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六月初一,华耀决定考核富国之论。看看能否有人敢大胆言之。

洛阳皇宫,由各地官吏举荐的士子和没有得到举荐的学子,统统都被打乱,被华耀安排在崇政殿和德阳殿进行考核。

六月初二,华耀则是考核强兵之策。又看看学子们是否有良策。

当所有的士子听说他们将在崇政殿或者德阳殿考核时,皆热血沸腾,激动不已。

他们知道崇政殿是陛下现在上朝的大殿,是与文武百官商议国家大事的重要宫殿。

而德阳殿又是陛下原来上朝和登基的宫殿。

两个大殿的意义非凡,他们被安排在这里考核,可见陛下对此次选才的重视。

那么,此次重要的考核必将被史家们写入青史。他们岂不就此留名竹帛也!

“考核正式开始!”

随着张让、蹇硕二人的扬声高唱,两个大殿内的所有学士皆收敛起不必要的杂绪。

随内侍引导开始跪坐于各自书案后的锦席之上。静心凝神。

干净的书案上,文房四宝皆已齐备。一枚光洁的竹简左上方刻写着两个大字“富国”。

这正是皇帝此次特意挑出的题目。题目越大越难答题。

钟繇看着“富国”二字陷入沉思,大汉积患已久,如今着实民生凋敝,天子出此题目是想寻找出一条合时宜的治国良策?

可当下最合适的良策怕是没有人敢于直抒胸臆矣!

钟繇沉吟良久,最后也只能借荀子之言而夸夸其谈矣!

“先贤荀子《富国》有言:国欲富也,必先富其民。如是: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

裕民则民富,民福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

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

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圣贤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

大意就是要善待百姓,藏富于民。只有百姓生活好了,他们才有更多的精力去耕耘土地,才能收获百倍之粮食。

这样君王不仅能博得仁圣贤良美名,还可以增加国的财政收入。

与钟繇一样,在场的每个学子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皆一展平生所学,将自己认为的富国之策写于竹简之上。

虽然各有不同之处,但内心想达到的目的都一致,那就是得到天子认可,从而走上仕途。

一个时辰之后,随着咚的一声钟声响起,预示着学子们今日的考核结束。

“考核结束,学子散场,请有序离开大殿!”

学子们放下答好的竹简,起身鱼贯而出,有序离开了大殿。

然后,他们在小黄门的引导下向着出宫的东门青龙门走去。

学子们离开后,一群小内侍来到殿内,将竹简卷起收走,抱往崇德殿内。

崇德殿内,有太傅陈蕃、太尉李膺、司徒胡广、骠骑将军窦武、大鸿胪桥玄、议郎荀爽、太学祭酒郑玄、博士蔡邕、马日?等等。

当竹简被随机分发给各位博学多识的重臣、大儒后,他们便也开始仔细对这些策论进行审阅。

各自取出所阅简中的优异者,最后互相传阅,审评。然后,再综合考虑,一一评分,最终选取出前五十名呈送天子审阅。

这五十个名次,乃是华耀的最低要求。

他要慢慢培植自己的班底,不可能让世家士族的重臣,或者外戚安排了所有府衙的缺员。

上次窦武推荐的二十位士子名单,华耀只批准了两名,一个叫贾琮,一个叫韩馥。

因为这两个已经有个当官的经历,不需要考。

其他的举了孝廉的,他都下达了通知,让他们参加朝廷的考核。

“陛下,这些是臣等选出的前五十名学子。

臣手上五份,太尉手上五纷,司徒手上,祭酒手上,议郎手上,每人手上都是五份…请陛下再次审阅,定下最终名次。”

太傅陈蕃毕恭毕敬地呈上竹简,又一一对后面三位同僚的手上指过去介绍。

他和另外的这些阅卷者们,此刻的神情可比以往恭敬了太多。

为什么会这样?

他们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大汉的大儒名士。为什么对个少年天子变了态度?

呵呵…当然是被华耀所折服。

华耀跟着三位侍讲学经学了半个月多一天,十六天,除开启蒙书不算数,四书六经,背得那是滚瓜烂熟,而且解经也解得像模像样、有理有据。

经过杨赐、刘宽、张济三位侍讲和十位伴读的宣传,整个洛阳城也都知道了陛下过目不忘,过耳成诵,乃天资不凡的博学强识之士。

“放下吧!”华耀挪开奏章,指着空了的书案道。

看着面前的五十份竹简,他笑道:“诸卿辛苦,至于其余学子今日的经学名次,就劳烦卿家们商议取定。”

“诺!”

太傅、太尉等人躬身一礼后方退出大殿。

华耀开始对书案上的五十份竹简进行审阅,若是只借圣人言而说套话空话,他便拎出来放一边。

虽然大多数学子都是假大空的清谈理想主义者,但有些学子的新奇见解、博闻多识还是让他感觉大受裨益。

良久之后,华耀放下最后一份竹简,伸个懒腰感叹道:“(他老子的)都是人才,就看将他们放在什么位置了。”

当皇帝跟当老板一样,要会识人、用人。

识人的本事,华耀欠缺的很。只能靠那点历史知识帮忙。

用人嘛,他知道应当人尽其才,恩威并施。

张让则在一旁谄媚,殷勤的拍马屁道:“英明如陛下者,不说后无来者,至少应是前无古人。

这些学子能够得遇陛下,不知是他们的祖上积德了多少代,才有了如今的福分。”

“呵呵~”华耀对着张让呵呵讽刺一笑,批评道:“拍马屁都不会拍,说的太浮夸了。朕如今才多少年纪,又有多少阅历、见识?”

“还前无古人?你可太小看古人了。朕要向古人学的东西还多着呢!”

华耀说到这里,语气已然有些冷凛,“你呀,对古人少了些敬畏、感激,他们都是先辈,这可不是好事,以后得改了。知道吗?”

“是,陛下!奴婢一定改!”张让额头冷汗直冒。陛下越来越有威严。

华耀点头,揭过此节不提。

转而对着摊开的一份份竹简考量良久,不能只凭学识,得结合策论,学子的出身、背景,他们以后的发展,应该安排到什么位置,才会让各方都基本满意。

即便有不满意的,也不能够有光明正大的不满理由。

细细思量一番,最后肚子都整饿了才将名次拟定好。

华耀把最终名次写在纸上,递给张让,吩咐道:“把名单交给太尉,让他公布出去。”

“诺!”张让躬身退出去,想着虽然马屁没拍对,但陛下肯教导自己,说明并不是厌弃自己。

陛下厌弃的人,比如:王甫、候览、曹节、吕强等,他根本是看也懒得看他们一眼,何况费心教导?

看来,自己还是没有把准陛下的喜好。他不喜欢浮夸的夸奖,而是喜欢真实。

华耀现在并没有选择召见和亲近那些名字熟悉的人才。

除了有必要保持天子的威严和神密以外,也是不想给年轻的他们以错觉,让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子亲睐,为人行事上可以过一点。

这过一点,那过一点,最终就是变得面目全非。

这样下去,华耀担心最终反而可能会害了他们。

毕竟,这世上宠辱不惊的人还是少数,特别是在经历世事不多的青少年时期。

下午未时,考核成绩的排名名单就贴在了南宫外,引起了无数人的围观。

挤在最前面的就是参加了考核的莘莘学子,他们目光热切地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的寻找自己的名次。

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心里作了名次估计,所以目光才有不同的起始和结果。

(经学)第一名:颍川,钟繇。

(经学)第二名:琅琊,诸葛珪。

(经学)第三名:颍川,陈群。

(经学)第四名:东郡,程昱。

(经学)第五名:鲁国,孔融。

(经学)第六名:陈留郡,边让。

(经学)第七名:钜鹿郡,田丰。

(经学)第八名:魏郡,沮授。

然后就是诸如:庐江周异、吴郡陆骏、扶风法严、颍川郭胜、东海郡王朗等等。

人群中的王朗皱着眉头看着自己的名次仅排在第十三名,有些不太满意。

他师从杨赐,若厚着脸皮说的话,可以算是天子的师兄。天子不可能打压他。

因此他不是对排名次的天子不满意,而是对自己的学识仅排在第十三名不满意,可见,天下有才之士何其多矣!

而钟繇见自己的名次在第一,则是有些羞愧。自家人知自家事,他根本没敢答心里的策论。

诸葛珪对于自己取得第二名则表示心满意足,他自信自己的经学学的很到位。

反正,总的来说,华耀的这个排名,获得了所有人的基本满意。个个都觉得自己实至名归。

十七岁的陈群看着人群中比自己年长许多的诸葛珪,觉得他的灿烂笑容跟午后的阳光一样刺眼。

心说,哼,颖川陈氏才子此次略输琅琊诸葛氏一筹,并不是自己的学识差了,而是别人所写的策论更合天子的心意。

以后,与前两位只能在仕途上咱们再比过。就算是好友当面,陈群也不认为自己比钟繇差一筹。

陈群相信自己将来的成就会比榜上所有的人才都高出一筹。

他会用才学、经实务政的能力让陛下证明,颍川陈氏的士子出类拔萃。

都说文无第一,有陈群这种想法的学子,可不少。

像孔融这一类家学渊源的世家学子,都不太服气名次排在自己前面的学士。

孔融没公开发表反对意见,一是因为天子的威严,二是因为士族世家对子弟们的教养。

淡泊名利,至少,他们表面上必须要淡泊名利。

更何况,孔融此时名次排在第五,已经不低。因为他还年轻,才十四五岁,属于少年,来洛阳参考纯粹是为了与天下学子比试一番。

他们表面上什么话都不会当众讲,心里却对以往在世家子弟面前唯唯诺诺的小族寒门学子,不过是因为一次考核,一场排名就压在世家子弟的头上,这让人如何忍?

世家门阀的名望,可不是小族寒门可压的!

一时间,无论是经学派系之间还是州域学子之间,甚至于朝堂之上,都隐隐掀起了两相对立竞争的情况。

小族出身之士子想要自己和家族都更进一步,大族出身的士子则想要永远压制着他们。

德阳殿,进宫来向皇帝陛下汇报工作的贾诩,看着一边处理政务一边示意自己汇报各种消息的华耀,目光虽一如既往的真诚,心底却不由自主有了更深的敬畏。

如今大小世家士族寒门之间对抗的势头,此后还将有豪强黔首们加入,贾诩最为清楚它的起因。

这一场有起始而没有终点的竞争,出自于天子一手引燃,仅仅是一个排名就挑起了人心里的欲望。

这种对人心和人性的了解、把控,无论怎么看,也不像是一个未经苦难,未曾远足的十二岁少年能够知悉和掌握的。

莫非世间真有生而可为圣的天资不凡之士?

是以,贾诩更加谨言慎行,并没有对找上门来的董氏、钟氏等大族、小族多说什么。

他如今是天子近臣,自然要有身为近臣的觉悟。

对天子要有绝对的忠诚,不能因为别人的拉拢,施以的各种利益诱惑而破坏了陛下的布置。

贾诩是一个绝对的聪明人,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做,既不会惹怒天子,又不会太过得罪世家。

他也羡慕世家以受祖荫而得名望,再以名望而得到的大量资源。

现在的世家除开孔、荀两族乃孔、荀两位先圣以经学而创立的家族,其他的都是在大争之世,跟随着高祖逐鹿获胜、开国立朝后的候门官宦起家。

如今,大争之世又将来到,他紧紧跟随天子的脚步,不定就会成为以后武威贾氏一门崛起的高祖。

毕竟,这世间王朝都有更替,又何况是世家门阀。

门生故吏遍天下,不可一世的袁氏,说什么四世三公,现在不也在走下山路了!

只要天子心狠一些,收拢了军权,就没有收拾不了的世家。

世家是一个阶层不错,但是阶层之内还有阶层。可以做第一,谁又想做第二?

陛下抓住了这一点,就如抓住了一团乱麻的线头,当可立于不败之地也。

贾诩知道建立一个家族之难,保证家族兴旺更难,代代家主都必须要有超前的眼光自保的能力。

他现在以及之后的子孙都唯有紧紧依靠天子,才是确保个人和家族能够长远发展的煌煌正途。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大宁疯王:我让未婚妻亲爹跪碎膝盖骨大禹逍遥王爷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红楼之阅尽十二钗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魂穿林冲:开局带娘子杀出东京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奋斗在嘉靖年间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三国:修改词条,曹操命运崩了大秦:生存法则,谁先造反谁输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开局夺嫡:从捡了个母老虎老婆开始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