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有时候刘禅不得不感叹,天才与普通人的距离,真的就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

比如他跟相父之间学习能力的差距有如鸿沟,这种差距难以弥补。

但他觉得也有自己的优势,就是巨量的不成体系的后世现代知识。

虽然很多只是碎片化的,但是这些碎片化的东西,可是无数名载史册青史留名的人物费尽心力、耗费心血研究出来的。

并且有许多拿在这个时代来用,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许多的东西更多的其实不是做不到,而是想不到,这无关聪明与否,更无关智慧高低,这就是思维局限性,时代局限性。

所以他觉得自己还是挺有用的——他的作用就是打破这种局限性。

所以引用相父的话来说:“不宜妄自菲薄”,当然也不宜妄自尊大。

再说鸿沟在哪儿呢?他突然就转变了思路,

“嗯!有机会得去看看。”

他在心里自言自语,感觉越来越困,于是准备躺下睡觉。

自从开始思考那些硬知识的问题,脑袋就愈发昏沉,眼皮也越来越重——果然这种事情有益于睡眠。

这一觉他睡得格外香甜,第二天醒来时神清气爽,通体舒泰。

一大早,老太监就给刘禅带来一个好消息:他一大早就派人送来一份收受贿赂的名单,而这名单中赫然列着许多豪门大族、门阀贵族。

其中就有涪城张氏,这让刘禅顿时思绪万千。

其实他本来没什么想法,虽然他口口声声说世家大族、门阀士族是毒瘤,但具体哪些是毒瘤?他还真没什么概念。

从前他总想着“一刀切”,觉得不如通通都干掉算了。

这样简单干脆直接省事,可有时他自己也觉得这不太合理,太幼稚。

这般非黑即白的做法,不仅会冤枉好人,实施起来更是难上加难。

你想啊,真要一刀切下去,不管好的坏的、有仇没仇的,那些世家大族就算内部再有龃龉、有再大的仇,也可能暂时放下仇怨,联合起来拼命抵抗。

毕竟这可是生死族灭的事情。

再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连圣人都不能免俗,何况其他人?

想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说到圣人,刘禅思维又活跃了。

老侍女帮他洗脸洗手,端来早点,刘禅觉得自己今天看老侍女的眼光清明了——看来昨晚看书的效果果然不错……

他边吃边想,决定再进行一次深度思考,努力回忆着儒家道家关于“逐利”的看法。

说来儒家和道家虽都对此有所反思,却也各有不同——并且否定批判的居多。

但刘禅觉得,正因为认识到了天下之人追逐利益的本性,包括自身逐利的本性,才会有反思,才会有批判,并且由己推人。

否则,本身是好的东西,还需要反思吗?那才是无稽之谈。

所以先来说儒家:他们承认人性趋利的本性,但主张以道德引导。正因为认识深刻的东西,往往是从自身行为出发的。

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表面是说君子应超越私利,以仁义为先;

但实际上反而承认了人人追逐利益的本性——连君子都不能例外。

孟子更直言“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强调治国当以德而非利,这就更凸显了天下之人追逐利益的本性之深。

刘禅认为,儒家提出的那些修身准则并非绝对排斥利益,而是要求“见利思义”,反对不择手段的逐利行为。

而其解决方案是礼乐教化,使社会在道德框架下合理求利。

可在这般严明的礼教规范下,逐利的问题非但没能解决,有时反倒显得更加讽刺突出——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看来天性逐利终究是有些约束不住的。

刘禅不得不感叹,违背人性本能的方法终究有些靠不住。

他觉得自己从前拼命批判儒家思想的虚伪,似乎过于偏激与狭隘——大概不是儒家本身虚伪,而是人为了利益而虚伪,这或许才是正确答案。

儒家思想的出发点应当是好的,但人性本逐利。

有人把儒家思想当幌子招摇撞骗,使其变成了虚伪的假儒家。

最关键的因素,大概是忽略了人心逐利的天性——这本是生存的根本。

此刻他觉得,从前那种愤世嫉俗的批判思想,大概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

因为这无异于空谈,终究于事无补。

那么道家呢?道家做法显得更极端,他们在某些方面彻底批判功利追求,认为这是对自然之道的背离。

老子主张“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认为贪欲是祸患根源;

庄子讽刺世人“殉财殉名”,如同“以物易性”。

道家圣人的境界是“无欲”“无为”,超越世俗名利,回归本真。

其方法是“少私寡欲”,通过“心斋”“坐忘”破除执念,最终与道合一。

逐利是背离“道”的表现,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和运行法则,强调自然无为、清静寡欲。

世人争名逐利的行为,本质上是欲望的膨胀,违背了“道”的朴素本性。

《道德经》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老子指出,外在的欲望会扰乱人的本心,使人迷失于功利之中。

道家批判功利主义的危害,认为社会对利益的追逐会导致虚伪、争斗和混乱。

如《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当人们以利益为唯一目标时,天然的道德就会崩坏,代之以人为的规范和狡诈。

庄子进一步讽刺功利社会:“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

《庄子·骈拇》认为“为利奔波”是“丧己于物”,使人成为外物的奴隶。

超越名利的解决之道在于无为与不争:老子主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真正的智者顺应自然,不刻意追逐利益,反而能“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少私寡欲:《道德经》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通过减少欲望回归本真,才能避免被利益异化。

庄子提出“万物齐一”,认为名利是非皆是人为的分别,唯有超越功利才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无待于外物,自由自在。

其实刘禅觉得道家的思想过于理想化。

老子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们满足于自然简朴的生活,不因利益而争斗。

这样的思想,在人性逐利的天性下注定没有多少市场。批判得越狠,反而越凸显社会人人逐利的本质。

这种理想化的社会图景与“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的世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它强调内在安宁而非外在争夺——这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人类生存的本能。

这体现了道家的终极态度:他们并非完全否定人的基本需求,而是反对被欲望驱使的盲目追逐。

其智慧在于:以“不争”为争:通过放下功利心,反而能契合天道,获得更长远的利益,如“无私成其私”。

以“无欲”达自由:摆脱名利束缚,方能回归生命的本真状态。

这种思想对任何时代的人和社会——当然也包括现代社会中过度物质化的倾向——仍具有深刻的反思意义。

但缺乏实践意义:若人无欲无求,若非人性本逐利,社会几乎无法进步。

这或许是最大的讽刺——试想,若世人皆如道家隐士,社会将成何等模样?

不过,它对反思人性过度逐利确有其重要意义。

这也解释了为何山林隐士在任何时代都不乏其人。

核心在于:人性终究过于逐利了。

刘禅此刻感觉自己是一个思想家、哲学家,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

他继续思考着:儒道两家均不认同无节制逐利,都倡导更高价值(儒家重“义”,道家重“道”)。

二者的区别在于:儒家以道德规范利益,更具现实性;道家则显得更为直接的否定功利,追求超脱。

因此,儒家试图调和义利,使社会有序;道家则彻底超越功利,回归自然。

但两者都认为,真正的圣贤不会沉溺于世俗之利,而是追求更高境界。

但是古往今来圣贤几何?所以讽刺在此,悖论更是如此。

乱七八糟想了一通,刘禅突然发现核心问题:儒道两家都深刻认识到世人逐利的本性。

用这个思想来解释问题发现问题,或许事半功倍。这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实际意义。

他想到:要知道敌人是谁,就看谁的利益最大。

但也不能绝对,因为世间之事从无绝对——总有隐居山林的淡泊名利的隐士,也有野心勃勃为利益不择手段的野心家。

但核心不会错:逐利是人的天性。

山林隐士认识到这点,所以修身;野心家认识到这点,所以放大欲望。

他又想到老太监,突然觉得老太监似乎也没那么可恶了——不就是贪财嘛?人的天性而已。

不过也不能放纵他,得时时敲打敲打。

他敏锐地感觉到,老太监此刻的作用若是发挥得好,可以无限大。

老太监受贿名单上那些行贿之人,数额巨大的,正好可以用上述思想来推演。

至少,利益关系能看个大概了。

刘禅看着看着,不由呵呵笑起来,笑得浑身乱颤。

好嘛!老太监无形之中帮了大忙,突然就给了他一个核心指导纲领——以后照着这份名单来就行。

他高兴得有些手舞足蹈起来。

突然一回头,发现老侍女打开殿门,相父正站在寝宫外,微微弓着身看着他。

从姿态判断,显然已站了一会儿,浑身透着风尘仆仆的急切,眉头紧锁,面容严肃,显然有紧急大事。

刘禅不由得大吃一惊——相父何时来的?怎无人通报?

方才自己手舞足蹈的丑态,岂非全被相父看在眼里?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白马银枪今犹在,又见常山赵子龙我穿越到大明成为打工人大夏人皇:开局攻略冰山皇后穿越成朱标,硬气朱标刘禅三造大汉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