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退?”
“那杨翁子活了下来?”林跃皱着眉头问道。
“回禀主公,那杨翁子身负重伤,不过却侥幸活得下来。”一青年回道。
“仲永,这是哪一天发生的事?”林跃再度问道。
方仲永回道:“回禀主公,这是秦二世元年六月初十,午时过后不久发生的事。”
“也就是三天前。”林跃低声呢喃。
他是六月初九凌晨才回到的游戏中,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自己将关于冒顿猜测,写信告知给了辛胜。
但没想到他紧赶慢赶,还是差了一些。
他想到这里忽然摇了摇头,也许自己再提前一日告知,结果也将不尽如人意。
毕竟这个结果乃是各方合力的结果,其中每一方都夹杂着自己的小心思,即便重新来过一次,结果怕也是不会有太多的改变。
他想到此处接着问道:“仲永,那龙骧军情况如何?”
方仲永回道:“回禀主公,那龙骧军随杨翁子迎战冒顿的天玑、天权两营共计六万兵马,大战过后仅剩下不足七千人,而其中伤残者超过半数,可战之兵恐怕已不足三千。”
林跃听后一愣,脸上充满了难以掩饰的心惊。
结果到底还是没有改变,可以说这两营兵马一战折损了超过九成兵力,可战之兵已是不足二十分之一,不可谓伤亡不惨重。
甚至距离他所担忧的全军覆没,也仅差了一步。
而方仲永偷偷瞧了一眼林跃的模样,随即低声说:
“主公,那天权营的校尉常炎,死在冒顿的枪下...”
“常炎?”
林跃听后更是叹了口气,那常炎乃是中尉军中郎将出身,乃是那龙骧军四名校尉之中,最没有派系之人。
而当初他也问过阿荣此人的底细,得知这常炎乃是一位纯粹的武人。
二流武将的境界算不上高强,但他猜测其老秦人的背景与过硬的军事素质,是胡亥选中他为龙骧军校尉的主要原因。
这样一名未来前途无限的武将,死的不但算不上轰轰烈烈,听刚刚方仲永所述,甚至有些屈辱。
林跃默默叹了口气,心情有些复杂。
而方仲永则补充道:“主公,陛下虽未下旨,但已将常炎之子调入到郎中令署之中担任户郎。”
“那就好。”林跃默默点头,最起码那常炎没有白死。
况且那郎中令署乃是大秦首屈一指的好地方,又恰逢胡亥登基不久、羽翼尚未丰满。
而那常炎之子身为功勋之后,其父被胡亥看中、又以身殉国,可以说只要他不是太过纨绔,日后的前途便是不可限量。
而对于常炎的追赏也不会少,只不过如今大战未定,还不是时候罢了。
他随后便问道:“常炎殉国,那陈彦呢?还活着?”
方仲永默默点头,回道:“属下并未收到那陈彦阵亡的消息,想来应该是无碍。”
“狗日的,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倒是活了下来。”
林跃低声骂道。
那常炎死在冒顿的枪下,陈彦同为龙骧军校尉,同与杨翁子迎战冒顿,但根据情报来看,却好似全程隐身一般,很难不让人多想。
方仲永见状默默不语,仅是低头。
林跃思索一番后又问道:
“那两支骑军如何?刚刚你说这两营兵马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我没记错的话这两营的主将应该是李世民和杨喜吧?”
“主公英明,那两营兵马分别是天枢、天璇,其主将正是李世民与杨喜。”
顿了顿,方仲永说:“这也是先生命属下前来拜会主公您的原因。”
“怎么?”林跃见方仲永如此说,便挑眉问道:“难不成他们两个没有回援,而是直接去攻打冒顿的大营了?”
“主公英明!”
林跃一愣,很是错愕的问道:“他们真去了?”
方仲永默默点头,解释道:
“回禀主公,他们的确是去了,不过情报中暂未说明是他们擅作主张还是听令行事,不过先生认为还是后者更有可能。”
“的确。”林跃点头说。
毕竟若是一支兵马前去攻打冒顿大营的话还有可能是擅作主张,但两支兵马皆去攻打冒顿的大营,尤其是杨喜身为杨翁子自家子侄的情况下,定然是杨翁子下的令。
不过他也挺佩服杨翁子的,一个活脱脱的死局,倒还真让他找到了破局之法,找到了活路。
“这两营兵马的情况如何?”林跃问道。
方仲永回道:“回禀主公,那杨喜尚未至匈奴的大营,便被匈奴骑军察觉,不过他们还是打了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李世民呢?”林跃问道,毕竟在他眼中,那历史上的“天可汗”李世民,可是极有可能攻破匈奴的大营。
方仲永回道:
“回禀主公,那李世民率兵赶去之时,匈奴已有了防备,也未能攻破匈奴的大营。
不过两营兵马在与冒顿的骑军大战之时,引得了远处乌若利的注意,不久乌若利便领兵与其交战,双方混战在一团。”
“还好还好。”
林跃长舒了一口气。
杨翁子赌对了,这两营龙骧军果真不负众望的搅动了匈奴的局势,提前引发了大战,并使冒顿大军陷入劣势。
他想到此处便问道:“那冒顿现在情况如何?”
方仲永拱手回道:
“回禀主公,如今乌若利与冒顿互有损失,暂时罢战。不过根据情报来看,恐怕要不了多久,草原之上两方便将再度爆发大战。”
“互有损失,暂时罢战?”林跃听后又是一愣,他很是不解的问道:
“冒顿去奇袭杨翁子,不在大营。
李世民与杨喜奇袭冒顿大营,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而乌若利则借机奇袭冒顿大营,与龙骧军前后夹击。
这都没能攻下冒顿的大营,那乌若利是干什么吃的?”
顿了顿,林跃忽然眉头紧蹙,难以置信的问道:
“难不成冒顿自杨翁子那里撤离后,没有回援大营,而是也前去奇袭了乌若利的大营?”
“主公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