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正殿的鎏金蟠龙柱,在晨光里泛着冷硬的光。殿内鸦雀无声,连官员们的呼吸都透着小心翼翼 —— 前几日刘一清下狱、千禧观查封的余波未平,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空气中那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陈默高踞龙椅,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温润的玉佩,目光扫过下方垂首的百官。严党成员大多眼神闪烁,不敢与他对视;中立派官员则面露忐忑,不知今日朝会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波。
他没有急着提及天牢的审讯,也没有追问世子的近况,只是对黄锦微微颔首。
黄锦立刻上前一步,展开一卷明黄色绢布,尖细的嗓音在大殿内回荡:“陛下有旨!朕承天命,抚育万民,夙夜匪懈。然治国如烹小鲜,需明方向、定规矩。为革除旧弊,明晰国策,特制定大明《嘉靖元年发展规划与关键成果》,即日起颁行天下!百官需恪尽职守,全力推行,若有懈怠,严惩不贷!”
“发展规划?关键成果?” 底下传来细碎的议论声 —— 这新词儿,众人闻所未闻,只觉得新鲜又陌生。
随着黄锦的话音落下,四名太监合力抬着一幅巨大的宣纸图表,悬挂在龙椅左侧的墙壁上。纸上用墨笔清晰地写着 “核心目标(objective)” 与 “关键结果(Key Results)”,还用红圈标注了责任人与完成时限,一目了然。
【核心目标(o):提升帝国综合国力与民生福祉】
关键结果 1(KR1):粮食年产量提升 5%,重点改善河南、山东等产粮区灌溉设施。(责任人:户部尚书、各地布政使)
关键结果 2(KR2):漕运主干道(京杭大运河核心段)通行效率提升 15%,拥堵率降低 10%,年内完成 3 处淤塞河段清淤。(责任人:工部尚书、漕运总督)
关键结果 3(KR3):成立 “皇明格物院”,划拨内帑白银五十万两作为启动资金,年内完成 3 项以上农具或织机改良,并在江南、中原各选 2 个试点推广。(责任人:格物院院正 < 暂由张居正兼任 >)
关键结果 4(KR4):国库岁入(剔除横征暴敛)增加 8%,严查地方官员贪腐,规范盐铁、茶马专营制度。(责任人:户部、吏部、都察院)
关键结果 5(KR5):筹建 “皇明图书馆”,三年内收集天下书籍两万卷,勘印经典典籍五千册,供士子免费阅览。(责任人:礼部尚书)
图表一挂出,满朝哗然!
以往皇帝推行政策,多是 “劝课农桑”“整顿吏治” 这类模糊的口号,从未有过如此量化、具体,还明确到 “百分之几”“几处河段” 的目标!更让人震惊的是,原本计划用于修建宫殿、炼制丹药的内帑银子,竟被大幅划拨给了 “格物院” 和 “图书馆”—— 这简直是颠覆了以往的治国思路!
“陛下!” 一名须发皆白的御史忍不住出列,颤巍巍地拱手,“此… 此规划过于侧重‘奇技淫巧’与‘数字算计’!治国当以仁义道德为本,如此斤斤计较于粮食产量、漕运效率,岂非舍本逐末?”
陈默抬眼看向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舍本逐末?朕问你,漕运畅通了,南方的粮食能及时运到北方,百姓就不会饿肚子;农具改良了,农民能多打粮食,就能少些流民。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难道不比你空谈‘仁义道德’更有用?”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你既觉得‘数字’无用,那这月的‘绩效’就改一改 —— 去漕运码头当三天力夫,亲眼看看粮船堵在河道里,百姓等着粮食救命的样子!回来后,再跟朕说什么是‘本’,什么是‘末’!”
那御史被怼得面红耳赤,讷讷地退了回去,再也不敢多言。
殿内再次陷入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文官之首 —— 严嵩。
严嵩站在最前排,一身紫色官袍,须发斑白,自朝会开始便闭目养神,如同老僧入定,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是严党领袖,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此刻他的态度,直接决定了这 “新政规划” 能否顺利推行。
陈默也在观察他 —— 按常理,这规划触动了不少旧势力的利益,尤其是严党把控的漕运、盐铁专营,严嵩没理由不反对。
然而,严嵩只是缓缓睁开眼,浑浊的目光扫过墙上的 oKR 图表,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愤怒,也没有质疑,仿佛在看一张无关紧要的账单。他微微躬身,用沙哑却平稳的嗓音道:“陛下圣虑深远,此规划条理清晰,目标明确,实乃强国富民之良策。老臣… 附议。”
短短一句话,却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
原本蠢蠢欲动、想跟着御史反对新政的严党成员,听到严嵩的表态,瞬间偃旗息鼓,纷纷跟着躬身:“臣附议!”“陛下英明!”
朝会就在这种诡异的 “一致通过” 氛围中结束。官员们鱼贯而出,不少人回头看向严嵩的背影,眼神里满是疑惑 —— 严大人为何如此轻易就妥协了?
退朝后,陈默回到暖阁,眉头紧锁。严嵩的反应,太反常了!以他的老谋深算,绝不可能轻易接受触动自身利益的新政,这种 “静默的顺从”,背后定然藏着更大的算计。
张居正紧随而入,脸上也带着凝重:“陛下,严嵩此举绝非真心附议。他这是在麻痹我们!而且… 刚收到消息,刘一清在狱中昨夜‘突发急病’,虽被救回,但已口不能言、手不能书,成了半个废人。”
“灭口?” 陈默眼神一冷,指尖攥紧了玉佩,“动作倒是快。看来我们抓刘一清,确实戳到了他的痛处,怕刘一清把他供出来。”
“还有更棘手的。” 骆养性也走了进来,语气沉重,“之前负责给千禧观送孩子的人牙子,背后的商人昨夜举家逃离京城,连宅子都低价变卖了,去向不明。我们追查的线索,在最关键的地方断了。”
线索中断,刘一清成了废人,严嵩又故作顺从 —— 这一切,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静默反击”。
陈默走到窗边,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 —— 京城的第一场雪,来得比往年早,细密的雪片落在地上,很快就积了薄薄一层,掩盖了地面的痕迹。
“他在拖延时间。” 陈默缓缓开口,眼神锐利,“用‘附议’麻痹朕,暗中清理首尾,掐断线索。他在等,要么等朕推行新政出错,要么等江南的‘洞庭先生’有动作,好首尾夹击。”
他转过身,语气变得坚定:“他想静默,朕偏不让他如愿!”
“叔大,oKR 按计划推行,而且要加快速度!就用这‘年度规划’当抓手,凡是阻碍新政、拖延进度的,不管是不是严党,一律按律处置 —— 该罢官的罢官,该查的查!借着推行新政,把朝堂里的蛀虫再清一批!”
“骆养性,加派人手盯紧严府,特别是严府与江南的联络渠道。另外,想办法让云鹤散人开口,哪怕只剩一口气,也要从他嘴里撬出点东西!”
“黄锦,传朕口谕给兴王府:雪天路滑,世子‘病体’需静养,即日起,王府所有用度皆由内帑直接拨付,无需经过王府属官。再派两名太医去王府‘值守’,名义上是照顾世子,实则…… 看住他,别让他跟外界接触!”
三人躬身领命,快步离去。
暖阁里只剩下陈默一人,他掏出玉佩,放在掌心。玉佩温润如玉,内部的光晕平稳流转,仿佛在给予他力量。从刚穿越时的茫然求生,到如今能主导新政、与严嵩抗衡,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吐槽的 “职场菜鸟”—— 他有了班底,有了目标,还有这枚神秘的玉佩。
“严嵩,洞庭先生……” 陈默摩挲着玉佩,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想跟我玩权谋?玩持久战?老子从现代职场过来的,什么‘办公室政治’没见过?看最后是你们的老谋深算厉害,还是我的‘降维打击’管用。”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掩盖了京城的喧嚣,却掩盖不住潜藏的暗流。第一卷的故事即将落幕,陈默已在京城站稳脚跟,确立了改革方向,而与严嵩、洞庭先生的终极对决,也将在第二卷拉开序幕 ——《严嵩的末路:你被优化了》。
严嵩的 “静默” 背后,是否在秘密策划政变或构陷张居正?江南的洞庭先生会如何配合严嵩,是截断漕运,还是发动叛乱?被严密看守的世子,能否找到机会传递消息,或被严党利用?oKR 推行中,严党会在哪些环节使绊子,是破坏漕运清淤,还是阻挠格物院研发?能量充盈的玉佩,除了充能和防御,是否还有未被发现的能力,能在关键时刻帮助陈默破解危机?所有谜团,都将在第二卷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