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
孙权自从登基以后,内部勤修仁政,外部积极开疆拓土,欲与秦皇汉武一较高下。
然后实际遇到的各种问题,让他感觉精疲力尽。
首先士燮过世不到两年,交州的地方官员就不老实,有要叛乱的迹象。
其次就是他派出攻占夷州和崖洲的队伍,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他刚刚登陆没几天,因为水土不服等原因,军中出现了大规模的疫病。
随军船上带的草药有限,看来开发是不可能开发,撤回来只是时间的问题。
剩下就得就是辽东,公孙渊听闻孙权称帝,主动派人向孙权称臣,同时进献貂马等物。
这让准备向辽东买马的孙权大喜,不顾群臣的反对,直接拜公孙渊为燕王。
想当初孙策还在的时候,每每都手下分配兵力的时候,都是“兵二千人,骑五十匹”。
没有战马,就没有骑兵,没有骑兵就根本不能向北攻击。
所以孙权组织了一个庞大的使团,带着超级大的船队到辽东。
船队上除了粮食,香料等物,还有大量的金银珠宝,准备和公孙渊做生意买战马。
在他看来,就算公孙渊有异心,应该是以后了,他能买这一波战马就赚了。
谁知道公孙渊见利忘义,居然直接杀死了使者,夺取所有了财物。
孙权脸被打的啪啪响,总感觉有些眼熟,这不就跟当年自己把曹丕当傻子骗一样么。
他本欲派舰队北上,要找公孙渊报仇,可江东离辽东太远了,中间还隔着曹魏,最后只能作罢。
孙权可是立志要一统天下,作宗作祖的男人,怎么能懈怠,当即召集群臣。
“伯言,巴东那边是什么情况?”
孙权看着大汉疆域图,目光投向了西蜀的方向。
正所谓东边丢失,西边补,诸葛亮已经拿下关中了,蜀中地盘也不是那么重要了不是!
当年你们能借我荆州,我现在借借益州应该也没问题吧?
实在不行,等自己借了蜀中,再和你们结盟对付魏国。
“陛下,我军两万人马到达秭归后,蜀中连夜往永安增兵五千。
现我三千先锋驻扎在石门山,窥视永安城,然永安都督陈到死守不出,我军恐无半点机会!”
从秭归到永安,一路上翻山越岭的,道路崎岖难行。
更兼要走三峡古栈道,险峻程度比蜀中出川的难度差不了多少。
至于水路也差不多,这段水域江水湍急,河道弯曲难行。
进军艰难的同时,还要防范上流的火船攻击,一不小心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如今诸葛亮在关中,蜀军大半也在那里!若是我们全力以赴,是否有机会?”
孙权眼中闪过一道精光,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更何况是争夺天下这种事情。
至于之前和蜀中来使陈震,刚刚签订的友好盟约,只不过是一纸文书罢了。
等到自己一统三国,祭天封禅的时候,这些污点,都不过是自己身上的些许风霜罢了。
陆逊神情一怔,他没有想到孙权居然这么想打蜀中。
可是蜀中哪里是那么好打的,先不说各处险要关隘,就说永安守家陈到就不好对付。
其麾下还有刘备当年的白毦兵,均是以一当十之辈。
加上永安周围的地形狭隘,只要把路口一堵,兵再多也展不开!
可是他又不能这么直接的回答孙权,因为孙权当了皇帝以后,他感觉对方的帝王威严越来越让人害怕。
“陛下,如今蜀军兵威正盛,赵统、魏延等将皆争先奋勇。我军若与蜀军开战,必两败俱伤,实中魏主曹叡奸计也!”
陆逊顿了顿又道,“诸葛亮新占关中,欲图谋发展,司马懿于潼关屯兵二十万,必不会坐视其做大。”
“吾若所料不差,等诸葛亮完成春耕,就是魏蜀开战之时!”
一旦诸葛亮消化了关中,那其实力绝对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司马懿作为当世的数一数二统帅,陆逊相信他不会看不到这点。
魏军后退潼关,陆逊认为是走了一步好棋。
凉州,陇右皆已丢失,偌大的关中地区,其实要面对来自三个方向的敌人。
正所谓久守必失,与其一直被动挨打,不如将拳头收回来,集中力量。
魏国看似丢城失地,但是防守的地方少了,可动用的机动兵力多了。
现在变成了蜀中防守,魏军进攻,形势逆转。
“蜀中不可伐,魏又未可轻动,孤岂不是只能空耗岁月?”
孙权对于陆逊的回答,有一些不满意。
想刘备,曹操已死,他作为三国中最贤明的君王。
若是不能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实在是有失自己的威名。
“陛下,我等当勤修内政,囤粮谷,积蓄力量。外可命大军屯于巢水,以观魏蜀相争,待其精疲力尽之时,挥军西进或北上!”
陆逊本还想劝说孙权招降山越人积蓄实力,不过想想又作罢。
因为朝中很多人和他意见相左,陆逊要的是安抚山越人,招募山越部落下山,化为吴人。
而朝中大多数人,包括孙权在内,都认为山越人不可信,只可抓俘,不可教化。
这样和诸葛亮的蜀中政策,赵统的凉州政策一比起来,高下立判。
且不说双方的人口增长速度和税收,就是军前效力。
那被抓来的俘虏,和心甘情愿被征召的蛮人,双方的卖力程度能是一样的吗?
“子瑜大将军,你有何可教孤?”
孙权对陆逊的老调重弹没兴趣,又将目光转向一旁的诸葛瑾。
陆逊战略意图他是非常清楚的,也知道是对的,但是他等不了那么久。
诸葛瑾是一个仁人君子,忠心程度一点都不比陆逊差。
但是孙权每次和其交谈的时候,只要感觉到自己不喜欢,他马上就会转换话题。
渐渐地再从其他事情上从头开始,以类似的事情来求得孙权的赞同。
所以孙权烦躁的时候,就喜欢找诸葛瑾聊天,然后开通自己的思想。
“禀陛下,臣发现今年以来,从去年以来,西蜀从我东吴进口了大量的粮食。
但是蜀锦,安息织皮,西域玉石的价格一涨再涨,以至于我大吴损失近百万贯!
我主当发信与蜀主,要求他们半价销售,否则勿谓言之不预也!”
诸葛亮眼观鼻,鼻观心,双手抱拳从容不迫的说道。
自从赵统有意的控制商路,特别是组建商会将天下商人联合起来,这各国的行商就变的有一些不一样了。
像江东这一块地盘,不用说了,那肯定是陆,张,朱,顾四家瓜分了大部分的配额。
甚至有些曹魏地区的空白,都被近水楼台的江东给占了。
这主要商道都是大世家垄断了,价格又如何轻易能降的下来。
特别是平民用不起的奢侈品这一块,价格更是以前的三到四倍。
孙权闻言大笑道:“哈哈哈,好,子瑜妙计!”
诸葛瑾的意思,就是让他直接开口索要好处,甚至军事威胁。
到时候蜀中无非低价给他商品,让他获得配额,要么就是给钱道歉。
这不仅让他出了心中那口恶气,同时还能获得看得见的好处,如何让他不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