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就在陈卷为天道异象心惊肉跳、竭力隐瞒之际,南天门再次仙乐缭绕,祥云铺路,迎来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使者团。
这一次,阵容更为正式,为首的并非熟识的迦叶尊者,而是一位身披朴素袈裟,面容清癯,双目开阖间似有无数智慧数据流转的菩萨——正是以精于计算、辩才无碍着称的“妙算”菩萨。
妙算菩萨的到来,带来了西方佛国正式的、盖有如来法印的国书,明确提出了“佛道效能管理深入交流学习”的倡议。
凌霄宝殿,觐见仪式庄重肃穆。妙算菩萨宝相庄严,举止从容,向玉帝呈上国书后,声音平和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玉帝陛下圣鉴。我佛如来感念贵我两方源远流长,睦邻友好,又见贵庭于天庭管理革新之道上,勇猛精进,别开生面,创‘仙界钉钉’之妙法,立‘福报修行’之新规,成效卓着,三界瞩目。”
他先捧后奏,话语滴水不漏:“我西方极乐,虽路径与贵庭有别,然于‘极乐净土’之秩序构建、‘八部天龙’护法体系之高效运转、乃至亿万信众‘香火愿力’之精准采集、分配与效能转化方面,历经无量劫打磨,亦自成一套严密之量化考核与正向激励法门。如来以为,此或可与贵庭之先进系统相互印证,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共探管理之大道,此乃两界苍生之福。”
说到这里,他话锋微妙一转,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殿中垂手而立的陈卷,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
“尤其闻贵庭近来推行‘福报修行系统’,旨在助仙友加速功行,积累资粮,此与我佛门‘克期取证’、‘勇猛精进’之旨,颇有异曲同工之妙。然,此中‘精进’之火候与‘放下’之智慧,其尺度拿捏,关乎修行根本,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尤需慎之又慎。我西方于此,曾积累些许经验教训,走过一些弯路,若贵庭不弃,愿坦诚分享,或可助贵庭仙友于此革新之道上,步履更稳,避蹈覆辙,早证菩提。”
这番话,可谓绵里藏针,极尽外交辞令之能事。既高度“赞扬”了天庭的革新,又隐隐点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将自己置于“经验丰富的前辈”位置,言语间充满了“为你们好”的慈悲意味。
殿内众仙神色各异。支持革新者,觉得西方这是来“偷师”,心生警惕;对“福报”不满者,则觉得西方菩萨说出了他们不敢言的话,暗自痛快;更多仙官则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仿佛天庭的家丑已被外人窥见。
玉帝高踞九龙椅,面容隐在冕旒之后,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他深知此事关乎道统颜面与战略主动。若断然拒绝,显得天庭心胸狭隘,闭门造车,缺乏制度自信;若欣然接受,则无异于将自家核心管理体系的底细,甚至可能的漏洞,暴露在一直存在竞争关系的西方面前,风险巨大。
陈卷站在文官队列中,心脏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目前“福报系统”外强中干的现状,内部数据造假初现端倪,仙官怨声载道,天道警示频现。此时与精于计算和洞察的妙算菩萨进行“深入交流”,简直就像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还要在名医面前强装健康,并接受对方的“会诊”,其结果可想而知。
他几乎能预见到,在西方那些犀利的提问和精准的数据分析下,他精心构建的数据堡垒将如何不堪一击地崩塌。
在一片寂静中,玉帝缓缓开口,声音平和而充满威严:“妙算菩萨不辞辛劳,远道而来,带来如来佛祖与佛国之善意,朕心甚慰。开放交流,博采众长,本就是天庭一贯之策。此议甚好,准。”
他目光转向陈卷与礼部尚书:“具体交流学习事宜,着陈爱卿之效能优化司与礼部共同负责,精心筹备,务求实效。定要让西方友朋,深切感受到我天庭之开放胸襟与革新活力。”
旨意已下,无可更改。陈卷只能与礼部尚书一同出列,躬身领旨:“臣等遵旨。”
他知道,玉帝这是要将计就计,即便内部有问题,也要在西方面前展现出最“完美”的一面。而这副沉重的担子,再次压在了他的肩上。一场关乎道统颜面、制度优劣的无声较量,即将在管理层面的“交流学习”中展开。而他和他那已是千疮百孔的系统,将被推向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最前线,接受最严酷的审视。