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回来,等你们到了,再让大姨父做好吃的,想我们就打电话,部队里肯定有电话。”
大姨语气里满是不舍。
要不是刘奶奶坐不了车,她真想跟着去,就当散散心。
“要不你们俩去吧,我一个人在家没事。”
刘奶奶看出大姨的心思,认真提议。
她虽然年纪大,但身子骨还算硬朗,只是怕长途奔波吃不消。
“不行,我们得陪着您。”
大姨和大姨父异口同声。
留老人独自在家,他们哪能放心?
“我真没事,需要帮忙就叫小周来。”
刘奶奶继续劝。
“妈,我们哪儿都不去,就在家陪您!”
大姨夹了块红烧肉放到刘奶奶碗里。
见他们态度坚决,刘奶奶不再多说,转而跟梅妈妈和妹妹聊起出行经验。
这顿饭吃了两小时,好在是夏天,菜没凉。
饭后,刘奶奶和大姨又检查行李,把带来的零食和牛肉干塞进包里。
“车上吃的得多带些,路上买的又贵又难吃,这些根本不够,全装上!”
“谢谢大姨,谢谢刘奶奶!这下路上不怕饿肚子啦!”
妹妹开心地说。
其实大部分零食早被梅文华收进系统空间,但他们还是乐呵呵地接受这份心意。
晚上,大姨父跟梅文华去娄晓娥家那边睡,大姨和刘奶奶留下陪梅妈妈和妹妹。
第二天吃过早饭,大姨一家送他们到火车站。
大姨父还买了站台票,一直把他们送上火车。
周建军帮忙订的是卧铺票,一家三口正好分到上、中、下铺。
大姨和刘奶奶随梅妈妈和妹妹走进车厢,仔细帮她们整理铺位。
大白跳上火车就钻到桌底打盹,为夜间值守养足精神。
刘奶奶、大姨、大姨父,车快开了,你们回吧。”
那我们先走了,路上当心,到了部队记得报平安!
小文华,你是男子汉,要护好妈妈和妹妹。”大姨紧握梅文华的手再三嘱咐。
您放心,我有经验。”
目送大姨一家下车后,铁门缓缓闭合。
梅妈妈和妹妹趴在窗边挥手,直到站台消失在视野里才坐回铺位。
初次乘车的梅兰兴奋地东摸西看,不停向哥哥提问。
梅文华耐心解答着,余光瞥见母亲始终盯着行李袋。
对铺是一家三口,沉默的夫妇带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
男人身姿挺拔透着军人气质,害羞的小姑娘一直埋在母亲怀中。
约莫一小时后,梅兰的新鲜劲儿过了,掏出零食解馋。
对面叫琴琴的小女孩眼巴巴望着糕点,被母亲婉拒后委屈得眼圈发红。
阿姨,这是百货大楼买的点心,给孩子尝尝吧。”梅兰再次递过糕点。
父亲萧卫平看着女儿渴望的眼神,接过糕点致谢:我叫萧卫平,这是内人朱小英,女儿琴琴。
出门匆忙忘了备零食,真是多谢了。”
我叫梅兰,这是我哥梅文华,妈妈杨梅!妹妹脱口而出的介绍让梅文华扶额——大姨教的防备心算是白费了。
好在系统显示这家人并无恶意。
(梅文华不知道,他依赖系统扫描时,萧卫平早已通过观察确认了这家人可信。
谢谢漂亮姐姐~琴琴软糯的道谢让梅兰笑弯了眼:吃完再找姐姐要哦!她晃着装满点心的袋子,活像 小白兔的大灰狼。
梅妈妈望着小琴琴,眼中满是喜爱。
察觉到小姑娘有些腼腆,她只是文柔地笑了笑。
梅兰和小琴琴边吃糕点边聊天。
遇到答不上的问题,小琴琴就会向妈妈投去求助的目光。
朱小英耐心地教女儿如何回应,渐渐也加入了谈话。
很快,几个女性就熟络起来,仿佛相识已久。
见女儿吃了梅兰不少点心,朱小英有些过意不去,取出自家煮的鸡蛋分给大家。”这是今早煮的,别嫌弃。”
真巧!我们也带了鸡蛋。”梅兰兴奋地掏出自家的鸡蛋,比比谁家的更好吃!
这是琴琴外婆送的土鸡蛋,你们尝尝。”朱小英递过三个鸡蛋。
梅兰接过后分给妈妈和哥哥,梅文华表示暂时不饿,梅妈妈则将鸡蛋握在手中。
那我先吃啦!梅兰麻利地剥起蛋壳。
萧卫平默默注视着妻子与梅家人的互动。
当小琴琴递来鸡蛋时,他细心地剥好递给女儿。
谢谢爸爸!小琴琴甜甜地笑了,转头期待地问梅兰:姐姐,我家鸡蛋好吃吗?
特别好吃!比我们家的还香!梅兰的肯定让小琴琴笑弯了眼睛。
看到女儿这么开心,萧卫平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摸了摸口袋里的香烟,萧卫平起身问道:小兄弟,要抽烟吗?一起出去?
谢谢,我还没成年呢。”梅文华笑着摇头,但还是站了起来,不过正好想去洗手间。”
萧卫平打量这个个子接近自己的少年,注意到他尚未长胡须,确实年纪尚小。
转身对妻子说:小英,你看会儿琴儿,我抽根烟就回来。”
“放心去吧,琴儿交给我。”
朱小英轻声应道。
梅文华朝妹妹梅兰使了个眼色,见她点头示意,便随萧卫平一同离开包厢。
两人来到洗手间附近,里面有人正在使用。
门外站着几个吞云吐雾的乘客。
萧卫平抽出香烟叼在嘴里,地划亮火柴。
真不试试?那我可省了!
不必,我从不碰这个。”梅文华再次婉拒。
不抽烟是好事,能省不少钱。”萧卫平不再勉强,话说你这身量,真没满十八?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才十三。”
十三?萧卫平瞪大眼睛,这身高怎么看都像十六七岁的少年。
就知道你不信。”梅文华无奈耸肩。
十三岁该上初中吧?可你这谈吐...
我没上学,已经工作好几年了。”
萧卫平一时语塞。
十三岁就工作?
虽然难以置信,但直觉告诉他对方没说谎。
或许是因为家庭变故,这么小就顶替了长辈的工作?可看他们携带的行李和吃食,又不像困顿之家。
正琢磨着,洗手间门开了。
梅文华进去方便时,萧卫平在外面等候。
等轮到萧卫平时,他已经掐灭了烟头。
回吧。”
返程路上,萧卫 匣子打开了。
梅文华有意将话题引向军旅生活,这位营长顿时神采飞扬,说起部队趣事滔滔不绝。
梅文华虽未入伍,却在多个军营长期驻留过,两人相谈甚欢。
原来萧卫平此次请假回乡,是要接妻女随军。
朱小英与婆婆相处不睦,他便决定带家人到驻地生活。
得知彼此都是前往部队探亲,两家人关系更亲近了。
午餐时分,梅兰像变魔术般从行李袋掏出各色美食:精致糕点、卤味、牛肉干、烤鸭......转眼铺满小桌板。
萧卫平一家看得目瞪口呆。
小琴琴眨着大眼睛惊呼:兰姐姐的袋子是聚宝盆吗?
这些都是兰姐姐家准备的。”朱小英轻声解释。
他们虽为孩子准备了吃食,此刻却不好意思拿出来。
望着桌上丰盛的烤鸭,萧卫平不禁问道:你们该不会把整个行李袋都装满吃的吧?
“哈哈……其实是我们家不太习惯吃火车上的食物,所以多准备了些。”
“小琴琴,快来尝尝这个鸭腿,看看和鸡蛋比起来哪个更香?”
梅兰热情地撕下一只鸭腿,递到小琴琴面前。
小琴琴眼巴巴地望着鸭腿,强忍着馋意,转头看向父母。
“既然是兰姐姐给的,就拿着吧,把我们带的食物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萧卫平点头示意。
他看出女儿眼中的渴望,便同意了。
他暗自决定,待会儿找个机会把钱塞给梅文华,就当是买下这只烤鸭。
得到父亲的允许,小琴琴这才接过梅兰手中的鸭腿。
“这怎么好意思……快谢谢兰姐姐。”
“谢谢兰姐姐!”
小琴琴乖巧地道谢,随后开心地啃起了鸭腿。
“不用客气,小琴琴真懂事!”
朱小英打开自家的行李袋,正准备拿出食物,却发现桌上已经堆得满满当当,只好向萧卫平投去求助的目光。
“小英,中午先吃我们带的,你们的东西留着晚上再吃。”
梅妈妈站起身,示意朱小英将食物收回去。
桌上确实没地方了,梅兰一股脑儿摆出了太多吃的。
“那就多谢梅姐了,不过晚上一定得尝尝我们带的。”
萧卫平爽快地答应,不再推辞。
他对军人家庭有种天然的亲近感,虽然还不清楚梅文华的父亲具体在哪个部队,但同属部队,让他倍感亲切。
再加上已打算付钱,便更坦然了。
朱小英听了丈夫的话,将食物重新装回行李袋,唯独留下了早上蒸的馒头。
“这是我亲手做的馒头,梅姐你们尝尝看。”
“看着就香!那我们就不客气了。”
梅妈妈接过馒头,笑着回应。
梅兰带的几乎全是糕点和肉类,配上馒头正好。
她也担心如果不接受,萧卫平一家会不好意思一起吃。
梅文华和梅兰接过馒头,大方地吃了起来。
不过梅文华还是悄悄往水壶里加了灵泉水,让母亲和妹妹饭后饮用。
虽然食物没问题,但谨慎些总没错。
萧卫平一家同样心存戒备。
他们虽答应共进午餐,却始终等梅兰先动筷后才开始吃,只是动作自然,不易察觉。
梅文华看在眼里,并未点破,反而对萧卫平的细致深感佩服——不愧是营长,果然不简单!
午餐过后,一切安然无恙,两家的食物都很安全。
半天的车程让人疲惫不堪,尤其是小琴琴,吃饱后没多久便昏昏欲睡。
朱小英将孩子安顿在床铺上,没过多久小家伙便沉沉睡去。
梅文华也招呼母亲梅妈妈和妹妹梅兰到上铺歇息。
与萧卫平闲聊片刻后,梅文华攀至上铺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