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论功大会结束后,有人欢喜有人忧。
魏延虽然没有像许攸一样,见到人就说:若非我,尔等岂能进的了此门?
可是那态度也是十分的倨傲,见谁都有点鼻孔看人。
这下子就得罪了很多人,加上有不少被他抓的人,被诸葛亮委以重任,在关中任职。
他突然发现,自己被孤立了。
烦恼之下,他就找到自认为同样很沮丧的赵统,一起喝酒。
“伯渊,你也别在意,不过是些许风霜罢了!”
“想当初,我都督汉中之时,手下劲卒十余万,曹魏诸将视我为猛虎,那是何等的风光!”
“你再看看我现在,手下兵马不过万余人,也不知道昌儿还能不能来我身边!”
这次天水之战胜利,魏昌也被加封,并且领了一个陇右太守。
他倒不怀疑诸葛亮是分散他父子,毕竟魏昌本身就是非常不错的。
这些年跟着他南征北战,军中大小事都能妥善安置,已经成长起来了。
到时候儿子有出息了,父子同朝为官,一门双侯,岂不快哉。
“叔父,我有什么好在意的!不打仗最好,我就在凉州放马牧羊,游山玩水,不知道多逍遥快活!”
赵统好像也有点喝多了,开始喊魏延叔父。
自从他被封爵之后,那一直以来都是平辈相交。
其实他早就计划好了,大汉刚刚攻占陇右和关中地区,需要时间来消化。
恐怕几年时间内,汉魏双方都没有大战打了,自己还不如留在凉州。
凉州看似平稳,其实内部还是不够凝聚,各族人心未服。
自己需要继续开荒屯田,强化户籍政策,至少让大多数人接受汉文化。
有了归属感,他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那么就会认为自己是汉人。
另外就是发展商路,扩大贸易顺差,强化对外贸易的霸主地位。
丝绸之路现在仍然是草创,商品混乱,质量参差不齐,完全没有达到赵统心中的要求。
他要的是,一个统一的、高效的、拥有大量武装护卫的、能为大汉对外战略提供帮助的机构。
最后就是打造兵甲,编练精兵强将。
凉州的工坊刚刚起步,远远没有达到冷兵器的巅峰。
这别的不说,只要能达到唐军一半的质量,大汉就能无敌于天下。
编练精兵强将,那就是准备走精兵路线。
兵贵精不在多,一千精锐能轻易战胜数万的敌军。
还是以唐军作例子,他们在塞外作战的时候,往往二三个人就敢向数百的游牧民族发起冲锋。
除了兵尖甲固,这和唐军的精锐程度也有关系。
他们大多是府兵出身,一代传一代。
从小就打熬力气,跟随老爹学习战场知识,一旦成年就是一名精锐战士。
而官府将土地分配给了他们,保障了大家的基本生活,使得他们能毫无顾虑的战斗。
赵统准备在凉州也试行这种府兵制,培养出一批职业军人。
等凉州军再出现的时候,定要叫天下人大吃一惊。
“哈哈哈,此言在理!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那姜维不过一个降将,就因为丞相的看重,手下有兵马,还被封为了雍州刺史。
那马谡就更过分了,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参军,现在居然手握大军镇守重泉。
这明显是要打压我们这些老人,没有我们,他们哪里进的了长安城!”
听见赵统喊自己叔父,魏延喜上眉梢,大感面上有光。
姜维的雍州刺史,乃是实领,可以辅助诸葛亮处理关中事宜。
魏延的之前豫州刺史和现在的荆州刺史,那都还在魏国手上呢,也就是个名头。
双方完全没有可比性。
马谡的成功,更是让他嫉妒的不行。
他作为两朝老将,多次出生入死,手下不过掌握一支万余人的偏师。
马谡呢,居然统领了近五万兵马,镇守关中东部重泉一带,和河东的郭淮隔河相望。
“叔父莫担心,正所谓日久见人心!谁行,谁不行,打上几仗就知道了!”
赵统苦笑的摇了摇头,说道。
魏延本部兵马共计三万,这次进入长安后不过三四千人,最后还是他挑选魏军降兵凑足一万。
他在城内临时招募的民壮,已经被全部解散了。
至于说马谡统领五万兵马,这只是名义上的。
因为诸葛亮就在关中,任何人都得听他的,没有他的命令,马谡不敢调动一兵一卒。
“好,说的太好了,我也是这么想的!
司马懿,郭淮皆是当世名将,用兵如神,智计百出!
若非遇上了你我联手,其怎么可能退出关中。
马谡自诩精通军计,实际上只会纸上谈兵,无丝毫大战经验,迟早要吃大亏的!”
赵统的话算是说到他心里去了,魏延激动的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喊道。
郭淮那是一般人能对付的了的吗,我魏延都差点着了他的道!
别看马谡和郝昭大战了数日,最后更是招降了对方。
好像领军一点问题都没有,战阵经验也有了。
其实错了,那是因为有一个姜维在帮他,为他拾遗补缺。
姜维出身天水四大姓之一,年少丧父,很早就进入郡中历练。
陇右羌、戎各族混杂,常年都有叛乱爆发,其从军数年,已有名将之资。
不然诸葛亮也不会,一眼就相中了他。
“郭淮的确不简单,当小心为上!丞相让叔父攻占武关,不知道叔父这里是否有困难,统愿相助一二!”
赵统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主要是他有几个大客户在荆州。
既然对方有手段通过各处关隘,到时候可以从商队上打打主意。
“哈哈哈,此事已定矣……”
魏延听到赵统的问题,开心的哈哈大笑。
原来早在半个月前,魏延拿下长安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关中四塞的问题了。
他派心腹手下和投降的长安降卒,退入了武关之中,只待大军一到,里应外合必能顺势而下!
之所以这么开心,是因为马谡的招降,完全没有他的手段来的高明,目光来的长远。
他一直秘不示人,就是为了关键时刻,再次震惊一下别人。
赵统闻言,也是竖起大拇指,好一顿吹捧。
就在两人喝的五道三迷的时候,下人来报,诸葛亮紧急召集众将。
等他们两个赶到丞相府,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大消息。
数日前,孙权称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