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校场与徐妙云相谈甚欢后,朱棣仿佛在京营和徐达府邸之间,又开辟了一条新的“练兵路线”。他往徐府跑得那叫一个勤快,几乎到了“无事也登三宝殿”的地步。
今日是请教兵法疑难,明日是汇报京营操练心得,后日干脆拎着新得的一副好弓,说是请徐帅品鉴,实则目光总不由自主地往内院飘。徐达起初还觉得弟子勤勉,颇为受用,耐心解答指导。可这频率实在太高,饶是他这般沉稳的性子,也有些招架不住了。
尤其是朱棣那点小心思,如何瞒得过他这双阅人无数的眼睛?每次朱棣来,女儿妙云虽不至于亲自出来相见,但那不经意间在廊下闪过身影的次数明显增多,或是抚琴的音量稍稍提高,连带着府里的气氛都似乎轻快了几分。
这日,朱棣前脚刚以“探讨北元骑兵新战术”为由离开,徐达后脚就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长叹一声。他看着桌上朱棣“孝敬”来的新茶,只觉得这茶喝得有些烫嘴。
“不行,再这么下去,我这大将军府快成燕王别院了!”徐达嘀咕着,“这小子,练兵都没见他这么积极!”
他思来想去,这事儿吧,说重了不行,毕竟太子殿下似乎默许,燕王本身也无过错,年轻人慕少艾,情理之中;可说轻了,这小子肯定还得来,自己这清净日子算是到头了。最终,徐达把心一横,决定去找能管这事的人——太子朱标。
于是,翌日朝会散去,徐达磨磨蹭蹭留到了最后,跟着朱标来到了文华殿偏殿。
“徐帅还有事?”朱标见徐达面色有些古怪,不由问道。
徐达张了张嘴,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难道直接说“管管你弟弟,别老往我家跑,扰我清净”?这未免也太失大将风度。他憋了半晌,才换了个相对委婉的说法,脸上带着七分无奈三分委屈:
“殿下……老臣……老臣近来,恐难以专心军务了。”
朱标一愣,关切道:“徐帅何出此言?可是身体不适?或是京营事务太过繁重?”
“非也,非也。”徐达连连摆手,苦着脸道,“是……是燕王殿下……勤勉好学,求知若渴,几乎日日过府,与老臣探讨军机……老臣自是欣慰。只是……只是这频率,咳咳,未免太高了些。老臣年迈,精力不济,有时……有时也想静下心来,独自推演一番沙盘……”
他说得含蓄,但朱标何等聪明,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四弟这是追姑娘追得太紧,把未来老丈人给烦着了!
朱标忍俊不禁,差点笑出声来,连忙以拳抵唇,轻咳两声掩饰过去。他心中暗忖:好你个朱老四,平时看着挺机灵,这追起姑娘来怎么如此莽撞?把老师兼未来岳父都给整不会了。
“徐帅的意思,本宫明白了。”朱标忍着笑意,正色道,“四弟年轻,行事或许欠些分寸,打扰了徐帅清静,是本宫管教不严。”
徐达连忙道:“殿下言重了!燕王殿下勤奋好学,乃是好事,老臣绝无责怪之意!只是……只是这……” 他还是不好意思直接点破。
朱标了然地点点头,宽慰道:“徐帅放心,此事本宫会与四弟分说。年轻人,志趣相投是好事,但也需懂得张弛有度,更需恪守礼法规矩,不可肆意妄为,扰了长辈安宁。”
他顿了顿,给了徐达一颗定心丸:“徐帅乃国之柱石,妙云小姐亦是知书达理的好女子。他们年轻人之事,只要发乎情,止乎礼,合乎规矩,本宫与父皇,乐见其成。徐帅不必过于忧心。”
听到太子这番明确的表态,徐达心中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有了太子这句话,他既不用再担心朱棣天天来“骚扰”,也对女儿的未来有了底。
“老臣……多谢殿下体恤!”徐达躬身谢道,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不少。
送走如释重负的徐达,朱标摇头失笑。他当即派人去京营,将朱棣唤来。
朱棣还以为大哥有军国大事相商,匆匆赶来,却见朱标好整以暇地坐在那儿喝茶。
“大哥,寻我何事?”
朱标瞥了他一眼,慢悠悠地道:“四弟,近日京营军务可还繁忙?”
“尚可,一切井然有序。”朱棣答道。
“哦?那看来你精力很是充沛嘛。”朱标放下茶杯,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听说你近日往徐帅府上跑得挺勤?比去京营点卯还准时?”
朱棣脸“唰”一下就红了,支支吾吾道:“我……我是去向徐帅请教兵法……”
“请教兵法需要天天去?还专挑人家徐小姐可能在的时候?”朱标毫不客气地戳破。
朱棣顿时语塞,臊得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朱标看着他这窘迫的样子,语气缓和下来,带着兄长的关切与提醒:“四弟,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对妙云小姐有心,大哥不反对,徐帅那边,大哥也帮你打了招呼。但是,凡事过犹不及!你堂堂亲王,整天往未来岳父家跑,像什么样子?让朝臣们怎么看?让徐帅如何自处?追求心仪女子,靠的是真才实学,是堂堂正正的气度,不是这般死缠烂打!”
朱棣被说得低下头,讷讷道:“大哥……我知错了。”
“知道错了就好。”朱标拍拍他的肩膀,“回去好好想想。该练兵练兵,该学习学习。若真有心,待时机成熟,大哥自会请父皇为你做主。在此之前,收敛些,别把好事办成了坏事,更别耽误了正事!”
“是!大哥!我明白了!”朱棣重重地点了点头,经过大哥这番点拨,他躁动的心也冷静了不少。
自此,朱棣往徐达府上跑的频率果然大大降低,变得更加沉稳内敛。而徐达,也终于重新找回了大将军府的宁静,只是偶尔看着女儿若有所思的模样,心中又会泛起一丝既无奈又期待的复杂情绪。这段皇家与将门之间悄然萌发的姻缘,在经历了小小的波折后,开始向着更符合礼法、也更水到渠成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