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的交通发展模式倾向于均衡发展,因此,东非政府鼓励民航业做大做强,但是又限制其盲目扩张,从而稳定铁路,公路等交通发展。
现阶段下,民航业和铁路,公路交通的主要竞争领域是客运,尤其是对铁路客运的竞争压力最大。
至于水运,客运对其就不是太重要了,或者说水运的的速度是很难满足民众出行需求的,在陆地方面,之前水运就竞争不过铁路和公路的客运,而飞机出现后,随着时间的发展,未来国际客运,航空必然取代轮船,成为国际长途客运的首要选择,航空在国际客运超越海运,大约也就在未来二三十年内。
东非的民航业发展即便不像美国那样管制相对宽松,但事实上已经领先世界,这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
政治层面,东非政府最早重视民航业发展,科技层面,东非是世界最早投入航空工业发展的国家,并且拥有世界数量最多的相关从业人员,还有研发机构。
市场需求层面,东非本土就高达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南北直线距离甚至超过四千公里,东西也达到三千公里,民航需求量大。
区域发展方面,民航业对东非北方,还有西南地区意义重大,因为这些区域的交通线路相对稀疏,东非的铁路和公路网主要集中在中间地带,而北方和西南,除了国家战略交通干线以外,绝大部分区域出行并不是很便利。
产业方面,东非空军已经检验了飞机在安全性上的可靠性,因此,可以向民用航空过渡相关技术,就比如东非如今已经已经研制成功大型远程运输机,还有世界第一台喷气式飞机。
……
1932年七月。
德国,柏林。
七月份德国的议会选举正式结束,德国民族党在本轮议会选举中,首次超过社民党和德国工党,成为德国议会第一大党。
所谓社民党和工党,实际上都属于工党,只不过前者属于鸽派,后者属于激进派,在一战前社民党就成为了德国议会第一大党。
此后的长时间内,社民党长期在议会第一,第二大党之间徘徊。
不过,这也可以看出社民党在政治上的“天真”,这样一个长期德国议会第一大党,却从来没有成为德国领导者,这当然也和德国的政治制度设计有关,就像首相任命,最终还是要经过皇帝和军队的同意后才能通过。
一战后,皇帝权力被架空,如今德国首相人选,更是受到军队的直接操控,而军队背后就是容克,相对于
社民党和工党,毫无疑问德国民族党更容易让他们接受。
虽然阿道夫也不受欢迎,但是他鼓励军队发展和支持扩张迎合了容克集团的胃口。
进而,在德国民族党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之后,阿道夫上台已经没有悬念,只要通过后续流程,他将成为德国新首相。
此时,阿道夫就已经召集民族党内部的骨干共商大事。
“1932年是整个德国命运发生惊天动地变化的关键一年,我们德国民族党,将带领德意志人走向胜利,但是在此前,我们还有一些准备,必须提前展开。”
“首先就是军队,必须服从我们的领导,因此,从现在开始,加速我们德国民族党对军队的渗透工作,拉拢中下级军官还有基层士兵,这一点尤其重要。”
“帝国军队关系到我们能否成为帝国实际掌权者,而非一些无能之辈的提线木偶,后者是我们绝对不能允许的,除此外,冲锋队的继续扩大和正规化,也要提上日程,冲锋队将成为我们领导帝国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将成为我们粉碎敌人的重要倚仗,届时,我们将彻底清理社民党,工党等德国社会的蛀虫和破坏分子。”
事实上,此时社民党还是德国民族党的重要支持者,甚至社民党内部一些人将阿道夫视为“自己人”,因为阿道夫领导的德国民族党,全称中带有“社会”,“工人”等词汇,也就是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
但是,社民党的一厢情愿显然是失败的,阿道夫从来没有把他们看做合作者,而是和工党一样的敌人,因此,在已经确定上台后,他立刻开始安排对社民党的围剿工作。
阿道夫说道:“未来德国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我们民族党的声音,我们天然代表了德意志民族的利益,而社民党,工党还有其他党派,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
“尤其是德国工党,他们是苏联人和犹……分子的间谍,是潜伏在德国内部的敌人,德意志民族的叛徒。”
“他们听命于莫斯科和约瑟夫的领导,并且和犹……分子勾结,因此,只是苏联和犹……分子的棋子,德意志民族的利益对他们而言完全不重要,因此,我们不能放任德国工党继续存在。”
“还有社民党也是如此,和工党是一丘之貉,是工党两头下注的结果而已,因此不排除他们未来和工党合流的风险。”
社民党和德国工党两家虽然支持率不如德国,但是他们在德国的支持率都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如果合流,就是百
分之四十,将超过德国民族党,威胁德国民族党和阿道夫的地位,这是阿道夫绝对不能允许的。
当然,在阿道夫本人看来,社民党和工党本质上就是“一伙的”,而实际情况则是自二十年代以来,社民党和工党的思想冲突,甚至超过了他们和德国民族党之间的矛盾。
“异端比异类更加可恶。”这是德国社民党和德国工党间最真实的写照,社民党甚至支持阿道夫这个独裁者,都不愿意和工党合作,因为他们认为德国工党“过于极端”。
事实则是阿道夫和民族党远比德国工党极端的多,但是社民党对此视而不见,前世他们就支持过德国专制政府,因此,他们能在一战前,成为帝制德国下的第一大党派也就不足为奇。
这大概就和英国工党一样,他们不足以让两国的幕后统治者感觉到“威胁”,毕竟指望议会斗争,成为国家领导层的想法过于天真,他们的上限也就是成为明面上的统治者,但是绝对无法调动基层官僚还有实权部门。
就像英国工党,哪怕取得首相职位,但是他们的任何改革措施,基本上都是一纸空文,无法对英国政治和社会结构形成重塑。
在聊完国内的政治任务安排后,阿道夫接着把矛头转向奥匈帝国。
“奥地利民族党和我们的合作也要加快进度,德意志民族能否统一,奥地利是关键,现在,我们即将掌权,对奥地利的渗透也要开始做好准备。”
“未来,一个空前强大的大德意志帝国将出现在欧洲的版图上,这是我们德意志民族统治世界的第一步。”
“尤普,你应该加强和我们奥地利伙伴们的合作,他们面临的情况,要比我们复杂的多,尤其是舆论宣传层面。”
“如果无法拉拢多数人,那德奥合并就很有可能夭折,因此,加强在奥匈帝国内部的宣传,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现在,德国民族党上台已经板上钉钉,那德国民族党就可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奥匈帝国,尤其是宣传工作上。
戈培尔推了推眼镜,向阿道夫说道:“好的,党魁阁下,我会向奥地利的同胞们传授一些经验,减少未来两国合并的民间阻力。”
对于德国民族党而言,他们本身的民族属性就尤为浓烈,因此德意志合并长期以来,都是他们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然,大德意志帝国如果实现,对于德国民族党的好处也是惊人的,没有多少人能拒绝这份诱惑。
1932年8月4日。
柏林皇
宫。
威廉二世在德国保守派精英的压力下,不得不正式任命阿道夫成为德国新首相,德国的历史来到新的转折点。
今天威廉二世的脸色并不好看,他带着略微冰冷的语气对这位“内定”的德国新首相说道:“阿道夫先生,希望你能给德国带来一些好的变化。”
阿道夫本人目前对威廉二世倒是并不怎么反感,他回应说:“皇帝陛下,接下来我们将带领帝国完成世界大战未完成的事业,我想这也是你的理想,因此,我们的目的始终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德国的未来,因此我希望接下来我们的合作能够愉快的展开,一起为德意志民族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个疯子!这是威廉二世心里对阿道夫的评价,虽然阿道夫之前说的也没有问题,一战时期,威廉二世的确也是一个野心家,试图把整个欧洲变成德国的后花园。
可是,他并没有这样的自知之明,威廉二世发动战争,他认为自己是为了德国的利益,而阿道夫也这么做,那就完全是“野心家”和“疯子”了。
当然,威廉二世还抱有一丝幻想,那就是阿道夫只是说大话罢了,毕竟政客本身就是天然的骗子。
在他看来,阿道夫完全就是一个“政治素人”,他还不懂人心的险恶,接下来只要他和自己一样,受到容克集团的刁难,最后也会“认清现实”。
是的,这个时候威廉二世在很大程度上,还把阿道夫认作是和自己一样的“可怜虫”,德国精英阶层的“提线木偶”。
所以,威廉二世反而用奇怪的语气对阿道夫说道:“阿道夫先生,你是一个乐观的人,我希望你的这种精神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虽然阿道夫不明其意,但这个时候他正春风得意,所以客气的回应说:“乐观是德意志民族的优良品质,而我的乐观,也将和未来帝国的发展一样维持下去,我相信帝国的未来是一片光明的。”
皇帝和阿道夫交头接耳的内容,无人知晓,不过看到皇帝和新首相如此“融洽”,德国的统治集团代表们都很满意。
正如之前威廉二世所想,在统治集团看来,阿道夫不过是他们一手挑拨的“提线木偶”,德国统治集团的右翼分子们自认为可以“控制”这位帝国新首相。
所谓的右翼分子,包括德国容克集团,也就是贵族和军方,然后还有德国的大工业资本家,民族主义政党,官僚和司法系统等等。
德国的民族主义政党不止德国民族党一家,还有一些小
党派,就比如德国人民党,他们主要由退伍军人,反民主和反犹……分子构成。
而德国的大工业资本家,则是阿道夫和德国民族党的重要支持者,就比如德国的那些工业巨头,克虏伯,蒂森,法本,西门子等,他们给德国民族党提供了主要的资金支持。
而阿道夫也能很好的满足他们政治诉求,就比如反对工会和社民党的“社会福利政策”,镇压工人运动,确保私有财产权,获得军备订单等。
容克集团,尤其是军方内部对阿道夫的支持倒是有所分歧,但是他们自己扶持的代言人,没有阿道夫在德国的那种影响力,难以和阿道夫打擂台,因此后期转向支持阿道夫,他们对阿道夫的主要诉求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压工党等左翼分子。
最后是官僚集团和司法体系,他们对阿道夫的期许是阻止社民党和工会倡导的“平等化”改革,维护体制传统权威。
这也是此前德国警察局还有法院等系统,纵容和偏袒德国民族党旗下冲锋队各种暴力活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
随着德国民族党的成功,中欧地区的形势也越发紧张起来,而奥匈帝国将成为新一轮中欧地区政治和社会危机的风暴中心点。
因为,苏联也试图在奥地利发动攻势,这样一来,奥匈帝国内部就形成五大势力的激烈战场,首先是哈布斯堡为首的保守统治集团,然后是工党,接着是各个民族主义分子,然后是勾结德国民族党的奥地利民族党,最后还有资产阶级的激进分子。
除了哈布斯堡为首的统治集团以外,其余各方势力,并不过于在意帝国领土的完整性。
奥匈帝国这个世界大国即将迎来最大的挑战,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将决定这个古老帝国的存续问题。
对于帝国内部的严峻形势,鲁道夫皇帝也有清楚的认知,但是,他能做的却很有限,如果放在上个世纪中后期,鲁道夫或许还有信心压制其他反对势力,但是现在的奥匈帝国就是一个新的欧洲火药桶。
随意一处火苗,都有可能让奥匈帝国原地爆炸,而现在奥匈帝国内部试图“纵火”的人太多,这也意味着起火点远不止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