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余思凡来到马来西亚时,已经是八月底…
他第一站来到装甲师的驻地,与陈继泽会面并传达了钧座的命令。
“这件事情……等二、三师到位了,我会安排人与你对接。”
陈继泽顿了顿,接着坦言道:“但你知道,我们90军的首要任务是接管马来西亚,处理投降的日军队伍,所以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两项任务发生冲突,我还是会将重心放在部队上,这点请余部长见谅。”
言下之意无外乎就是说现在人手不够,等支援部队到位后再说。帮忙可以,要是与部队的任务冲突,那就爱莫能助了。
余思凡稍感意外,早就听闻这位青年将军像把利剑般刚直不阿,快人快语,不过这性格在军队里必将所向睥睨游刃有余,但在官场中可就容易受人中伤了。
“明白,陈军长所言甚是,情报部不会什么事都麻烦你们,只要在特殊情况下给予些方便支持就行了。”
余思凡不准备继续墨迹,他交代了一些近日的最新情报,便准备起身告辞。
陈继泽当即安排了一个运输排,驾车将余思凡和随行的一众情报人员送到了离驻地60公里外的南洋自救军一纵驻地。
此刻装甲师的三个团已经开始接手沙阿兰包围圈的防务,沙阿兰与吉隆坡的几万日军基本放弃了抵抗,丢下了外围所有据点,只龟缩在城内惶惶度日。
不过日本人的态度很奇怪,既没有反抗的意思,又不准备立刻投降,好像一时之间还接受不了他们那天皇陛下下发的“终战诏书”
而阿贵在看到余思凡带来的手信后,也将南洋自救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出来,自救军目前八个纵队五万多人,全部交由陈继泽统一调遣。
“总指挥部命令如下……”
在南洋自救军驻地一间营帐内,两支军队的高层人员全都围坐在桌前,由余思凡念读钧座下达的调令。
“即日起,南洋自救军正式更名为南洋革命军,90军并入南洋革命军编制。由方敬尧担任总指挥,陈继泽任副总指挥,兼90军军长,李长贵任参谋长,余思凡任军需总长,兼情报行动处主任……
原自救军八个纵队打乱编制,前往槟城着手整编工作,现计划成立五个整编师,师指挥部军官名单如下……
革命军101师,师长李四福,副师长李杰…
革命军102师,师长张迷龙,副师长钱义忠…
103师,师长邓宝,副师长马大志…
104师,师长李连胜,副师长康火镰…
105师,师长樊祥伍,副师长崔勇…”
一番任命下来,南洋革命军师级指挥官基本都是川军团的老兄弟,加上早期部署的基层军官,这支部队的忠诚度相当之高,可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给了那帮老帮老兄弟一个巨大的晋升机会。
不过像迷龙,要麻等人此时还在黑河军事学院进修呢,现在还无法到任就职,而部队整编事宜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得完,几乎都是到年底才能完成的事情。所以这一切只是先敲定章程,眼下还是各队伍照旧。
听到此处的阿贵欲言又止,不过很快就压制住内心的情绪,他知道这番安排基本上就相当于把手里的队伍交出去了,自己也算彻底被架空。
但又能如何呢,毕竟没有廖铭禹那边的支持,他们方家人连活着都是问题,更难维持这几万人的队伍。
只希望钧座能看在少爷的面下,往后给方家一点生存空间,从过去两人的关系来看,这点应该不成问题。想到这里阿贵不再焦虑,默默听着任命书。
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解决日军这一难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两支队伍的交接工作倒也顺利,不过士兵之间那羡慕的眼神却是藏不住。
相比于精锐无比的远征军装甲师,南洋自救军手里的家伙事简直就是烧火棍一般。
他们现在用的装备大多是远征军淘汰下来的枪械,像中正步枪、捷克式、马克沁等,还一部分是从战斗中缴获而来的日式武器。
其实从火力上来讲与日军也不遑多让,就是重火力方面差一点,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与装甲师一比,还真成了要饭的一样
特别是换防时,那一个个自救军士兵看着人家身上穿的,肩上挎的,还有坦克装甲车等钢铁怪兽,眼睛里无时无刻不在泛光,站住了脚步仿佛被施了法走不动道了。
队伍里的一位营长忍不住厉声呵斥:“没出息的玩意,等到了槟城要什么没有,走走走!赶紧的!”
……
8月31号这天,日本派来的交涉人员想就投降缴械等事宜商议细节,还提出了许多条件。
日本人希望在交出武器后,远征军能够保证他们士兵的生命安全,并按照日内瓦公约妥善的对待每一名士兵。
除此之外,还要提供必要的食物以及军需药品,后续还需要安排船只,运送所有士兵回到日本国内。
向来不苟言笑的陈继泽都被气乐了,作为战败者居然还有脸提出这些脑残要求,难道是那三颗大蘑菇把他们都震傻了吗。
陈继泽连对方面都懒得见,他态度非常强硬,只让人回了一句:36小时之内让沙阿兰和吉隆坡的日军放下武器出城投降,否则视为有继续抵抗之意图,我方会立刻对该区域进行进一步军事打击。
一句话:要么战,要么降。
36小时并不是陈继泽的容忍极限,而是手里的装甲师部署队伍进攻的时间。
对日本人他早就失去了耐心,从15号日本宣布投降后对方就一直按兵不动,似乎不太愿意向远征军交出武器,还在等待什么时机。
要不是部队从槟城过来路途较远,还需要调配人员物资,他早就对日本人发起进攻了。
关于这点钧座也下达了死命令,尽快解决日军受降问题,只要不按照无条件投降公告,就一律视为继续战争的行为。
时间很快来到了9月1号上午九点,在阴云密布的战争威压中,在绝望痛苦的时间催促下,日本人不得不做出妥协。
时任吉隆坡守备军少将司令官的池田龟二亲自率领第67师团于沙阿兰东面托杨,向远征军装甲师投降。
次日清晨,吉隆坡的184旅团也同样交出了武器,向围困他们的南洋自救军三纵投降。
这样类似的场景还在马来西亚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寺内寿一在新加坡亲自签署了不抵抗命令文书,下发到南方军各部队中,日本人也彻底放弃了幻想,陆续交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