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CC读书 >  历史杂烩 >   第11章 掌灯

掌灯时分,苏卿卿点了廊下的走马灯,灯影里的莲花图案转起来,落在孩子们没刻完的青石片上,倒像给那些半成品砚台披了层流动的花衣。赵虎把卤牛肉盛在粗瓷碗里,还切了些新腌的黄瓜条,油香混着醋意,引得刚喂完薄荷的柳姑娘直咂嘴:“早知道该留半盏荷叶,裹着牛肉吃才叫绝。”

小姑娘却捧着她的莲蓬砚蹲在灯影里,看砚池里的虹影被灯光染成暖黄,忽然抬头:“先生,要是把灯影刻进砚台,晚上写字是不是就不用点蜡烛了?”沈砚之刚铺开李秀才带来的宣纸,闻言笔尖一顿,墨滴落在纸上,晕成个小小的圆,倒像砚台里盛着的月。

“这想法好。”李秀才凑过来看,手里还捏着块被孩子刻坏了边角的青石,“等明日我带孩子们去后山,找些透光的云石来,说不定真能雕出会‘发光’的砚台。”他说着,忽然想起什么,从长衫口袋里摸出卷油纸,“忘了给您带这个,是学堂孩子们攒的碎银,说要给‘砚语堂’添些刻刀,苏州来的墨好,咱们的刀也得利才行。”

沈砚之没接那油纸,指着案上孩子们刻得歪歪扭扭的青石:“这些石头比碎银金贵。”他拿起块刻着半截稻穗的石片,那是个农家孩子的手笔,穗粒刻得圆滚滚的,倒像颗颗饱满的谷粒,“你看这力道,是把田埂上的日子都刻进去了,比银子沉得多。”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轱辘声,是镇上的张木匠推着车来,车斗里装着新做的木匣,“听说孩子们要雕砚台,做了些匣子装,边角料都刨成了木屑,烧火正旺。”他撸起袖子,露出胳膊上沾着的木糠,“我家小子也想要块青石,说要雕个墨斗样的,将来跟我学手艺时,就用自己的砚台记尺寸。”

柳姑娘已摘了薄荷叶子泡在井水里,端来给众人擦手,凉意混着草香,恰好压下卤牛肉的厚重。“方才去塘边,见有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她指尖还沾着水珠,点在沈砚之的砚台边,“那模样憨得很,雕在砚底当镇纸,准能让字都稳当些。”

夜色渐深,孩子们留下的青石片在灯影里静静躺着,有的刻着歪扭的凤凰,有的凿着零碎的莲纹,还有块被刻成了小脚丫的形状,想来是哪个孩子觉得“脚踏实地”才最要紧。沈砚之拿起那方洮河砚,往砚池里添了些新沏的雨前茶,研墨时,茶香混着荷香漫开来,竟比苏卿卿泡的茶还要清透。

李秀才在旁看得入神,忽然提笔蘸了墨,在宣纸上写下“守心”二字,笔锋里带着田埂的拙劲,倒比寻常秀才的字多了几分筋骨。“当年您说‘砚见其心’,我总不懂,”他放下笔,指尖轻轻抚过纸面,“如今看孩子们刻石头,才明白心不是刻出来的,是像这砚台里的墨,泡着日子,磨着时光,自然而然就显出来了。”

窗外的梧桐叶又开始滴水,不过这次是夜露,滴在塘里,没了雨时的急劲,倒像谁在轻轻敲着鼓。沈砚之望着案上新旧两砚交叠的影子,忽然想起苏州“砚语堂”里那些带着浪花纹、稻穗纹的砚台——原来所谓传承,从不是让石头记住过去,而是让每个握着刻刀的人,都能在石头上看见自己的未来。

苏卿卿收拾茶盏时,见小姑娘趴在石案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片柳叶,柳叶尖正落在那方莲蓬砚的池子里,像给砚台插了支新簪。她便取了件薄毯盖在孩子身上,动作轻得像怕惊动了砚池里沉睡着的虹。

沈砚之最后放下笔时,纸上已写满了字,有“荷”有“莲”,有“石”有“心”,末了还画了个小小的荷叶,叶尖上坠着滴水珠,像檐角未落的雨,又像人间烟火里滚过的暖。风从窗缝里溜进来,吹得烛火晃了晃,那些字的影子在墙上动起来,倒像无数只手,正握着刻刀,在时光的青石上,慢慢雕着明天。

塘里的青蛙忽然叫了两声,柳姑娘正往灯里添油,闻言笑道:“你听,连蛙都知道,这夜里的故事还没讲完呢。”

后半夜起了点风,把廊下的烛火吹得忽明忽暗。沈砚之披着外衣去收案上的宣纸,却见那方洮河砚的池子里,不知何时落了片梧桐叶,叶尖沾着的夜露正顺着冰纹往下淌,在石案上洇出蜿蜒的痕,倒像谁用淡墨画了条小河。

“这叶儿倒会找地方歇脚。”苏卿卿也醒了,端着盏温热的莲子羹站在门边,羹里飘着颗圆滚滚的莲子,是傍晚从柳姑娘采的莲蓬里剥出来的,“方才梦见李文在苏州的砚语堂,正教绣娘们刻莲子纹,说要赶在中秋前做出百方‘莲心砚’,给各地学堂当岁礼。”

沈砚之拾起那片梧桐叶,叶面上的纹路清晰得很,倒像天然的雕样。“明日让孩子们看看,”他指尖划过叶梗,“这脉络里藏着的风雨,比咱们刻的浪花纹更有劲儿。”话音刚落,院墙外传来几声鸡鸣,是镇上王屠户家的芦花鸡起得早,啼声混着风里的荷香,倒把夜色搅得有了几分暖意。

柳姑娘被鸡叫惊醒,揉着眼睛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攥着块昨晚没刻完的青石,石上刚凿出个小小的蛙形轮廓。“刚梦见青蛙跳上砚台,”她打了个哈欠,把青石往案上一放,“原来不是梦,是真有蛙声来催工呢。”说着便去井边打水,木桶撞在井壁上,“咚”的一声,惊飞了檐下栖息的麻雀,麻雀扑棱棱掠过塘面,带起的水珠落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像无数颗小砚台在跳舞。

天蒙蒙亮时,周明扛着捆新竹来,竹节上还挂着晨露。“后山砍的,”他把竹子靠在廊柱上,竹影投在石案上,节节分明,“孩子们说要学编竹篮装砚台,我寻思着这竹篾劈细些,还能当刻刀的衬垫。”他说着,忽然指着东方的天际,“你看那云,像不像块没雕完的白玉砚?”

众人抬头望去,果然见朝霞漫在天边,边缘镶着圈金边,倒像砚台外圈的回纹。小姑娘不知何时醒了,正举着她的莲蓬砚对着朝霞照,砚池里的水映着霞光,竟泛出淡淡的粉,“先生你看,彩虹又跑进砚台里了,这次还带了胭脂色呢!”

沈砚之接过砚台,见池底的泥渍被晨露泡软了些,混着霞光,倒像给莲籽纹镀了层光晕。他忽然想起李秀才昨晚写的“守心”二字,此刻再看孩子们刻的青石片,那些歪扭的线条里,竟都藏着这样的光——是农家孩子刻稻穗时的认真,是渔翁家小子画浪花纹时的雀跃,是每个握着刻刀的手心里,滚热的期盼。

赵虎已在灶房忙活起来,烟囱里冒出的烟裹着水汽,在晨光里慢慢散开,像给院子蒙了层薄纱。“蒸了荷叶包饭,”他隔着窗喊,“用的是柳姑娘采的新荷叶,孩子们来了正好当早饭!”

说话间,院门外传来细碎的脚步声,是那几个半大的孩子来了,手里都攥着用布包好的青石片,布角还沾着露水。为首的孩子举着块石头,石上雕着个模糊的灯影,“先生你看,我昨晚在家刻了半夜,这影子会跟着月亮转呢!”

沈砚之看着孩子们围在石案边,迫不及待地拿起刻刀,晨露落在他们的手背上,混着石屑,倒像给每只手都镀了层碎银。他忽然明白,所谓的传承,原是这般模样——不是把老故事刻进石头里封存,而是让每个新日子,都带着石头的温度,在时光里慢慢生长。

柳姑娘摘了片带露的荷叶,给孩子们擦汗,荷叶的凉意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在晨光里荡开。沈砚之铺开新的宣纸,砚台里研好的墨还带着荷香,他提笔写下“新生”二字,笔尖落处,墨色里仿佛能看见无数个日子在发芽:有苏州砚语堂里待刻的莲蓬,有学堂孩子们捡来的河边石,有檐下滴水敲出的时光,还有每个清晨醒来时,都带着新纹路的人间。

远处的炊烟渐渐升起,和天边的朝霞融在一起,像幅没干的水墨画。风过时,梧桐叶又落了几片,有的落在砚台上,有的飘进塘里,还有片恰好落在孩子的刻刀旁,像在说:别急,慢慢来,好故事都藏在耐心打磨的时光里呢。

日头爬到竹梢时,周明带着个篾匠师傅来,手里拎着只刚编好的竹笼,笼底垫着层荷叶,里面码着几块巴掌大的青石板。“这是河对岸采石场的刘老石送的,”周明掀开荷叶,石板上还沾着湿润的泥,“他说这些石性子绵,最适合孩子们练手,还说等秋凉了,带孩子们去山涧里挑‘活石’——就是被泉水泡了几十年的那种,石心透亮,能映出人影。”

篾匠师傅蹲在石案边,拿起块孩子刻坏的石片比划:“我给孩子们编了些刻刀套,竹篾里掺了芦苇丝,软和,不伤手。”他说着解开竹篮,里面果然是一排排青绿色的小套子,边缘还别着片干荷叶,“柳姑娘说加点荷香提神,我就把晒好的荷叶剪了碎末,混在篾丝里蒸过,闻着清爽。”

小姑娘正用柳姑娘给的蛙形砚研墨,闻言举着墨锭跑过来,墨锭上的莲蓬纹沾了些墨汁,在竹套上印出个小小的绿点。“这个给我!”她指着个缀着芦花的套子,那是篾匠师傅特意编的,说“风吹过时,芦花摇摇晃晃,像在给刻刀唱小曲儿”。

沈砚之看着孩子们给刻刀戴上竹套,叮叮当当的声响里添了几分竹篾的轻响,倒像檐角的风铃也凑了热闹。李秀才拿着本泛黄的《砚谱》,正给孩子们讲“石有五德”,讲到“坚而不脆”时,特意指着案上的洮河砚:“你们看这冰纹,是石头在山里受了千年的压,才长出的筋骨,就像人受了磨砺,心才更定。”

苏卿卿端来盆新摘的菱角,红皮黑尖,放在石案一角。“塘里的菱角熟了,”她拿起颗最大的,“柳姑娘说这形状怪有趣,雕在砚台侧面当装饰,既不挡着研墨,又能摸着玩——就像把整个夏天的水意都攥在手里。”

有个孩子听着听着,忽然捡起颗菱角往青石上按,想拓个印子,却不小心把菱角按进了砚池的余水里,红皮浸得更艳了。“先生你看!”他举着带水的菱角,在石板上划出道弯弯曲曲的红痕,“这比刻刀画的好看!”

柳姑娘刚从塘里捞完菱角,裤脚还沾着泥,闻言蹲下来教他:“把菱角晒干了磨成粉,调在墨里,写出来的字带着红边,像晚霞落在纸上。”她摘下发间别着的荷叶簪,在石板上轻轻划,“你看这叶边的锯齿,刻在砚池沿上,倒能提醒人‘锋芒别太露’。”

日头偏西时,镇上的货郎摇着拨浪鼓进来,挑着的担子两头挂着些新奇物:有苏州来的彩笺,裁成了荷叶形状;有山里采的藤黄,说是调墨时加一点,字里会泛着琥珀光;还有串用莲蓬壳做的佛珠,颗颗都钻了小孔,货郎说“穿根绳挂在砚台边,摇起来沙沙响,像在念‘清白经’”。

孩子们围着货郎挑子转,手里的刻刀都忘了放下。有个孩子用刻刀在莲蓬壳上轻轻凿,竟凿出个小小的“心”字,引得货郎直拍手:“这手艺,将来准能雕出镇堂之宝!”他从担子里摸出个木盒,打开来是块紫石,“这是去年从黄山收的,石上有天然的云纹,送你当谢礼——雕好了,我给你带到苏州砚语堂去展览。”

沈砚之看着那孩子捧着紫石的模样,忽然觉得案上的洮河砚也活了过来,砚池里的水映着西斜的日头,冰纹像被镀了层金,倒像无数条小路,通向孩子们手里正在成形的砚台。苏卿卿递来块刚切的西瓜,红瓤黑籽,放在青石片上,倒像幅现成的画。“李文来信说,苏州的绣娘们把碎墨渣收集起来,掺进丝线里,绣出的莲花帕子,在太阳底下能看出淡淡的墨香。”

暮色漫上来时,货郎挑着担子走了,拨浪鼓的声音渐渐远了,却把孩子们的笑声带得更远。有个孩子把雕了半只凤凰的青石片放进竹笼,说要带回家接着刻,笼里的荷叶被石片压出浅浅的印,倒像给凤凰铺了张绿床。

沈砚之拿起那方洮河砚,往砚池里添了些井水,研墨时,听见井底传来“叮咚”声,是柳姑娘下午丢进去的菱角,在水里慢慢沉,倒像时光在井底刻着什么。他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一条直线往下传,而是像这井水,你往里面投颗石子,它会荡开一圈圈涟漪,有的落在荷叶上,有的落在青石上,有的落在孩子的手心里——最后,都变成了日子的纹路。

檐角的灯又亮了,这次是盏莲花灯,灯芯跳着,把孩子们没带走的青石片都照得暖暖的。赵虎在灶房喊吃饭,声音混着炖菱角的甜香,飘得满院都是。沈砚之放下砚台,看见小姑娘正用柳姑娘的蛙形砚接檐角的滴水,每滴下去,砚池里就泛开一圈小晕,像无数个小小的明天,正在这方天地里,慢慢漾开。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大明:皇长孙,比洪武大帝更狠历史杂烩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