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沙龙的地点设在市中心一家格调高雅的会员制艺术俱乐部。
苏晚到的时候,场内已经觥筹交错,衣香鬓影。她今天选择了一套设计感十足的白色西装套裙,既显专业干练,又不失时尚品味,颈间的羊脂玉扣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顾琛如影随形,他今天换上了一身看起来更随和些的深色休闲西装,但锐利的眼神和生人勿近的气场,依旧让他与周围谈笑风生的氛围有些格格不入。他沉默地跟在苏晚身后几步远的位置,像一头蛰伏的猎豹,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苏晚的出现,立刻吸引了不少目光。有好奇,有探究,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审视。她“沈砚未婚妻”的身份,在经过寿宴那场风波后,早已不是秘密。
周峻第一时间就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苏小姐,欢迎欢迎!你能来真是蓬荜生辉啊!”他热情地与苏晚握手,目光却似有似无地扫过她身后的顾琛,眼神微闪。
“周经理太客气了,谢谢你的邀请。”苏晚得体地回应,不卑不亢。
周峻引着她往里面走,一路为她介绍在场的几位“圈内重量级人物”——某设计杂志主编、一位颇有名气的独立艺术家、还有两位其他设计公司的负责人。苏晚从容地与众人寒暄,言辞恳切,态度落落大方,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冷淡,分寸掌握得极好。
起初的交谈还算正常,多围绕行业趋势、设计理念展开。苏晚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清晰的逻辑,应对自如,甚至在某些话题上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让那几位原本可能带着几分轻视的“前辈”眼中都露出了些许讶异和欣赏。
然而,酒过三巡,气氛微醺之时,暗箭终于来了。
一个戴着黑框眼镜、身材微胖,被周峻介绍为某材料供应商老板王总的中年男人,端着酒杯,晃到了苏晚面前,语气带着几分看似随意的调侃:
“苏小姐真是年轻有为啊!听说您的工作室刚起步,就敢独立承接项目了?佩服!不像我们,当初创业的时候,那是求爷爷告奶奶,到处碰壁,为了一个单子能喝到胃出血。”他话锋一转,眼睛眯成一条缝,意有所指地看着苏晚,“不过苏小姐肯定没这种烦恼,有沈总那样的人物在背后支持,资源人脉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我们这些老家伙,可是羡慕都羡慕不来哟!”
这话看似恭维,实则阴险。直接将苏晚所有的努力和可能取得的成绩,都归功于沈砚的背景,将她置于一个依靠男人、自身能力存疑的尴尬境地。
周围瞬间安静了几分,不少人都竖起了耳朵,目光聚焦在苏晚身上,想看她如何应对。周峻站在一旁,脸上挂着笑,眼神却带着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顾琛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上前半步,似乎想开口,却被苏晚一个细微的眼神制止了。
苏晚脸上笑容不变,甚至更加从容。她轻轻晃动着手中的果汁杯(她以酒精过敏为由,全程未沾酒),抬眼看向那位王总,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
“王总说笑了。每一代创业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不同,但付出的心血和承担的压力,本质上是相通的。我确实很幸运,能得到身边人的支持和理解,这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心存感激。”
她先是大方承认了“幸运”,姿态坦荡,随即话锋一转,目光清亮地直视对方:“但正因为如此,我才更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我知道,别人看到的,或许是我身后的背景,但我自己追求的,是我苏晚这个名字代表的能力和价值。资源和人脉是平台,但最终能让项目落地、让客户满意的,永远是专业、创意和执行力。这一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前辈,比我有更深刻的体会。”
她这番话说得不疾不徐,既回应了对方的暗讽,表明自己并非依靠背景的草包,又巧妙地抬高了在场其他靠自身打拼起来的人,瞬间赢得了不少潜在的好感。同时,她将话题核心拉回到了“专业能力”上,格局立现。
王总被噎了一下,脸上的笑容有些挂不住,讪讪地说了句“苏小姐志向远大”,便灰溜溜地找借口走开了。
周峻眼底闪过一丝阴霾,但很快又堆起笑容,试图缓和气氛。
然而,试探并未结束。没过多久,另一位与周峻交好、自称是某品牌策划总监的女人,又状似亲热地挽住苏晚的胳膊,压低声音,用一种“为你着想”的语气说道:
“晚晚妹妹(这称呼让苏晚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姐跟你说句实在话,咱们女人创业不容易,尤其是你还顶着沈总未婚妻这么大的名头。做得好呢,人家说是应该的,是靠关系;做得稍有差池,那口水都能淹死人。要我说啊,你还不如安心当你的沈太太,享享清福,何必出来吃这份苦、受这份累呢?”
这话更是诛心,看似关怀,实则是想动摇苏晚的决心,让她知难而退。
苏晚轻轻抽回自己的手臂,脸上依旧带着得体的微笑,眼神却冷了几分:“谢谢您的关心。不过,我认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实现自我价值、拥有独立事业的权利和乐趣,都是不应该被剥夺的。辛苦固然有,但看到自己的想法一点点变成现实,这种成就感,是任何清福都无法替代的。至于别人的看法……”她顿了顿,语气淡然却坚定,“我选择的路,我自己会走下去,别人的口水,淹不死认真做事的人。”
她再次用不软不硬的钉子,将对方的“好意”顶了回去,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独立意志和决心。
接连两次发难都被苏晚轻松化解,周峻等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他们发现,这个看似年轻的女孩,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对付,心智成熟,言辞犀利,根本不像个初出茅庐、可以随意拿捏的新人。
沙龙的后半段,虽然依旧有人上来搭话,但多是些真正的业务交流和资源互换,那些不怀好意的试探明显减少了。苏晚趁机与几位看起来比较正派的独立设计师和一个小型文创品牌创始人交换了联系方式,算是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