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泰旧书店”那通往后院的小门,仿佛一道结界,将前堂那若有若无的旧纸堆特有的霉味与尘埃气息,与后院另一种更为凝滞、冷清的氛围隔开。院子里,景象似乎与季节无关,依旧是那些堆积如山的、等待整理的废旧书籍报刊,杂乱中透着一股被人刻意维持的陈旧感。苏雅娴穿着一身在这个年代极其普通、几乎毫无特色的深蓝色的确良衣裤,正蹲在地上,动作麻利却又不失细致地分拣着一批新收来的、纸张泛黄脆弱的地方志,她的神情一如既往的平静,甚至可以说是淡漠,仿佛外界的一切喧嚣与变化,都与她无关。
韩风的身影出现在院门口,他没有立刻打扰,而是等苏雅娴将手中一本县志放入标着“河北”字样的木箱后,才缓步走了过去,将陈雪茹准备南下羊城考察餐饮的事情,简单告知了她。
苏雅娴头也没抬,继续着手里的工作,只是用她那特有的、清冷平淡、不带什么情绪起伏的语调回应,仿佛在陈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实:“出去走走,开阔眼界,是好事。她如今能独当一面,是你们的运气。” 她顿了顿,拿起另一本线装书,轻轻掸去封面的灰尘,话锋随即一转,如同平静湖面下突然涌动的暗流,“不过,树大招风。‘雅风居’如今在燕京餐饮界风头正劲,你韩风的名字,连同你搞的那个‘风林科技’,在某些特定的圈子里,也早就不是无名之辈了。盯着你们的人,不会少。”
她终于停下手,抬起头,看向韩风。她的眼神依旧清澈冷静,如同深山古潭的水,不起波澜,却仿佛能映照出人心底的隐秘。“改革开放,打开国门,进来的不光是新鲜空气、资金技术,也难免会混进来一些苍蝇蚊子,带来糟粕和病毒。” 她的语气凝重了些许,“我这边,最近收到一些零散的风声,南边那边,现在局面很复杂,水很深。有专门钻政策空子,倒卖进出口批文、外汇券、甚至搞非法套汇的‘炒货’团伙,这些人往往背景复杂,手眼通天,为了利益什么都敢干;也有一些打着‘外资’、‘港商’旗号,实则背景不清不楚、资金来源不明的投机商人,借着合资、合作的幌子,到处钻营,目的不纯,有的甚至可能带着特殊任务而来。”
她目光锐利地看向韩风,带着警示的意味:“你如今产业扩张速度快,手里又握着让人眼红的技术(她显然指的是‘风林科技’在电子技术上的突破,以及‘新潮阁’正在推进的技术升级),特别是那些看起来‘超前’的东西,难免会被某些人或者势力盯上。这次南方考察,无论是餐饮合作还是未来可能的科技项目投资,都要多长几个心眼,擦亮眼睛,仔细甄别合作伙伴的背景和真实意图。防止被人设局下套,或者核心技术资料在不知不觉中被窃取、复制。商业战场,有时候比真刀真枪更凶险。”
韩风神色一凛,苏雅娴的消息渠道向来隐秘而准确,她的警告绝非空穴来风。他郑重地点点头:“明白了。多谢提醒,我会格外小心,仔细甄别。”
苏雅娴微微颔首,算是接受了他的回应,随即又抛出一个信息,将话题引向另一个隐秘的领域:“另外,落鹰涧那边,自从上次事件后,九院的人全面接手,表面上封锁严密,一切平静。但是,根据我这边几个残留的、极其隐蔽的被动式能量监测点偶尔传回的零星数据碎片来看,那个地方,深层次的地质结构内部,或者说与那片星图关联的异常能量波动,其实并未平息,反而变得比之前更加频繁,波形也更加怪异、难以解读。” 她语气平淡,但内容却令人心惊,“那边,始终是个不定时的炸弹,蕴含着超出我们当前理解范围的力量。不能因为暂时被国家层面接管,我们就掉以轻心,当作问题已经解决。你与那片星图的关联最深,需要持续关注。”
“我明白。”韩风再次点头,脸色凝重。落鹰涧下的秘密和那块奇异金属片、脑海中的星图,始终是他心头最大的牵挂和隐忧,是他一切力量的源头,也可能带来未知的巨大风险。苏雅娴的提醒,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还有,”苏雅娴的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成了耳语,只有韩风能清晰听到,“关于那个‘地平线资本’…虽然上次陈志远折在了落鹰涧,生死不明,他带进去的核心团队也被后续跟进的九院力量彻底清理、驱逐。但根据我动用某些特殊渠道查到的线索显示,‘地平线’背后的势力,并没有放弃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他们似乎改变了策略,通过控股的一家注册在港岛、背景干净的皮包贸易公司作为外壳,最近也开始在南方,特别是羊城、深圳一带频繁活动,目标领域恰好集中在电子元器件贸易和轻纺服装设备进口。我怀疑,他们贼心不死,很可能想从更隐蔽的商业层面进行渗透、布局,甚至可能针对你进行商业上的报复或技术狙击。你需要有所防备。”
一连串或明或暗、或关乎商业风险或涉及超自然隐患的信息,从苏雅娴口中平静道出,仿佛在韩风面前展开了一幅前景虽然光明、却处处暗藏旋涡与杀机的商业丛林地图。
韩风沉吟片刻,消化着这些沉重却至关重要的信息,缓缓道:“看来,这南下开拓之路,注定不会是一片坦途,需要步步为营了。”
苏雅娴看着他,眼神依旧清冷如冰,但深处却似乎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类似于战友般的关切与认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需要集中精力在前方开拓、布局,一些后方的安稳,以及来自阴影里的麻烦,我会帮你盯着。必要的时候,我会用我的方式出手清理。”
她没有过多的情感流露,没有慷慨激昂的承诺,但这份基于共同利益和某种无形契约关系的、冷静而坚定的表态,却比许多甜言蜜语或空洞保证,更让韩风感到踏实和有力。她依旧是那把藏在暗处、锋刃淬毒的匕首,平时不显山露水,却能在关键时刻,为韩风的商业扩张和人身安全,悄无声息地扫清那些潜在的、来自阴暗角落的障碍。
“有劳了。”韩风看着她,郑重地说出这三个字。
“互利互惠而已。你发展得好,对我也有好处。”苏雅娴重新低下头,拿起下一本待整理的旧书,语气恢复了一贯的平淡疏离,仿佛刚才那段充满警示的对话从未发生过。
韩风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这处弥漫着陈旧纸墨味道和隐秘气息的后院。心情比来时沉重了几分,因苏雅娴揭示的暗流汹涌;但也更加清晰和警惕,因为知道了风险所在。商场如战场,尤其是在这旧规则逐渐瓦解、新规则尚未完全建立的开放初期,他必须如履薄冰,又需勇猛精进。幸好,他并非孤军奋战,他的同盟者中,既有林伯儒这样明面上的商业巨擘,也有苏雅娴这样游走于暗处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