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须给燕国公行大礼、进屋就有下来来给他们卸下身上的包、扶着他们坐铺着软皮垫的太师椅、瓷水盆端到他们面前,有下人给他们洗手、拧湿巾给他们擦脸,还蹲下给他们脱掉勒脚的靴子,给他们换上舒适软和的棉布鞋。
只是姜大郎不会享受,不让人靠近他,是什么都自己来。
徐三骏以他马首是瞻,见状也不让人碰。
肖木桐反应过来后,是自己接过布巾洗手洗脸。
荀老头瘫在太师椅里,半眯着老眼,张嘴让人喂他吃燕窝。
吃完一碗后,嫌弃道:“你们就是不会享受。人生在世,就在于享受,没福也得寻机会硬享,否则死后,你们想享受都没机会!”
言罢,又张嘴,还发出啊的一声,等着下人给他投喂。
“……”肖木桐想捂眼,师父,咱能不能别这么丢脸?
他对下人道:“把燕窝给奴吧,奴来喂师父他老人家。”
丫鬟笑道:“贵客请歇息,这些活计,让奴婢们来做。”
荀老头瞅肖木桐:“赶路过来的,你不累?累你就歇一歇啊,咋还抢人小姑娘的活计干?抢活可不地道啊,你别连累小姑娘被罚。”
这?
肖木桐没办法,只得坐回去,喝了一碗燕窝。
你还别说。
喝完燕窝后,他身上恢复了不少力气。
这次赶来首府,他们的消耗太大了……是日夜快马赶路,不说师父他老人家,就是肖木桐自己,也被颠土过两次。
燕国公知道他们赶来辛苦,等他们歇了足足两刻钟后,才过来。
见到荀老头整个人窝在太师椅里,脚上还搁在软垫凳子上,眯眼假寐,张嘴等喂食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荀老大人还是这般洒脱。”
荀涧在大魏官场,也是名噪一时的人物。
只可惜,仕途太短,下场还不好,最后被抄家,家人被害死。
原以为,以荀涧的脾气,恐会精神失常。
怎知经历过被家族背叛而害得家破人亡后,他却很平静,说了一通怪力乱神的话。
但那时候,燕周都还没出生,关于荀涧的事儿,都是后来听说,加上最近调查出来的。
而燕周,很是佩服他。
荀老头闻言睁开眼,看向燕国公:“什么荀老大人?那都是八百年前的黄历了,如今老夫是秦家的宝贝老奴,叫荀罡。”
找到家人时,家人说罡字不好,是给他起了荀涧的名字。
可荀老头一直不喜欢这个名字,所以不当官后,荀老头就把名字给改成荀罡。
哼,罡字多好,百邪不侵的,夜里住坟地都不怕!
“拜见燕国公。”姜大郎、徐三骏、肖木桐起身,给燕国公行礼。
燕国公闻言,看向他们,目光落在姜大郎身上:“你就是姜瀛?你很厉害,攻匪寨、揭东漠小王爷身份、建山内防线的事儿,每一件事单独拎出来,都是大功劳。”
不过……
“秦家也很厉害,办乡武堂一事儿,来得很是及时。”
说及时二字时,燕周语调加重了两分。
而此刻,燕周想起六天前,收到齐太监送来的飞鸽传书,看见秦家提议办乡武堂,给予百姓武力,让百姓帮忙一起抗敌争命时的惊惶、后怕。
办乡武堂,让百姓子弟拥有武力,比让世家豪强、让富贵人家拥有光明正大养私兵,可谓好多了!
募兵令,让大家能养私兵,当真是个便宜世家豪强与富贵人家的下策!
虽然办乡武堂也有后患,但办乡武堂,乃是另一种的‘还政于民’,是很能拉拢百姓,很能团结民心的,又能遏制世家豪强拥有私兵进度的事儿。
好在,老天庇佑,他还没有宣读募兵令的圣旨。
可他有恐惧,远在京城的陛下,已经颁布了募兵令的圣旨,所以收到齐太监的飞鸽传书时,他才会惊惶、后怕!
那天,他立刻写了几封密信,用飞鸽传书、快马加急的方式,将办乡武堂的事儿,告知陛下。
姜大郎:“秦爷爷是老兵,一直心系国朝安危,见了东漠细作的猖狂与狠毒后,是提出办乡武堂一事儿。”
姜大郎点到为止的小夸了秦家一番后,问:“听燕国公此言,是要助力边陲各州办乡武堂?”
燕国公点头:“全大魏开办乡武堂不可能,但西北州、东北州、太周府这三地开办乡武堂,让百姓子弟拥有抗敌自救的武力,已经禀告给陛下。”
以武犯禁这事儿,朝廷还是忌讳的。
所以江淮州、江南州、京畿道这些地方,不可办乡武堂。
免得乡武堂帮世家豪强、叛贼们教出大批兵力来。
“某谢过燕国公给乡亲们拥有自救武力的机会。”姜大郎郑重道谢,是又放心了两分。
这个燕周虽然经历特殊,可能性情大变了,但他还是有怜弱爱民之心的。
而这,就足够了。
不过……
“国公爷,东漠细作被发现的时,已经是去年夏末秋初时,那小王爷定然已经回到东漠,东漠那边怕是已经在整军待发。”
“而东北州距离京城遥远,一来一回的,加之群臣议事的时间,耗时可能要一年。”
“而训练一事想要出成效,起码要三个月,这样算下来,耗时太长了,没准咱们的乡武堂还没开,东漠人就打来了。”
肖木桐震惊,这是姜大少爷除了对小东家以外,说话第二多的一个人。
徐三骏倒是不意外……虽然灾变后,少爷不太爱说话了,可在必要时,少爷亦是滔滔不绝的。
燕国公把姜大郎的话给听进去了,颔首道:“你此话,言之有理。你有何建议?”
姜大郎道:“不等,由燕国公您下令,先让东北州这边的乡武堂给办起来。”
燕国公:“若是陛下不同意?”
姜大郎:“那就再关闭乡武堂。而在陛下没有下令关闭乡武堂之前,咱们边陲地,都应该以抗敌为首要任务。”
“加快速度办乡武堂,让乡亲们尽快拥有抗敌的武力,就是东北州要做的首要事情。”
燕国公听后,沉默不语,只看着姜大郎。
姜大郎故意愣了愣,低下头,一会儿后,又抬头,直视燕国公,做出少年人为了国朝,勇而不退的坚毅样。
哈,燕国公溢出一声笑来,身上都轻松了好几分:“小后生,你很好,你的未婚妻也不错。”
东北州人杰地灵吗?
竟一下子出了这么多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