威近五百里路程,五天时间赶到,也就是说每天要行军一百里,就算是在大草原上一马平川,以这个行军速度赶过去也要累的够呛。”
不过现在张伟手下骡马充足,五天五百里,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军议有了结果,诸将也就不再多言,起身行礼之后告辞离去准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