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晃过了三年,弘暾像是被康熙和德妃遗忘了一般,继续待在珈宁身边,而弘历弘昼在胤禛看来也到了该启蒙的时候。
于是,胤禛在雍亲王府安排一位学前启蒙先生——满州镶白旗的富察.福敏。
用胤禛的话讲此人性情刚正,为官清廉,治学严谨,是八旗里少有的满洲进士出身的儒学名士。
书房不远处的一个空院子就被开辟出来做了三个小团子启蒙的私塾。
由于胤禛每次去书房都会路过这间院子门口,几个小家伙倒也不敢偷懒。
至少,珈宁查验弘暾、弘历的课业时,发现他们小小年纪,已能背出很多文章。
而且这两个孩子字启蒙的都不错,一笔一划,已经比珈宁自己写得好看很多了。
这天,因福敏生病请假,学业暂停了一天,黄昏之时,珈宁见弘历抱了一只浑身湿 漉漉的小狗回梧桐院。
细问之下,才知这两个小娃娃偷偷跟着采办的下人出了府,想去探望老师,结果不清楚福敏住在何处。
找人问询以后又想起偷偷出来没带钱和礼物。弘昼就想着拉弘历去池塘边抓鱼送给老师,可鱼没抓到,弘昼却不小心滑了下去。
弘历正要呼救,发现不知从哪里跑来一只半大的小狗,游向弘昼。
它聪慧地咬着弘昼的领子,慢慢地把他拽到岸边,然后弘历一手拉着树木,一手拉着弟弟,才把它拽上来。
上岸以后,小狗闻了闻弘历和弘昼的衣服,又在地上慢慢闻了闻,一路帮他们两个找到了家……
这波可真是汪汪队员立大功!( ? ? ? )?)
珈宁听完,忍住想要揍弘历的冲动,问道:“你回来了,那天申呢?”
“我们回府后,跟下人一路躲躲藏藏,估摸着他应该也到耿姨娘那里了。”
似想到什么,弘历笑道:“他浑身湿淋淋的,若是机灵点赶紧回屋里换掉还好,要是被耿姨娘发现了,少不得要心疼得哭鼻子。”
珈宁气得戳了一下弘历的额头:“还好意思笑话天申,你这衣服也湿了一些,还抱着小狗,赶紧洗澡换衣服去!等会儿再找你算账!”
说完便示意青鸾从弘历怀里接过小狗,把小狗也带去洗洗。
“额娘~儿子无辜……”
弘历本来想扑珈宁怀里撒撒娇,免得受罚,但对上珈宁瞬间严厉的眸子,立马改变了方向:“额娘,您别生气,我现在就去!”
半个时辰后,看着洗漱回来的一人一狗,珈宁挑眉道:
“元寿小宝贝,说说吧,趁着你阿玛还没回府,偷偷出府还将自己和弟弟置于险境这事,你想怎么受罚?”
弘历到底是个五岁的孩子,此时听珈宁提到胤禛,心里不由有些紧张害怕:
“额娘,能不能帮儿子瞒下此事,不要告诉阿玛……”
这兔崽子还知道怕…( ?°? ?° ?)
珈宁缓缓端起桌上的茶杯,吹了吹浮叶喝了一口,淡淡道:“你觉得瞒得住吗?”
弘历的小脸瞬间闪过一丝苦楚,在这府里,阿玛想要知道的事,估计瞒不住……
不过,若是败露,天申肯定比他罚得更惨。
似感应到弘历的小情绪,小狗跑到珈宁脚边,作揖摇尾巴,又蹭了蹭珈宁的腿,仿佛在替弘历求情。
“你这小狗狗倒是颇有灵性,还救了小阿哥,以后你就叫百福好不好啊?”
珈宁抱起小狗逗弄,丝毫不理会自家儿子求助的眼神。
“额娘……”
“唉,你怎么不能向弘暾学习学习,乖巧懂事,专心学问,在房间练了一天字,一点都不用额娘操心。”
看弘历软萌可怜的小表情,珈宁终是于心不忍提醒道:
“你们两个此次外出虽然不对,但念你们本意是想探望老师,尊师重道的初心让好的。
但只有这个还不够,你还要能引经据典,有理论支承论据,让你阿玛耳目一新。
所以,趁你阿玛回来之前,快去把《礼记.学记》和《荀子.大略》两篇文章背熟了,若是博得你阿玛欢心,或还有救。”
见弘历眼带亮光,喜笑颜开地跑开,珈宁不由感慨,有大造化的人,果然都是有些天赋在身上的。
比如弘历这孩子,记性好,背课文极快,跟弘昼在一起读书对比尤其明显,简直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
果然约莫一个时辰不到,弘历拿着书过来跟珈宁说自己背完了,珈宁拿着书提问,发现弘历背的一字不差。
珈宁再次默默感慨,有这特长,怪不得在历史上在胤禛子嗣里能一路保送到皇位上呢。
“额娘,我背会了,阿玛回来了您得帮我劝着点。”
“元寿让你额娘劝什么呢?”
胤禛掀帘走进来,疑惑地问道。
珈宁看弘历有些紧张的小脸,不由生出一旁看戏的想法,挑眉不动声色地看着父子俩。
胤禛看到珈宁腿旁边安静卧着的小狗,更多了几分好奇:“这小狗是哪里来的?”
珈宁把小狗抱起来,俏皮地看向弘历:“这个四爷得问元寿。”
弘历把事情的经过给胤禛讲了一遍,胤禛的脸色越来越沉重,弘历的声音越来越小,不过还是想起珈宁的话,为自己据理力争了几句。
“圣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老师生病了,我和五弟只是想去探视一下……”
“嗯,不错,小小年纪知道尊师,那怎么会不知道‘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
胤禛看弘历反问道,话语里多了几分严肃。
“《论语.里仁》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怎么没记住?就不怕阿玛和额娘担心?”
“阿玛,元寿知道错了,以后不敢了。”
“既能引用名句,《荀子.大略》可会背了?”
“回阿玛,元寿会背了。‘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
胤禛静静听着,到后面不由露出了赞赏的目光:
“知道你背的最后那句‘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是什么意思吗?”
“额娘说是‘内修其身,外晦其光’,做人要低调守礼,不能骄傲。
就像道家说的‘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阿玛说对么?”
胤禛深深看了珈宁一眼,然后对弘历说道:“你额娘说得对,但此文讲得远不止此,兴国三得,得民之要,君子之道……这些你要慢慢参悟。”
“元寿知道了。”
“尊师之心可体,让父母忧心之过依旧该罚,就罚你和天申每人抄写孝经一遍,下不为例。
走吧,你陪着阿玛一起去看看那落水的臭小子。”
胤禛起身背手向门口走去,弘历也学着他的样子跟在后面。
珈宁看着一.大一小相似的背影不禁轻笑出声。
谁知刚迈出门槛的某人突然回头嗔了一眼:“还敢笑,等爷回来再收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