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话又让大殿中一阵沉默。
众人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悲凉。
大元脱胎于大蒙古帝国。
一直以来,大蒙古帝国驰骋纵横欧亚大陆,遇神杀神。
没想到,仅仅不到百年,竟然就被汉人骑兵在正面击溃!
其他任何方式的战败,都不如这种方式带来的冲击大。
铁穆耳喃喃自语。
“怎么会这样呢?”
输在别的地方就算了。
输在骑兵对冲,简直让人死不瞑目。
忽必烈沉默良久,随后露出一个勉强的笑容。
“还好,现在咱们大元都是火枪兵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开封。
在上万明军的护卫下,朱元璋的御驾缓缓进入这座城池。
徐达、常遇春两名主副帅带着诸多将领迎接。
“见过陛下!”
朱元璋点了点头,露出笑容。
“各位辛苦了,进去再说。”
片刻后,在大堂中,朱元璋没好气地对着常遇春斥责道:
“朕没和你说过吗?没事不要瞎冲阵!”
“堂堂大明平章政事,连一点丞相的样子都没有!”
按照宋元惯例,左右丞相属于“正丞相”,平章政事和参知政事属于“副丞相”。
常遇春此刻就没有面对元军时的杀神形象了,摸了摸脑袋讪讪一笑。
“陛下,当时也是情况紧急,臣和徐达大人商议过的,他同意的!”
徐达:“……”
你小子特么还要拖我下水?
徐达硬着头皮开口。
“陛下,常遇春说得没错,当时渡河强攻虽然风险巨大,可的确是能最快取胜的好办法。”
朱元璋哼了一声,表情稍微缓和了一点。
“朕知道你们的想法,但朕需要的是稳扎稳打,而不是急功冒进。”
“在接下来的战争里,你们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徐达、常遇春等人赶忙点头领命。
经过了一番研究,大明君臣很快确定了下一步的进军思路。
朱元璋手指地图,沉声道:
“那就从山东临清出发,直指大都。”
“在这个过程里,要特别注意山西王保保部东出支援的可能性。”
王保保虽然屡次遭遇朝廷打压和背刺,但眼下依旧还是大元一方势力最强大的军阀,也是朱元璋北伐路上最强悍的敌人。
顿了顿,朱元璋又看了一眼常遇春,特地叮嘱。
“这一次你绝对不能再亲自冲阵了,否则朕就把你立刻调回应天府,当你一辈子的平章政事,天天和公文打交道去!”
常遇春虎躯一震,立刻赌咒发誓。
“陛下放心,臣绝对不会再冒险了!”
镜头转到大都皇宫。
“不好了父皇,河南也丢了,脱因帖木儿败逃山西,阿鲁温也投降了,李思齐逃回陕西了!”
听着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的禀报,妥懽帖睦尔脸色惨白,身体不断颤抖。
“怎么会这样?”
朱元璋,这个在几年前甚至都没资格被大元朝廷高看一眼的南方叛贼。
这个一年前元廷还觉得只要王保保大军南下就能随时剿灭的家伙。
如今竟然已经占据中原,威逼大都了!
还没等大都君臣想出应对之法,另外一个消息就在几天后传来。
“徐达、常遇春领兵从临清出发,正在北上!”
这下子,妥懽帖睦尔是彻底坐不住了。
“快,立刻征召天下兵马来勤王!”
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表情极为难看,苦笑道:
“父皇,哪里还有兵马?”
如今的大元看似地域依旧辽阔,真正的兵力只有王保保、李思齐这些军阀。
朝廷方面的官军当然也还有一些,但问题在于大多都只不过是州县,最多也就是一个省的当地守军。
想要依靠这点不成体系,缺乏训练和名将指挥的地方军来阻挡明军推进,无异于痴人说梦。
妥懽帖睦尔拍桌怒道:
“没有兵马也得给我想办法,难道要眼睁睁地看着朱葛乱贼杀到大都来吗?”
爱猷识理达腊沉默良久,低声开口。
“父皇,是时候跟扩廓帖木儿和解了。”
“什么?”妥懽帖睦尔瞪大了眼睛,“你让朕和那个不奉朝廷旨意,擅自杀害朝廷使者的乱臣贼子和解?”
爱猷识理达腊语气沉重地开口。
“父皇,只有让王保保前往京师驰援,才能阻挡徐达和常遇春的继续推进!”
妥懽帖睦尔又一次地沉默了。
良久后,他无可奈何地开口。
“那你就去办这件事情吧。”
山西,冀宁。
王保保坐在大堂中,看着面前刚刚送来的圣旨。
“……册封王保保为大元中书省右丞相,节制天下兵马,即刻勤王援救大都!”
看着这封旨意,王保保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表情。
“都这个时候了,终于想起我来了?”
“那你前两年对我的排挤和打压又算什么?”
王保保面前的部将们也分为两派,激烈争吵。
“这陛下言而无信,我们去援救大都干嘛?徐达常遇春率领的明军那么强,两败俱伤岂不是被李思齐等人捡了便宜?”
“都什么时候了还想这些,大元就要亡了!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们必须要从大局出发,前往大都勤王!”
听着面前部下们的激烈争吵,王保保陷入长久的沉默和思考中。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饶有兴致地猜测起来。
【秦始皇嬴政:看王保保这个样子,多半是不会去救大都的。】
【魏武帝曹操:朱元璋的北伐有点厉害啊,一路打得这么稳当,朕想象中的王保保北伐大都看来是不会发生了。】
【宋太祖赵匡胤:朱元璋这个北伐才是真北伐,稳扎稳打,拿下一个地方就能立刻纳入统治。相比起来,红巾军之前的三路北伐简直就是流寇作战!】
【隋文帝杨坚:红巾军那三路北伐除了东路军毛贵之外,其他两路都是什么臭鱼烂虾?尤其那个关先生和破头潘,天天开群体派对,朕都不想说了。】
【唐太宗李世民:难怪朱元璋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北伐成功的将领,像他这么打,不赢也难。】
大唐世界中,李治好奇地开口道:
“父皇,这朱元璋看起来好像就是捡了元朝内讧分裂的便宜,他真的有这么厉害能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吗?”
李世民哈哈一笑,抚须摇头。
“为善啊,如果你只看到这个,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朕问你,当年东晋的时候,桓温、刘裕两次北伐,北方同样也是五胡诸国混战。”
“为什么桓温刘裕没有成功,反而是朱元璋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