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CC读书 >  隆万盛世 >   第602章 多疑

“改刑部左侍郎王本固为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

看到嘉靖皇帝张嘴,黄锦还有些欢喜,急忙附耳过去倾听。

只是没想到嘉靖皇帝吩咐的却是这个,让王本固取代迟凤翔掌控京营。

“遵旨。”

虽然有些失望,可黄锦依旧在皇帝耳边低声道。

嘉靖皇帝没有同意回乾清宫,黄锦自然不敢再提,至少短期内是不能再说了。

见到嘉靖皇帝已经闭眼休息,黄锦识趣的就要退出,只是耳中再次听到嘉靖皇帝说话的声音。

“黄锦,你去尚宝监,把所有玉玺都拿到这里来。”

“遵旨。”

黄锦此时已经知道嘉靖皇帝的打算,收回全部印玺,其中自然包含那枚“皇帝行玺”,这样也不容易让外界读懂皇帝的真实意图。

“司礼监也搬到永寿宫来,明日起由直臣直接入宫奏事。”

嘉靖皇帝随即又说道,不过想必是真累了,说完这话后久久不再言语。

黄锦呆站了好一会儿才确定嘉靖皇帝是真的没有旨意要下发,这才小心翼翼退出殿去。

黄锦出去以后,第一时间就是把嘉靖皇帝的旨意传达下去。

先让人去无逸殿通知阁老,草拟圣旨交司礼监,而他又安排人马上去通知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全部都搬到永寿宫来办差。

派出去两拨人后,黄锦就带和几个太监、内侍直接去尚宝监。

尚宝监,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凡用宝玺时,外尚宝司以揭贴赴本监请旨,再至女官尚宝司领取,监视外司用讫,存号簿,缴进。

洪武十七年设置,初设令一人,正七品,丞一人,从七品。

洪武二十八年改置太监一人,正四品,左、右少监各一人,从四品,左、右监丞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六品,长随、奉御无定员,正六品。

后又改置掌印太监一员,佥书、掌司无定员。

黄锦到了尚宝监,对于他这位提督太监来说,自然得到很高的礼遇。

尚未进门,尚宝监掌印太监就已经迎了出来。

这年头能混到掌印太监的,在宫里的时间也都不短,自然和黄锦很是熟悉。

简单寒暄过后,一起进入尚宝监正堂。

“我这次来,是奉皇爷口谕,要带走全部宝玺送永寿宫保管。”

坐下后,黄锦没时间和尚宝监太监寒暄,开门见山说明来意。

对于黄锦要带走所有宝玺,那太监倒也不怀疑此中有假,谁不知道皇宫里,嘉靖皇帝唯一信任的太监,怕也只有眼前这位了。

如果他敢假传圣旨,拿走那些宝玺又有何用?

“没有手诏?”

不过,虽然不打算阻拦此事,可该有的手续还是要有,于是那太监多问了一句道。

“皇爷身体欠安,前两日你也看到了,如何还能让皇爷操劳。”

黄锦叹气说道。

“那请黄公公留下印记,我这边也命人把宝玺送来。”

“当有之意。”

所谓留下印记,自然就是要黄锦写个条子,注明何时从尚宝监取走何物,这样便于以后追索。

实际上,尚宝监里的宝玺并不是不能拿走,只是需要签押手续。

这边有人送来记录册开始记录,那边已经有人入库房取出宝玺准备移交。

宝玺,专指皇帝的印章,是皇帝至高权力的象征。

古代印、玺通称,以金或玉为之,据说始于秦始皇。

玺始出于周,到了秦朝才有玺和印之分,皇帝用的印叫玺,而臣民所用只能称为印。

依秦制,天子六玺。

据唐人杜佑《通典·嘉礼八·天子诸侯玉佩剑绶玺印》记载:秦人将印称作玺;因为玉是不与臣下共同使用的,所以,就用玉制作天子六玺。

六玺分别如下:1、皇帝行玺;、皇帝之玺;3、皇帝信玺;4、天子行玺;、天子之玺;6、天子信玺。

六玺之外,秦始皇又获得蓝田白玉之后,又制作一玺。

此玺之钮为螭虎,螭虎,乃异兽,传说为龙子之一,性好文采。

玺文为:受天之命,皇帝寿昌。

系印的带子(韨fu)坏掉之后,便用彩色的丝带挽结成穗状,“光明表章、转相结受”,遂称之为“绶”。

汉沿秦制,天子六玺,皆白玉制成,钮作螭虎,文与秦同。

汉高帝刘邦进入关中之后,获得了秦始皇的蓝田白玉玺,佩带在身边,这时候才称此蓝田白玉所制宝玺即为后世广为流传的“传国玉玺”。

到了唐代,唐代皇帝又有了八宝。

八宝,也就是八玺,在原来六玺的基础上,加了神玺、受命玺,合而为八。

大宋立国之后,还在遵循唐朝的旧制,皇帝八宝,只是到宋徽宗赵佶时,增加一宝,由八宝而成九宝。

宋室南渡之后,又有十一宝之制。

据宋人王应麟《玉海》卷八十四《车服·十一宝》载:御府藏有玉宝共十一:

1、镇国神宝,宝文“承天福,延万亿,永无极”。

、受命宝,宝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以上二宝,封禅用之。

3、天子之宝,答外夷书用之。

4、天子信宝,举大兵用之。

、天子行宝,封册用之。

6、皇帝之宝,答邻国书用之。

7、皇帝信宝,赐邻国书及物用之。

8、皇帝行宝,降御札用之。

以上,即所谓的“八宝”,全都是赵构制作,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二次郊祀时,才八宝齐备。

9、大宋受命之宝,宋太祖赵匡胤制作。

10、定命宝,宋徽宗制作。

11、大宋受命中兴之宝,绍兴元年制作。

其实,由此就可以看出,古代自秦朝起,宝玺其实都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最少也有六宝,而且随着朝代更迭,宝玺的用途也越发细化,数量不断增加。

明朝初期,皇帝拥有的宝玺据传有十七宝。

1、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传玺,用以威镇万国,祭祀天地。

、皇帝之宝,用以下发诏、赦。

3、皇帝信宝,用以诏亲王、大臣、调兵。

4、皇帝行宝,用以册封、赐劳。

、天子之宝,用以祭享山川、鬼神。

6、天子行宝,用以封外国、赐劳。

7、天子信宝,用以招外服、征发。

8、制诰之宝,用以下诏书、识诰命。

9、敕命之宝,用以下敕书、识敕命。

10、策命之宝,用以下策书、识策命。

11、广运之宝,用以识黄选勘籍、奖励臣工。

1、御前之宝,用以进御座、从车驾,御前杂事封识。

13、皇帝尊亲之宝,用以上尊号、答赐宗人。

14、皇帝亲亲之宝,用以谕亲王、赐亲藩书。

1、敬天勤民之宝,用以训迪有司、敕谕朝觐官。

16、表章经史之宝,用以图书文史之事。

17、钦文之宝,用以敕封丹符出验四方。

不过据《明史》记载,以上十七宝中,“皇帝亲亲之宝、皇帝奉天之宝、诰命之宝、敕命之宝”四宝为明成祖朱棣所制。

除上述十七宝外,嘉靖十八年,明世宗朱厚熜又新制七宝:分别为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和敕正万民之宝。

前后相合,所以皇帝有二十四宝,材质金、玉兼有,为符台所掌管。

符台即为尚宝司,掌管宝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称符台。

除此之外,只有皇后之玺为女官所收存掌管,不在尚宝监掌管范围内。

黄锦在记录册上小心留下签押手记,移交宝玺时自然也不敢怠慢,皆打开盒盖仔细确认后,才带着几个太监内侍奉着宝玺匆匆赶回永寿宫。

此时嘉靖皇帝已经小憩,可宝玺却不敢随意存放,只好由黄锦一个个小心翼翼抱进嘉靖皇帝卧榻一旁小几上。

黄锦心里其实很清楚,皇帝应该是知天命,所以才会如此。

以往处置奏疏,都是内阁把票拟之后的奏疏送到司礼监,司礼监分类后呈报嘉靖皇帝御览,其中一些无足轻重或者有惯例的奏疏,司礼监直接就处理了。

而现在,嘉靖皇帝让他们从明日起由阁臣直接送到这里,交给他批阅。

倒不是因为皇帝不信任太监,而是这个时候的皇帝极度敏感,或许已经到了对宦官和大臣都不信任的状态。

人的虚弱的时候就是这样,担心大权旁落。

而有阁臣和宦官相互牵制,皇帝的权威才能得到保障。

甚至于把所有宝玺都收到宫里来,也是有这方面的担心。

“不错,就把这个交到司礼监,让他们用印后尽快送到六科去。”

无逸殿里,徐阶查看了由次辅李春芳草拟的圣旨,也就是由刑部左侍郎王本固转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的旨意。

旨意郭朴和高拱先前都已经看过,并无差错。

开玩笑,只是按照皇帝的话润色一道旨意,对他们这些大学生来说自然很是简单。

实际上,明朝的圣旨,除了加封一类的旨意,很多都极其简单,几乎可以说是以白话把皇帝的意思阐述清楚即可。

“明日上午,就由我和质夫带奏疏先去永寿宫觐见,下午有子实和肃卿去。各位意下如何?”

他们已经知道皇帝要他们每日前往永寿宫递送奏疏,以皇帝目前的状态,处理政务肯定比往常缓慢。

可是每天全国的奏疏都会送到内阁,他们总不能全部去嘉靖皇帝床榻前处置那些政务吧。

阁臣一分为二,分批前往永寿宫就成了徐阶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不管在嘉靖皇帝跟前耽误多长时间,至少内阁还有大臣在办公,不会一下子把大家的时间都浪费在那里。

“首辅所见极是。”

“无意义。”

高拱和郭朴都是点头,首辅和次辅分开前往永寿宫,自然对内阁处理政务那是极好的。

“昨日黄公公的提议,明日由你说还是我这里”

李春芳也不反对徐阶的提议,只是想到乾清宫的事儿还是有点犯难。

先前,黄锦派人过来传话的时候已经把情况告知,黄公公已经在嘉靖皇帝面前提到移宫之事,但陛下并未答复。

“明日就由我来说,若是不成,后日再有子实提起。”

徐阶没有多思考就说道,这些本就是他们这些内阁阁臣应尽义务,他做为大明首辅责无旁贷。

“这段时间,大家无事就不要离宫,有需要可让宫中提供,若是不方便,可安排人回家取用。”

这时候看到大家都点头认可,徐阶又提起一事。

话音刚落,李春芳和郭朴都是脸色微变,随即很快就恢复常态。

他们当然知道徐阶话里话外的意思,那其实就是在说高拱。

胡应嘉的弹劾才过去几日,再想想高拱这两日已经数次出宫回家。

高拱这会儿已经被徐阶的话刺激的满脸羞红,胡应嘉弹劾他经常离宫回家,还把宫中物品带回家私用,但是在京官的圈子里,大家嘲笑的是他高拱离不得家里的女人,所以没事儿就要回家一趟,这让他高拱的脸面往哪里搁。

虽然大家都喜好某些方面,可被人半公开拿出来说事儿,让一向自诩君子的高拱如何有脸面出来见人。

现在徐阶当面暗讽,高拱也只能怀恨在心。

没办法,徐阶的话他没法反驳,难道非要说自由进出宫是对的?

在这个敏感的时期,要是真说出这话,传到嘉靖皇帝的耳朵里,后果疏为难料。

“好了,言尽于此,大家继续办事吧。”

徐阶说话间已经拿起书桌上的一道奏疏开始看起来。

这里是无逸殿,并不是内阁,自然不会给四位阁老准备单独的房间,只是打扫了单独的卧房,晚上休息只用。

至于新任的礼部尚书高仪,到目前为止嘉靖皇帝并未下旨召他入直,所以也不能常期在无逸殿呆着,这会儿更多的时间还是呆在部里。

嘉靖皇帝一场小憩,醒来的时候已经月上柳梢头。

叫内侍掌灯以后,又把龙榻旁小几上的二十四方宝玺一一看过,这才让黄锦又归置好。

不过黄锦也敏锐的发觉,“皇帝行玺”并未被放回小几,而是被嘉靖皇帝贴身收好。

他默不做声,仿佛丝毫未发觉一样,只是心中担心,嘉靖皇帝现在的身体是否还可以让他留下传位诏书。

至于遗诏,好像就没有一道遗诏是皇帝生前所写,大多是大臣们在皇帝死后才拟的。

本章完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