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秋便对麻公公说道:“有劳公公,带我们去我家运输队,我也是第一次来这儿,不知道具体在哪。”
麻文远急忙躬身答应,然后带着他们一路来到了江南运输公司。
在这里负责公司运营的,是家族高薪聘请的大掌柜。他会定时前往江南禀报商业进展情况。
这位运输公司的大掌柜,在砚秋离开江南、前往锡兰都护府求学之前,曾经在砚秋的母家与她见过面,而且不止一次。
因为砚秋母家对这些掌柜都非常器重,视若家人,所以这些掌柜对砚秋母家也是忠心耿耿。
双方一见面,大掌柜一眼就认出了砚秋,惊喜交加地说道:“三小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
砚秋虽然离开家已经七年了,大学四年,嫁人三年,但是除了脸上增添了一些成熟的风韵之外,相貌几乎没有变化,依旧是那般清新可人、婉约温柔,所以大掌柜一眼就认了出来。
砚秋也认出了他,很是激动,说道:“如今我在大宋任提刑副使,陪同我们的提刑长官到这边来公干,在路上听到公公说起咱们家的产业,便想过来顺便看看。”
说着,她介绍了赵桓等人。
大掌柜急忙上前见礼,态度十分亲热。
砚秋又问道:“我们还没有落脚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府邸?”
“有的,我这就让人清扫一下,安排三小姐和诸位大人入住。”
赵桓原本是要住进自己的宅院的,阴差阳错之下这么一说,他倒是有了兴趣,不妨去看看砚秋他们家的宅院,若是安全方面没有问题,住在这儿也是可以的。
当下一行人来到了一处宅院。
这宅院占地很大,里面陈设精美奢华,比赵桓他们置办的落脚点要好得多。
毕竟赵桓不愿意张扬,以免引起辽朝皇室的注意,所以他们置办的宅院规模肯定不会太大,而且也不太引人注目,装饰也都是中规中矩的,最看重的一点,就是安全性。
而砚秋母家就不一样了,他们本来就是做生意的,就是要彰显奢华,让别人知道他们财大气粗,跟他们做生意靠得住,不用担心被骗。
所以置办的宅院也都是一个比一个奢华,这处便是其中最大最好的一处。
实际上,这宅院主要是留给砚秋的母家派人来这边视察时落脚的,平时没有人住,都是空着的。
但有人专门负责打点清扫,所以十分干净。
就连大掌柜都不能住在这儿,如今砚秋这位三小姐来了,住在这儿是最合适不过的,何况还有三小姐的顶头上司、大宋的提刑官。
大掌柜非常激动,一直在不停地跟砚秋说话,了解她的相关情况。
在大掌柜心目中,砚秋这位三小姐就跟他自己的女儿一样,格外疼惜。
而且听说她已经在京城任官,还是提刑副使,这可是不小的官职,他当然更是高兴。
他们那边说得热闹,赵桓在一旁微笑听着。
砚秋很快注意到不能冷落了赵桓,人家可是皇帝,赶紧打断了大掌柜的询问,说这边还有公事要办,让大掌柜先回去忙自己的,等改天相聚再详聊。
反正他们这次来公干要待一段时间,不会那么早离开,大掌柜这才答应告辞离开。
等他走了之后,麻文远才对赵桓说道:“两位可以稍事安顿一下,咱家先回宫去向皇帝禀报,然后再商议什么时候进宫面见皇帝。
此事不能让其他人知晓,所以得秘密进行,要事先做一番安排。”
赵桓这位提刑官来到西辽本就是秘密前来,所以自然要秘密接见皇帝。
随后麻文远便离开了。
在此期间,殿前司侍卫已经熟悉了整个宅院,开始部署防务。
此前先期潜入京城的一万三千特战队员,也立刻相应调整了安保防护位置,以这处宅院为核心,建立了若干警戒线,确保皇帝的绝对安全。
同时,西辽御林卫兵营,甚至包括京城警巡院等敏感机构外围,都增设了大宋的若干密探,随时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皇帝的安全。
这些都不需要赵桓亲自部署。
很快,麻文远便去而复返,还带着几个公公来拜见赵桓和砚秋,并带来了辽仁宗的一封信。
打开信一看,是辽仁宗亲笔所写。
信中感谢大宋皇帝派来提刑官,为他调查中毒之事。
目前他中毒越来越深,却始终找不到中毒的源头。
他的御厨是绝对信任的,但御医还是确认他已经中了一种慢性毒药,而且毒性还在持续加重,估计时日不多了,希望能尽早与提刑官相见。
只是现在进出皇宫都非常困难,驸马掌控了御林卫和大内侍卫,对进出皇宫的人员进行严格盘查,包括进宫面圣商议军政大事的宰相、枢密使等人,都要接受严格检查。
不仅所乘的轿子要查,人身也要检查,这让官员们怨声载道,但长公主和驸马依旧我行我素,根本不顾及朝中大臣的怨言,所以要想进宫颇有难度,需要周密策划。
可皇帝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中毒越来越深,他想早点与提刑官大人相见,会尽快安排。
赵桓摆手说道:“既然进宫困难重重,被长公主和驸马严格把控,那就让皇帝出来在外面相见。
皇帝出巡,总不能长公主也要寸步不离地跟着吧?”
“这还真有可能。” 麻文远说道,“现在长公主对外宣称,她皇兄病情危重,由她来监国。
但这话皇帝从未说过,朝廷大臣也无一人认可,可长公主和她的亲信却对此深信不疑,她自己就以监国长公主的身份,开始对朝野指手画脚。
皇帝病危,又奈何她不得,因为手里没有兵权。
所以陛下其实很希望提刑官能带一支军队来,兴许对掌控局面会更有利。
只是听说大宋皇帝不想介入西辽的内部权力争斗,我们派去东京汴梁向皇贵妃请求援助的特使回来禀报说,皇贵妃拒绝派遣军队前往西辽。
只愿意派一位提刑官,带着随从前来帮助调查皇帝中毒一案。”
赵桓说道:“情况确实如此,所以我才会来,不然大宋早就派军队来了。
现在当务之急,是查清皇帝中毒到底是谁下的手,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下的毒,以便针对性采取措施。
你回去之后跟皇帝商议一下,让皇帝到勤政殿上朝。
在朝堂上,让皇帝的亲信官员,比如宰相,出面请皇帝到家中做客,随便找个理由,比如过寿之类的,皇帝便能顺势前往,到时咱们再在宰相家中相见,不就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