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七年(229年),七月三日
震惊天下的第二次关中之战,以数十万人和数个名将的死亡,而落下帷幕。
首先就是魏军方面,司马懿退回大营没多久,就接到了河西急报。
说是曹真被马谡打败,最后还消失不见。
司马懿知道曹真乃是曹叡的禁脔,他要是出事了,自己肯定是要负责任的。
而蜀军这边凉州援军这么快就赶来了,恐怕汉中、陇右之兵就近在咫尺。
干脆趁着落败之际,抛弃所有辎重和营帐,连夜退回华阴一带。
等他到达华阴之后,才得知曹真兵败被杀,河西之地又被汉军给夺了回去,同时还有一个噩耗传来,潼关居然丢了。
潼关除了是关中魏军总部,同样存储了大量的军械粮草,这仗根本就没有办法继续打下去了。
幸好河东郡从事王濬,精通楼船之事,连夜在黄河上搭起五座浮桥。
司马懿急招戴陵、孙礼、乐綝、张虎等将退回河东,使魏军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关中之战,魏军先胜后败,大司马曹真,左将军徐晃先后战死,士卒损失超过十万。
曹叡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也是将进攻策略调整为防守。
其加封张合为征西大将军,拜关中大都督,杜袭拜督军粮御史,任军师,郭淮加封前将军,继续领雍州刺史,为副都督,令他三人主持河东事宜。
曹真军师辛毗,因曹真的多次赞美,被召回邺城担任九卿之一的卫尉,掌率卫士守卫宫禁。
司马懿虽然在此战中可圈可点,可曹叡还是没有放过他。
曹真作为他最信任的人,死在了关中,最大的嫌疑人就是司马懿。
可惜他又没有什么证据,不能直接对其降罪,只能明升暗降的将兵权收回来先。
“大将军司马懿,体道正直、尽忠三世、南擒孟达、西破蜀虏、功盖海内,今四海未靖,正需耆德坐镇庙堂,特进太傅。”
“太傅当以古之圣贤为师,坐而论道,总领崇文殿修撰《魏览》,训导太子礼乐。另着尚书郎陈骞、散骑侍郎陈泰,旬日至太傅府咨问经义。”
除了司马懿以外,其子司马师免中护军职,任邺城城门校尉,司马昭免去典军之职,任邺城典农校尉。
可以说,不但将司马懿给撤职了,还将他父子三人都给看了起来。
看着到处都在大兴土木的邺城,司马懿内心的情绪颇为的复杂。
为了任命自己为太傅,曹叡将清河王曹冏急急忙忙的立为太子,这也太过刻意了。
还有在关中魏军中,谋划了这么久,所有的成果一朝付之东流。
虽然他一直都有自保的意思,也暗中做了不少的小动作,可是这次他真得没有放水。
若不是李严突然的跳反,蜀中必然要遭受重创,没有数年时间绝对恢复不了。
若不是凉州援兵来的这么快,自己又怎么可能败于诸葛亮之手。
如果不是发兵计划只有他和曹真两人知道,他都有点怀疑魏军中是不是有蜀军奸细存在。
最让他想不通的是,身经百战的曹真,怎么会败在马谡这种人手上。
八万魏军丢了不说,自己还被万箭穿心。
曹真的尸体,被诸葛亮送了回来。
虽然大家都说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前亡,可是那场景看着实在让人感觉不适。
“父亲!”
司马昭谨慎的看了看周围,“毋丘俭在辽东大胜,斩杀公孙渊父子,就连高句丽都被其征服!”
他刚刚去了一趟秘密据点,将最新的朝廷消息了解了一番。
原来曹叡罢免司马懿的勇气,主要来自于辽东毋丘俭。
其策反了辽东各部,利用精兵夜袭公孙渊,收辽东十万兵马,顺手还把高句丽打了一顿。
“原来如此!”
司马懿点了点头,这次蜀中损失过大,肯定不会轻易东进。
有了毋丘俭的大胜,东吴肯定也是不敢闹事,大魏可以高枕无忧很长一段时间了。
“父亲!难道我真要去做那典农校尉?”
司马昭见老爹没有说应对之策,顿时就急了起来。
典农校尉说的好听一点是都尉,其实就是带着一班流民种田的。
每天开渠挖沟引水,春天播种,夏秋收获,整天和那些泥土打交道。
学的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这让他以往学的那些本领,岂不是都白学了。
司马师闻言,也是看向了司马懿。
他虽然沉稳了很多,不过对城门校尉有些不感冒。
邺城本来就是大魏的北都,城里不知道有多少王公大臣和贵族公子。
他作为城门校尉,到时候不得天天和人低头哈腰,和那迎送接往的小厮有何不同?
“哼!你等要记住,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看到两个儿子的神色,司马懿哪里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典农校尉者,管理百姓,掌生产、民政和租赋之职,与太守何异?城门校尉者,掌握着邺都城门守卫,麾下有司马和十二城门侯,与执金吾何异?”
“古人云,得民心者,可为天子;得天子心者,可为诸侯;得诸侯心者,只可为大夫!刘备乃一织席贩履之徒,却能偏安一隅,自成霸业!”
“内中奥妙,四字可概括,笼络人心,一统天下!”
说完,他也不理两个儿子,率先离去。
司马师则是最先醒悟过来,他作为城门校尉,除了手下的士兵,还有邺城的街头泼皮都要归他管。
只要他有心一点,就可以在邺城打造新的情报网,甚至笼络一批死士,在关键时刻为自己所用。
司马昭想的是,屯田营内人员混杂,各司其职。
能治理好屯田营,他将来就能治理整个国家,那陆逊当年不就是孙权的屯田都尉么,如今为上将军。
还有关中最近名声鹊起的骁将邓艾,听说就是邺城屯田营出身。
自己能在学本事的同时,也能打造自己的领导班子,对未来有大用。
兄弟二人对视一眼,俱是欣喜的追了上去,自认为领悟了司马懿的意思。
接下来司马懿就在邺城安居下来,每日和陈骞,陈泰讲解经义。
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俩,也是每日点卯上班,干起了城门校尉和典农都尉。
这让每日听取回报的曹叡,彻底的放下了警惕之心,开始了自己的享乐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