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阁的实验工坊内,石砌基座被打磨得平整光滑,缝隙间灌满了石灰与桐油的混合物,牢牢固定着新铸的黄铜锅炉。郑森左臂缠着厚厚的纱布,纱布边缘还透着淡淡的药味,他站在工坊中央,面前的黑板上用木炭画着锅炉的分解图,线条精准,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数字——那是昨夜他与算学博士们通宵演算的成果。
“上次失败,绝非偶然。”郑森的声音沉稳,目光扫过围在身旁的工匠与学员,“其一,焊缝强度不足,铜钎与炉壁结合不牢,此次改用‘叠焊+铆接’,关键部位用熟铁铆钉加固,确保压力不致崩裂;其二,泄压阀反应迟缓,此次设计杠杆式安全阀,配重块可根据压力调整,一旦超标,自动抬升泄压;其三,压力与材料强度的测算有误,算学馆已推导出新的计算公式,锅炉壁厚从三寸增至三寸半,重点部位再加厚半寸。”
他将任务逐一分解:“王匠头,你带三人专攻焊接与铆接,务必保证每一个铆钉都敲实、每一道焊缝都无虚焊;李博士,你率算学组复核所有数据,尤其是压力临界点的测算;剩下的人跟我一起,协助调试安全阀,进行小型压力测试。”
指令下达,工坊内立刻忙碌起来。风箱的轰鸣、铁锤的敲击声、算盘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灯火彻夜不熄。郑森亲自盯着安全阀的调试,他用不同重量的配重块反复试验,记录下每一次泄压的压力值,直到阀门能在预设压力下精准起跳,喷出的蒸汽力道均匀,才满意地点点头。
京城的夜色如墨,会同馆外,两名锦衣卫乔装成挑夫,靠在墙角,目光死死盯着大门。骆养性的指令很明确:严密监控葡萄牙使团的一举一动,尤其是他们与外界的接触。
平托坐在馆内,指尖摩挲着一份誊抄的物资清单,眉头紧锁。清单上,“精铜三千斤、熟铁五千斤、特制石炭万斤”的数字格外刺眼,旁边还附着几张模糊的零件图样——那是他通过重金收买的格物院采买吏员弄到的,图样上的零件形状奇特,有弯曲的连杆、带齿的圆盘,还有粗壮的螺栓,显然不是普通火器的部件。
“找技师来。”平托沉声吩咐,很快,一名随行的葡萄牙技师匆匆赶来。他拿着图样反复端详,又算了算物资的消耗量,脸色渐渐凝重:“大人,这绝不是制造火铳或火炮。如此多的金属和石炭,更像是在建造一种需要持续燃烧、提供巨大动力的机器。您看这连杆和齿轮,像是……像是驱动某种重型机械的传动部件,可能是新型锻锤,也可能是攻城用的巨型投石机的动力核心。”
“动力核心……”平托喃喃自语,心中疑窦更深。大明在大员海战中已展现出强大的水师实力,如今又在秘密研制重型机械,其野心可见一斑。“让那个吏员再想办法,我要更核心的情报,最好是完整的图纸或实验记录。”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告诉他,事成之后,再加五十两黄金,我亲自安排他偷渡回澳门。”
他不知道的是,那个“被收买”的吏员走出会同馆后,立刻拐进一条僻静小巷,将平托的要求和收到的黄金,原封不动地交给了等候在此的锦衣卫校尉。“大人,平托还想要更核心的情报,您看……”吏员躬身问道。
校尉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好,按他的要求来,后续会有人给你提供‘合适’的情报。记住,别露馅。”
一个月后,新锅炉的调试终于完成。石砌基座上,黄铜锅炉泛着冷光,焊缝处密密麻麻的铆钉如同鱼鳞般排列,杠杆式安全阀高高竖起,连接着活塞的传动机构也经过了加固。工坊内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忐忑与期待,甚至有几分悲壮——谁也不知道这一次,是成功还是又一次失败。
“开始吧。”郑森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两名工匠点燃了炉膛内的石炭,风箱缓缓鼓动,火焰舔舐着锅炉底部,将黄铜外壳烤得渐渐泛红。水在炉内慢慢升温,“咕嘟咕嘟”的声响从炉内传来,压力指针开始缓慢爬升。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住指针和安全阀,呼吸都几乎停滞。
“快到临界值了!”李博士低声提醒,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指针继续攀升,越来越快,当它接近上次的危险区域时,杠杆式安全阀的配重块突然被抬起,“嗤——”一股强劲的蒸汽从阀口喷射而出,带着尖锐的呼啸,压力指针瞬间稳定在安全线之下!
“成了!安全阀有效!”工坊内爆发出一阵压抑的欢呼,工匠们互相击掌,眼中满是激动。
郑森却没有停下:“继续加压,测试锅炉的极限压力!”
风箱鼓动得更急,炉膛内的火焰愈发炽烈,压力指针再次开始爬升,超越了安全线,向着更高的刻度迈进。锅炉本体发出低沉的轰鸣,石砌基座微微震动,但焊缝和铆钉依旧稳固,没有丝毫松动的迹象。
“再加!”郑森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想知道这台凝聚了所有人心血的锅炉,究竟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就在指针达到一个全新的刻度,郑森准备下令停止时,异变再生!
“砰!”一声不算剧烈但清晰的闷响从传动机构处传来!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根连接活塞与齿轮的连杆,竟从中断裂,断口参差,带着金属撕裂的痕迹!刚刚积累起来的动力瞬间消散,锅炉内的压力也随之下降。
又一次失败!但工坊内没有沮丧,反而爆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因为锅炉本体承受住了极限压力,安全阀也完美生效,问题只是出在动力传输环节——这是一个方向明确、可以解决的难题!
郑森快步上前,捡起那根断裂的连杆,仔细查看断口:“材质不均,韧性不足。”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看来,我们不仅要改进结构,还需要更好的钢!或者,换一种传动方式,比如设计曲轴连杆,分散扭矩!”
骆养性带着葡萄牙人试图窃取机密的证据,快步走进紫禁城御书房。“陛下,平托重金收买格物院吏员,意图获取核心情报,证据确凿。是否立刻收网,将其拿下?”
陈默正把玩着一块郑森呈上的断裂连杆,闻言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必急着打草惊蛇。他们想知道,就让他们‘知道’一点好了。”他放下连杆,目光深邃,“传朕旨意,命将作监大张旗鼓地研制一种‘自动连弩’,对外宣称是用于城防的新式武器,可利用水力或火力驱动,自动上弦、连续发射。把风声放出去,再‘泄露’一些半真半假的零件图样,做得像模像样。”
“陛下英明!”骆养性心领神会,这是要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假情报迷惑葡萄牙人,为格物院的火汽机研发争取时间。
“至于格物院那边……”陈默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加强戒备,许进不许出,所有参与火汽机项目的人员及其家眷,皆由锦衣卫暗中保护,严防意外。另外,告诉郑森,连杆断裂并非坏事,找到问题根源,便是进步。朝廷会全力支持他研发新材料、改进传动结构,所需一切,尽可奏报。”
“臣遵旨!”骆养性躬身应道,转身退了出去。
很快,京城坊间便开始流传关于“神机弩”的消息。有人说这种弩箭威力无穷,能穿透铁甲;有人说它可连续发射百箭,无需人力上弦;甚至有半真半假的零件图样在市井间流传,图样上的齿轮、连杆与平托之前弄到的有些相似,却又明显是弩箭的传动结构。
平托得到这些“情报”后,如获至宝。虽然觉得与自己猜测的“重型机械动力核心”略有出入,但“自动连弩”这种新式武器,也足以改变战场格局。他立刻将消息加密,派人火速送回澳门和果阿,请求国内尽快评估这种武器的威胁,同时继续让手下打探“神机弩”的详细参数。
天工阁内,与外界的流言蜚语隔绝,郑森正带领团队全力攻关。他们试验不同的铁碳配比,尝试古法渗碳与锻打工艺,试图炼制出更坚韧的钢;同时,郑森绘制了曲轴连杆的草图,与工匠们讨论改进方案。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知识的积累,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带来巨大的鼓舞。
工坊内,炉火依旧熊熊燃烧,蒸汽的怒吼虽短暂却震撼人心。那初试的啼声,已在帝国的核心深处隐隐回荡,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曙光。而围绕着这未来力量的暗战,才刚刚拉开序幕,葡萄牙人的窥探、假情报的误导、新材料的研发,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大网,牵动着大明的国运。
郑森团队能否炼制出坚韧的钢材,或成功改进传动结构?被“神机弩”假情报误导的平托,何时才会发现真相?陈默的“明修栈道”之计,能否为“飞轮船”的研发争取足够时间?技术的曙光与阴谋的暗影在京城上空交织,下一场交锋,已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