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潮汹涌之下,前十公里反倒堪称平静,夏沫一路跑过西长安街、复兴门内大街、复兴门外大街,经木樨地桥穿越西护城河,踏上了复兴路。
秋高气爽,天空澄澈如洗,只有几缕薄云轻浮于湛蓝的天幕,道路两旁的国槐?树上吊着一串串的白色槐蕊。
国槐是京城的市树,花期本该集中在7至8月,肯定不包括11月份。许是因为气候异常的原因,今年的国槐普遍出现了罕见的“二次开花”现象,不过国槐的花香很淡,奔跑在茂盛的国槐树下,几乎闻不到什么香味。
夏沫迈开脚步,呼吸均匀绵长,动作不疾不徐,凉风拂过面颊,带着秋日特有的清爽,却没有半分的寒意。
没有焦灼的追赶,更没有疲惫的挣扎,只有身体与自然的和谐共鸣。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每一步都踩在暖融融的光斑里。
过了军博,队伍在公主坟交通枢纽向北拐进了西三环中路。夏沫稍微提了点速,在中央电视塔附近追上了前面的第二军团,也就是何捷那群人。
这里距离前面的非洲军团也就不到一百米的差距,夏沫安心地跟在第二军团的最后面蹭了一会风。
中央电视塔可不是裤衩楼,那个是央视的总部大楼,在朝阳区那边。
电视塔的造型非常别致,塔座是祈年殿式的重檐形式,塔身下粗上细,像一根巨大的烟囱,到了两百多米的高度,塔身再向外挑出,形成一个半径十米左右的大洋葱头,看上去像是一个巨大的宫灯。
东边是玉渊潭公园,这里的水道本身和西护城河都是相通的,再稍远一点就是大名鼎鼎的钓鱼台国宾馆。
首都师范大学的门口是有补给站的,夏沫毫不犹豫地跑进了补给站。
按照赛前的计划,前期每10公里补一次胶,每5公里补一次水,这是夏沫为自己制定的补给节奏。
夏沫咬开了一支能量胶,这种能量胶还好,不咋甜,即使没有水也能咽下去。不像有的产品,不但齁甜,而且胶质粘稠,就挺难下咽的。
夏沫嚼食着能量胶,同时加速追上了杨椿龙等人,递了几条能量胶和几粒盐丸过去,然后跑到了队列的前面,取代了官兔来为大家领跑破风。
这些非洲人很鸡贼,他们的配速几乎是卡着这群华夏跑者的极限来的,所以每个人都感觉自己跑得很顶,哪怕是有着206实力的何捷都是如此。
这只官兔虽然态度认真,但在匀速方面确实差点意思,所以跑起来难免会有种忽快忽慢的感觉,大家跟在后面就跑得更加难受。
夏沫回头招呼一声:“大家跟我后面跑,稍微提点速,不能让前面跑得太舒服了。”
吴芃正在跟狍子讨论夏沫刚才为华夏队友带补给品的暖心举动,看到这一幕,狍子有点傻眼:“他……他现在居然还能开口说话?”
虽然听不到现场的声音,但杨椿龙脸上的痛苦面具大家清晰可辨。
虽然在这些“尖子生”里面只能算是吊车尾,其实杨椿龙还是挺有实力的,起码他在华夏马拉松长跑圈子里面也算得上有名有号。
连他都跑得这么辛苦了,其他人又能好到哪去?可夏沫那边似乎是刚跑嗨了那样,神态轻松不说,甚至还能开口说话。这差距一对比,就有点明显了。
夏沫一提速,何捷等人立马跟上。
还别说,虽然速度稍稍提了那么一丢丢,但因为夏沫的速度一直保持得非常稳定,所以大家反而跑得更加舒服一点。
过了首都师范大学,夏沫折而向西,把队伍领上了玲珑路,随后在抵达京密引水渠附近后,再次转而向北,沿着蓝靛厂南路一路北上,经过蓝靛厂北路,在火器营桥拐上了绕城的北四环西路。
夏沫在路边看到了陈诺和简艺,还有“艺诺”和“蓝星”的全体员工。这俩败家娘们,今天是正事不干,光带着全公司的人来给自己男人加油了啊。
夏沫心里是这么蛐蛐,可头却昂得更高了。
这路牌上又是蓝靛厂,又是火器营的,夏沫一激动,冲着两女人开口就冒出一句“桃叶儿尖上尖,柳叶儿遮满了天……”
就这一嗓子,差点没把前面的非洲军团给吓一大跟头。
“你们听到了吗?夏沫刚才好像是在唱歌?”吴芃不可置信地问两位嘉宾。
那一嗓子实在是太亮了,就连离得还挺远的转播车都收到了声音。
领跑了十公里左右,队伍抵达了京大的南门附近。
路边站满了京大的校友,大家都冲着夏沫一行人招手,给他们加油打气。
夏沫眼尖,很快在里面找到了姚民那张灿烂的胖脸,没多久,佘曼曼,京大四美,还有欧阳曦若……一个个全露面了,甚至还在队伍里面看到了莫晗露……
夏沫冲着人群抛过去几个飞吻,这个举动让那些学姐学妹霎那间就陷入了疯狂,只有少数几个人才清楚,夏沫刚才的飞吻对象究竟是谁。
夏沫听到姚胖子好像是在大喊:“夏沫,给我干翻他们!”
这时候第二阵营距离前面的非洲军团已经很近了,强大的压迫感逼着那几个非洲人不得不再次提速。
“哥几个按这个节奏先跑着,我先上去给他们添点堵,能弄废几个最好。”夏沫邪魅一笑,跟众人招呼道。
何捷作为国内冠军,面色还算沉静,但急促的呼吸还是出卖了他。至于其他人,则更加不堪,杨椿龙好几次都差点掉队,要不是意志还算坚韧,怕是坚持不到这里,再提速几乎不可能,那样只有跑崩一个结果。
杨椿龙用羡慕的眼神看着夏沫迈开那对大长腿,“歘欻欻”地用冲刺般的速度迅速甩开了队伍。
“不对吧,夏沫这是要提前冲刺?他怕不是搞错了里程数?这还不到一半啊!”转播间内,狍子已经是目瞪口呆。
“那怎么可能!沿途到处都是提示——再说了,就算他真弄错了,何捷等人会不提醒一下?”张虢伟首先提出反对意见,“我估计夏沫是准备使用战术了……以他210的马拉松实力,跟这帮人均205水平的埃塞俄比亚以及肯尼亚选手比,怕是只有用战术,才能有取胜之道。”
听了张虢伟的分析,所有人都感觉有点怪异:讲道理,张指导话这么说没错,可为什么我总感觉这个210实力的家伙,跑得比那些205实力的黑人还要更加轻松一些?
因为比赛时暂时封路的缘故,离开了人群聚集的京大南门,央视的转播车可以毫无顾忌地开到距离夏沫很近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抓他的特写,这也让守在电视机前的女观众们大饱眼福。
现在是在由西向东跑,阳光从夏沫的前方洒下,勾勒出夏沫完美的轮廓,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柔和的金边。
夏沫的跑姿非常标准,标准到可以直接写进教科书,看着也非常养眼:双肩松弛,不耸不僵,手臂自然下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幅度也恰到好处,与步伐默契配合,如和风拂过湖面般自然流畅。
脚步轻盈,前脚掌先着地,然后柔和地滚动至脚跟,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顿挫。
每一次抬脚,都带着一种优雅的节奏。每一次吐纳,都不急不缓,从容不迫。呼吸深长而均匀,与步伐完美同步。
夏沫的侧颜在秋日的光影中若隐若现,风掠过他的发梢,几缕碎发轻扬,贴在微微汗湿的额角。随着他的每一次呼吸,鼻翼也在微微翕动。这份在奔跑中自然流露的从容与优雅,远比他的颜值更加吸粉。
就在中关村东大院附近,夏沫以冲刺般的速度飞快地超过了前方的非洲军团。
电视机前的很多女粉已经开始欢呼,不管怎么样,这一刻,夏沫是第一名肯定没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