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到铜镜加速带来的快乐,靛玉最近白天都不怎么爱动了。
专门找地方补足睡眠,晚上好专心修炼。
“老爷,老爷!”
黄嘴儿唿扇着翅膀从河上飞来,落在李幽虎面前岩石上。
现在的黄嘴儿已比李幽虎小腿还高,重二十多斤,河边的小灌木都载不动它了。
“老爷,您让童子探查的事有消息了。”
李幽虎前阵子见赤松镇有人大肆购买马匹,觉得事有蹊跷,便让黄嘴儿多加探查。
几日过去黄嘴儿便来复命了。
原来这些马贩子都是玉州过来的。
在周围地区收购完马匹后,集中再运回到玉州。
根据黄嘴儿观察,光赤松镇每天便能收购七八匹良马。
跟良马同时收购的还有武器和皮甲,李幽虎一猜就知道跟赤目教反贼有关。
都到了大肆收集物资的地步了,估计玉州那边造反的消息也快传来了。
“黄嘴儿,多跟你那群鸟友联系。”
李幽虎嘱咐道,“一旦南边打仗,咱们就得打起精神。说不定叛军打过来,咱们还得往别处避难呢。”
黄嘴儿点点头,“老爷放心,我晓得轻重。”
“还有,最近赤松镇周围的妖兽也比往日多了。”
李幽虎知道鲁王印碎掉的事,对妖兽活跃早有预料。
只是好奇这些妖兽是从哪冒出来的。
“都是哪里来的妖兽?”
黄嘴儿往西北方向指了指,“听说都是来自茶山。”
茶山妖兽之前很少跑来平原地区。
莫非玄武司没有真气境武者坐镇的事情都传到山里面了?
摇摇头不去想那么多,李幽虎提醒黄嘴儿道,“若有在镇里害人的妖兽,你直接到镇子里找我。”
“水里妖鱼越来越少,老爷我丹炉都好几日没开火了。”
黄嘴儿拍拍胸脯,得意道,“放心吧老爷,镇子里全是童子的鸟弟,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童子的眼线!”
李幽虎弹了弹黄嘴儿的脑袋,“成,你办事我放心,赶明儿给你带镇里的糖葫芦吃。”
黄嘴儿闻言高兴道,“嘎嘎,谢老爷赏!”
“我也吃!”
一直在河水里听着的靛玉忽然插话,冷不丁出声吓了李幽虎一跳。
“吃吃吃,都吃!你那嘴都能装下马车了,真不知道你都怎么尝小点心味道的。”
靛玉哼哼道,“不管,他有我就有。”
李幽虎直觉心累,养宠物跟养闺女似的,这谁受得了?
不过话说回来,等靛玉能够幻形了,说不定还是个可爱的小胖闺女呢,有点期待啊怎么办?
一人二妖聊够了,在河边吹了半天风。
黄嘴儿提议道,“老爷,我最近跟相处的很好的白鹭妖友新学了七八首小曲儿,您要不要听听?”
李幽虎闻言看了看满脸好奇的靛玉,正色道,“正经不?”
“挑着正经的来两首,不正经的就别唱了?”
黄嘴儿低头想了想,“那没了,不唱了。”
李幽虎满头黑线,“你那白鹭鸟友是啥出身,就会些跟你一个颜色儿的?”
黄嘴儿糯糯道,“她以前在水榭勾栏里长大的,除了这些也不会别的啊。”
李幽虎摇摇头,心道靛玉跟黄嘴儿待的时间久,日后可千万别让他给带歪了。
......
鲁王印碎后,渤州人道气运丢了小半。
鲁王印中,三百年前大澜太祖同渤州六路大妖签订的契约,也随着印碎消散一空。
现如今,渤州境内归元境以上大妖,表面上仍享有朝廷册封的各路爵位,嘴里也都喊着支持朝廷的口号。
但私下里大妖们早就达成共识。
天安帝若想学三百年前的大澜太祖,重新同渤州大妖们签订约束条约,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当年太祖强横,我等不得不服软。如今天安帝连太祖十分之一都比不了,也想给我们上枷锁?做梦!”
渤州城东北,镜湖之上。
除了渡劫遁走的乣戎君外,剩下的渤州五位大妖齐聚一堂。
五妖盘坐于湖中巨莲之间,品鉴着镜湖君特意酿造的美酒,就渤州形势商议对策。
望月君本体乃是一头白犀牛,幻化人形之后体型硕大,巨大莲台都有些盛不开他。
此时望月君扭了扭屁股,将手中酒坛放下,瓮声道,“诸位消息灵通,可有从上京城传来的信儿?”
鲁王印碎,朝廷必然会重新打造承载人道气运的秘宝,众妖对此心知肚明。
只是不知道打造秘宝要用多久,新秘宝又会交给何人保管?
羽凌君眼线最多,闻言尖声道,“听说天安帝已责令监天处和天兵阁负责此事,新秘宝大概率仍旧是王印。”
北崖夫人乃是五妖中唯一女性,听羽凌说完不由奇道,“新鲁王印?可知哪位皇室子弟来继任鲁王?”
羽凌君摇头道,“新王应该不再封鲁,可能是低一级的渤州王。”
大澜国封王以单字为贵,二字次之。
鲁王乃是一等王位,渤州王只能算是二等。
镜湖君道,“鲁王也好,渤州王也罢,无非是掌管渤州,制衡我等的棋子。关键要看朝中对我几人是何态度。”
望月君挠了挠头,愤愤不平道,“咋了,朝中这些狗杂种,忘了我等当年也是为大澜国效过力的?”
“五百渤州铁骑,用的都是谁家儿郎?!”
当年太祖麾下五百白犀重骑,纵横各地难逢敌手,渤州望月君一脉功不可没。
“呵呵,莫提当年事。”
一直未发话的茶山君忽然冷笑道,“当年乣戎君功劳最大,大家忘了他的下场了?”
“也就是乣戎君遁走了,不然我等哪用得着看天安帝脸色?”
想着要被逼着在王印前立下血誓,众妖不由怀念起乣戎君来。
羽凌君长叹一声,“谁让我等不争气,三百年来还在归元境徘徊,但凡有一人能入藏海境,此事闹到上京城也不怕。”
茶山君苦笑道,“也并非全怪我等修炼慢,只怪当初稀里糊涂投奔了太祖......哎!”
三百年前,大雍国内义军林立。
彼时人道尚未衰退,不少大妖也是纷纷出山,投奔明主,借着诸侯纷争之际分一杯羹。
也有不少大妖明哲保身,自封于深山河流之中,以避世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