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陈蒨的估计,周瑜大军最快明日,最慢两三天就会赶到。
所以这几天时间里面,陈蒨也算是如坐针毡,说老实话,对于陈蒨来说,他确实是十分忐忑。
因为他好不容易付出代价拿下章烨城,如果在短短的时间里又被周瑜给夺走了,那对于陈蒨来说这损失可就太大了。
章烨城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这座城池的地理位置确实很重要,无论是对于陈蒨也好,还是对于周瑜也罢,这座城池称得上兵家必争之地。
所以拿下章烨城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想尽办法巩固城防,将这座已经因为战火显得有些破败的城池重新变成易守难攻之地。
不过这时间还是有些太仓促了,毕竟周瑜随时可以率兵赶到,所以在简单修缮了一番后,这座城池才勉强有了一些坚城的风范。
不过陈蒨的担心恐怕也不需要了,因为此时此刻,周瑜已经率军离开了。
其实周瑜也很无奈,他当然不希望就这条虎头蛇尾的结束,可是他也没有办法。
章烨城被陈蒨攻占,此行周瑜目标已经消失,他所要面对的将是据守城池,兵力跟他不相上下的陈蒨大军。
攻城一方的损失肯定要比守城一方大,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可是周瑜手头上除了这些兵马以外,他已经没有援军了,所以他必须再三斟酌,考虑接下来怎么办。
而在深思熟虑后,他才做出了撤军的举动。
如此便是一天时间过去,而陈蒨此时也皱起了眉头,按照他的估计来说,此时此刻,周瑜应该已经兵临城下,可是看城外这一副平静的样子,貌似周瑜又全无踪迹,难道说周瑜的大军是出了什么阻碍?
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纵观南陈各方各地,除了自己以及还在奋力抵御高达大军的周弘正以外,南陈又还有哪里的兵马可以去与周瑜的精锐大军对抗呢?
而在思虑之下,陈蒨最终决定派出兵马去,到城外好好打探一番消息,看看这莫名其妙不见的周瑜大军究竟去哪里了。
而在这焦急的等待后,陈蒨终于得到了消息,周瑜大军在距离章烨城几十里后居然停滞不前,随后直接撤军了?
这个消息传到陈蒨耳朵里后,他满脸都是不可思议,还以为周瑜那边出现了什么变故,比如周瑜突然身患重病,大军群龙无首,不得不撤军回去休整?
这个想法太过于天方夜谭,但是却十分符合当下吴国大军的做法,毕竟在这个节骨眼上,吴国大军居然退了,此等匪夷所思的做法,自然让陈蒨疑惑。
只不过对于陈蒨来说,想不通的事情自然不需要再多想了,他现在只知道周瑜的大军退了,而章烨城也是暂时安全了,这让陈蒨松了口气。
但是周瑜为什么会莫名其妙退走这个问题也是在陈蒨心中留下了一个谜题,但很快他便抛之脑外,毕竟他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巩固城防,将章烨城打造的密不透风。
只不过周瑜率军离去,他却留下了陆逊以及一些军士,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前往章烨城,协商用被生擒的尚司朗换回陈武和董袭。
实际上这也是陆逊主动请缨,毕竟以陆逊的身份,将他留下来去与陈蒨协商,虽说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说法,但毕竟人心隔肚皮,现在两军已经处于死战当中,万一陈蒨有了害人之心,那入虎穴的陆逊岂不是必死无疑?
陆逊的身份在吴国也不简单,所以即便陆逊主动来说,周瑜也很犹豫,最后在陆逊的一再坚持下,周瑜这才同意了。
而这一次,除了留下陆逊和三百军士以外,周瑜也留下来了陆文龙,毕竟陆文龙武艺高强,有他在一旁保驾护航,周瑜也能稍稍安心。
虽然周瑜跟陆逊不沾亲带故,但怎么说陆逊也是吴国的青年才俊,未来更有希望接任自己大都督的位置,这也让周瑜对陆逊青眼有加,自然不希望他冒险。
但是陆逊想走这一趟,周瑜也不太好拒绝,只能尽力安排下后手。
三百军士加一个陆文龙,能不能保得陆逊全身而退,这件事情谁也不敢打包票,毕竟这三百军士再精锐,也比不上陈蒨的数万兵马,陆文龙武艺再强,他也敌不过南陈新永丰、新文礼、尚师徒这么多猛将联手。
但是对于周瑜来说,他已经安排的井井有条了,当然了,陆逊也可以选择不去,但这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可不是周瑜逼迫他的。
而在周瑜撤走后,陆逊却让麾下军士沿着小路而走,不行官道,对于这一点,陆文龙自然有所疑问。
只不过陆逊却是耐心解释道:“此行乃是去与陈蒨协商交换人质,那陈蒨可是堂堂南陈太子,而我等要做的就是以气势压人,不让他们再提出什么额外的条件。
陈蒨恐怕已经猜到大都督已经率军前来,现在发现大都督兵马迟迟不来,势必会派斥候前来探查,如果走官道被发现,且不说要不要打上一仗,就是让他们回去报信,这也让他们会早作准备。”
陆逊的侃侃而谈落在陆文龙耳朵里却是左耳进,右耳出,毕竟这位悍将对于这方面属实是不上心,他只知道上战场的时候听从大都督周瑜和陆逊的话,到了平常时候,也听陆逊的话便是了。
当看到陆文龙这副样子后,陆逊也是无奈的笑了,自己这位兄弟什么都好,唯独有时候会神游在外,仿佛永远不在状态一般。
当下,陆逊也选择闷着头率军赶路,他要尽快说服陈蒨同意用尚司朗换回陈武、董袭二人。
毕竟尚司朗虽然是一员猛将,可在南陈不过是负责镇守一座关隘的五品武官罢了,可是陈武和董袭可就不一样了,这两位可是吴国赫赫有名的江表十二虎臣,要是就这样折在这里,事情传出去后,指不定会引起什么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